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6)
2023(12383)
2022(10318)
2021(9408)
2020(7564)
2019(17096)
2018(16852)
2017(32125)
2016(17524)
2015(19647)
2014(19477)
2013(19402)
2012(18274)
2011(16829)
2010(17222)
2009(16402)
2008(16268)
2007(14880)
2006(13586)
2005(12711)
作者
(50862)
(43273)
(42498)
(40298)
(26999)
(20656)
(19098)
(16697)
(16364)
(15420)
(14850)
(14283)
(13887)
(13754)
(13577)
(12959)
(12510)
(12502)
(12391)
(12322)
(11094)
(10877)
(10374)
(9998)
(9699)
(9697)
(9662)
(9498)
(8747)
(8507)
学科
(78092)
经济(77980)
(60437)
管理(50868)
(47545)
(37885)
企业(37885)
农业(31861)
中国(24562)
业经(22948)
方法(22164)
地方(22011)
(20770)
(19883)
数学(18523)
数学方法(18344)
(15256)
(14763)
(14460)
银行(14443)
(14210)
(13988)
(13863)
金融(13861)
(13344)
贸易(13331)
环境(13048)
(12899)
技术(12504)
发展(11843)
机构
学院(255650)
大学(249555)
(109075)
经济(106777)
管理(95585)
研究(91983)
理学(80823)
理学院(79922)
管理学(78826)
管理学院(78352)
中国(72747)
(59668)
科学(53902)
(53793)
(51748)
(46991)
农业(45209)
中心(42588)
(41945)
业大(41840)
研究所(41723)
财经(38982)
(35134)
(34486)
师范(34193)
北京(34056)
(32787)
(32676)
(32012)
经济学(31756)
基金
项目(162548)
科学(128464)
研究(124338)
基金(116465)
(100732)
国家(99734)
科学基金(85067)
社会(80426)
社会科(75763)
社会科学(75748)
(65711)
基金项目(61660)
教育(54955)
(53684)
编号(52152)
自然(51570)
自然科(50207)
自然科学(50197)
自然科学基金(49310)
资助(45546)
成果(42554)
(41139)
重点(36705)
(36279)
(36264)
课题(36252)
(33982)
发展(33601)
国家社会(33213)
(33070)
期刊
(138329)
经济(138329)
研究(79643)
(63463)
中国(63325)
农业(42604)
(40171)
学报(38091)
科学(37346)
管理(34510)
(30669)
金融(30669)
大学(30423)
教育(29002)
学学(28864)
业经(28721)
技术(21916)
(20766)
财经(19503)
经济研究(19197)
问题(19001)
(16713)
农村(15448)
(15448)
农业经济(15078)
世界(14536)
(14041)
经济问题(13345)
资源(12690)
技术经济(12467)
共检索到41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存  任大鹏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变更农地现有用途,将其转为建设用地获得增值效益的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满足了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完善土地权利体系。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其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在土地管理模式上存在影响农地发展权设置的多重障碍,因而在法律上对该权利的进行定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地位,确保实现方式的畅通是应对障碍的良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伟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本文分别从外在经济条件的局限和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方面对农地流转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许多地方的推行既妨碍了农地市场的自然发育,也使自身成为一项相对无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流转中赋予农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地位和权利,规范村组集体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培养扶植流转中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制度绩效。否则,农地流转只是农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林  
本文介绍了我国监管制度困境下的农地征用问题,并从农地发展权为主的产权视角,剖析了对农地征用三大主体监管的制度困境的产权原因。探索监管制度困境的出路——当务之急我国应该创设农地发展权,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优化农地征用监管制度,从而遏制我国农地资产大量流失,保护好国家农地资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利平  
中国已进入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中农地发展权即是问题之一。农地发展权的界定与法律性质的明确关乎农民的财产权利。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发展权制度存在的农地发展权归属不清、宅基地使用权处理不当及土地征收征用缺乏考量农地发展权保障功能等缺陷。农地发展权制度的创设,应明确农地发展权归属,严格宅基地的使用,强化农地发展权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蒙  于毅  
本文介绍了美国农地利用规划中的农地发展权国家购买制度的内涵、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主要内容,对其作出法律性质、积极方面以及消极方面的评价,以期对中国农地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军  高继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乃安  
从土地发展权视角研究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显示,现行的农地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面对土地流转,利益体突破现行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但也不难看出,政府是主要的创新实体,农民的创新能力有限,难以成为最强的创新者。在缺失土地发展权的条件下,农民仍然是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的利益受损者,这个群体利益的保障最终要靠持有土地发展权,平等参与土地流转来实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钢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韩桐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对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大量外部性,使得在市场失灵时规划干预显得合理和必要;而在规划失灵时农地发展权既能克服行政规划配置手段的刚性又有产权流转的市场配置的灵活性。根据农地发展权的这一特性,我国应调整当前农地保护政策,尝试实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一是明确全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明确各区域在耕地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制定全国平均的耕地资源综合权利价值标准;四是确定合理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的范围;五是根据测算出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市场标准确定耕地发展权异地转移的方式、程度和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农地发展权的产生和创设是土地权利随经济发展动态变化的历史必然趋势,农地发展权的价格涵义和价值分析是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体系包括:农地使用权、农民生存权、农地发展权、农地粮食安全权和农地生态安全权,农地发展权即是一种通过规划手段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将农地转用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产权手段。在中国,决定一个有潜力地块农地发展权的市场价值需要做两个评估:通过评估决定这块土地用作改变用途后的建设用地(生地)用途时的市场价值和决定这块土地用于现状农业用途的市场价值(农地征购价格),二者相减之差即为农地发展权价值。建设用地生地价格高出农地征购价格的增值部分即为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