- 年份
- 2024(11193)
- 2023(16213)
- 2022(13891)
- 2021(13114)
- 2020(10795)
- 2019(24778)
- 2018(24842)
- 2017(47596)
- 2016(25915)
- 2015(29337)
- 2014(29232)
- 2013(29273)
- 2012(27208)
- 2011(24759)
- 2010(24841)
- 2009(22848)
- 2008(22147)
- 2007(19689)
- 2006(17663)
- 2005(15705)
- 学科
- 济(109397)
- 经济(109284)
- 业(75765)
- 管理(68330)
- 企(52574)
- 企业(52574)
- 农(50090)
- 方法(42195)
- 数学(36215)
- 数学方法(35811)
- 农业(33511)
- 中国(31137)
- 地方(29077)
- 业经(27136)
- 财(25031)
- 学(23230)
- 制(20379)
- 贸(18425)
- 贸易(18410)
- 易(17750)
- 发(17258)
- 环境(17183)
- 技术(16916)
- 理论(16369)
- 银(16346)
- 银行(16305)
- 和(16183)
- 融(15846)
- 金融(15843)
- 行(15656)
- 机构
- 学院(366109)
- 大学(364007)
- 济(144841)
- 管理(143924)
- 经济(141555)
- 研究(127143)
- 理学(123891)
- 理学院(122448)
- 管理学(120331)
- 管理学院(119664)
- 中国(96439)
- 科学(79681)
- 京(79430)
- 农(75056)
- 所(64529)
- 财(64237)
- 业大(59758)
- 中心(58780)
- 研究所(58466)
- 农业(57490)
- 江(56029)
- 范(51434)
- 师范(51009)
- 财经(50696)
- 北京(50606)
- 州(46674)
- 经(46070)
- 院(45918)
- 经济学(41140)
- 师范大学(40942)
- 基金
- 项目(247910)
- 科学(194120)
- 研究(184502)
- 基金(177325)
- 家(154166)
- 国家(152742)
- 科学基金(130450)
- 社会(114737)
- 社会科(108149)
- 社会科学(108120)
- 省(98104)
- 基金项目(95007)
- 自然(84010)
- 教育(83105)
- 划(82153)
- 自然科(81934)
- 自然科学(81915)
- 自然科学基金(80410)
- 编号(77858)
- 资助(71866)
- 成果(62984)
- 发(56766)
- 重点(55173)
- 部(54171)
- 课题(53053)
- 创(51042)
- 创新(47471)
- 科研(46700)
- 国家社会(46241)
- 教育部(45750)
- 期刊
- 济(170704)
- 经济(170704)
- 研究(109385)
- 中国(78516)
- 农(74708)
- 学报(58000)
- 科学(55004)
- 农业(50777)
- 管理(49865)
- 财(47065)
- 大学(44239)
- 教育(44008)
- 学学(41473)
- 融(35284)
- 金融(35284)
- 业经(33111)
- 技术(31906)
- 业(24971)
- 经济研究(24316)
- 财经(23426)
- 问题(23421)
- 图书(20776)
- 经(19840)
- 资源(18708)
- 版(18613)
- 科技(18190)
- 技术经济(17689)
- 理论(17347)
- 现代(16915)
- 世界(16473)
共检索到556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晓刚
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展权价值补偿的缺失,可见补偿标准制定中将农地发展权价值纳入考虑范围对实现公平补偿有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农地发展权价值应为由用途变更而产生的自然增值,其价值量化可以城镇综合用途末级土地基准地价减去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农地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其价值分配应兼顾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脱农安置两种不同的假设前提而异。郑州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与现行征地平均区片地价标准相比,脱农安置前提下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依然偏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葛震远 刘学功 赵新军
能否承受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郑州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郑州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发展模型对郑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郑州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特点,认为郑州可以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承受住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做了讨论。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估 郑州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娄世娣
会展旅游是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郑州市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等有利于发展会展旅游。树立市场观念、加大促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是郑州市会展旅游顺利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郑州市 会展业 会展旅游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慧 雷星晖 李金良
通过建立起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低碳交通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城市低碳交通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家瑶 李宏伟
基于中国内地城市航线数据及现有的城市间网络关系和城市群落分布特点,根据相关系数阐述航线密度、航线连接度、运输能力、活力指数等因子的内涵及关系,对城市跨区域发展进行分析,丰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并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此外,研究利用可视手段直观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以郑州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城市间距离与航线密度不相关,利用航线数据研究城市跨区域发展是合理的;(2)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通过城市跨区域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弥补城市群结构的不足,实现优劣互补;(3)城市跨区域发展配合时间因素,能在时空关联角度上辅助城市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黎 王江彦 杨俊峰 吴明作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掌握这一过程中的CO2收支动态对于制定相应减缓策略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为例,对其1999到2008年间的CO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市区CO2净排放量平均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2,008年市区CO2总排放中有85%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2006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已取代发电业成为市区内最大的CO2排放源。在CO2排放量不断攀升的情形下,创建森林生态城的举措对减少CO2净排放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针对郑州资源与CO2排放特点提出减排增汇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发展 CO2排放 CO2固定 郑州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李俊杰 李明宝 张赢丹
随着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本文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对郑州市房价的影响,选择郑州市城镇常住人口比重、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郑州市住宅商品房平均价格作为三个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均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较小,后者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会对郑州市的房价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促进郑州市的房价上涨;提高郑州市经济发展质量,前期会促进房价上涨,但经过短期的过渡之后反而会对郑州市房价产生长期的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朱俊阁
城市可持续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陆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在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必须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和设计。坚持景观生态学、废物利用的调控原则,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合理的斑块、廊道系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网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 生态系统 绿地景观 生态调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孝花
高职专业设置应当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郑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现有专业体系健全,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重复性和稀缺性并存的局面,不能充分满足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郑州市地方经济的特点,区域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农林牧渔类专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构造技能性强的专业体系,促进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化;建立经济需求导向的专业信息服务,规避重复设置专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长运 李尊明
分析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作用和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的产业模式,即: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绿化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认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意义重大,时机已基本成熟,必须转变观念,正确选择产业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稳步推进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产业模式 有利条件 郑州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琳 丁浩然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郑州市地处中原,是内陆商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的市场培植和拓展提出了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设立机构,制定法制;加快场馆建设,培育名牌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条件分析 对策探索 郑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洁
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郑州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文化旅游资源、目的地可进入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今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强化产业观念,努力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建立和完善产业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树立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充分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以企业作为市场的运营主体并加大其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文化创意旅游 旅游资源 郑州市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优子 翟书斌
郑州科技金融发展相对落后,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政策创新。现阶段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活动不相适应、缺乏有效融资渠道、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等。建议构建高效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增强科技金融发展基础,加快建设科技性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不断推进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综合服务平台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博辉 鄢鸿 张玉书 田国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周边的农田被不断蚕食,城乡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该文综合考虑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为例,试图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分析、都市农业思想的植入和规划内容的总结与整理,尝试建立一个与区域内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乡规划 都市农业 农业示范园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