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4)
- 2023(9637)
- 2022(7918)
- 2021(7390)
- 2020(5649)
- 2019(12774)
- 2018(12522)
- 2017(23541)
- 2016(12811)
- 2015(14235)
- 2014(14228)
- 2013(14462)
- 2012(13960)
- 2011(13071)
- 2010(13475)
- 2009(12606)
- 2008(12390)
- 2007(11277)
- 2006(10493)
- 2005(9699)
- 学科
- 济(64441)
- 经济(64382)
- 农(49788)
- 业(41820)
- 农业(33343)
- 管理(29882)
- 地方(21502)
- 中国(20736)
- 业经(19345)
- 企(18684)
- 企业(18684)
- 发(16043)
- 方法(14667)
- 学(13251)
- 土地(13000)
- 农业经济(12770)
- 制(12659)
- 数学(12509)
- 数学方法(12425)
- 发展(11847)
- 展(11827)
- 环境(10989)
- 资源(10492)
- 银(10159)
- 银行(10148)
- 财(10139)
- 融(10120)
- 金融(10120)
- 地方经济(10001)
- 行(9993)
- 机构
- 学院(191129)
- 大学(183864)
- 济(80062)
- 经济(78311)
- 研究(72822)
- 管理(70997)
- 理学(59588)
- 理学院(58873)
- 中国(58518)
- 管理学(58029)
- 管理学院(57690)
- 农(55771)
- 科学(45163)
- 农业(42096)
- 京(41190)
- 所(38155)
- 业大(35917)
- 中心(34479)
- 研究所(34187)
- 财(33477)
- 江(31846)
- 范(27650)
- 师范(27443)
- 省(26836)
- 北京(26123)
- 农业大学(25827)
- 院(25592)
- 财经(25384)
- 州(25374)
- 科学院(24346)
- 基金
- 项目(123189)
- 科学(96256)
- 研究(93760)
- 基金(86580)
- 家(75846)
- 国家(75048)
- 科学基金(62866)
- 社会(59798)
- 社会科(56166)
- 社会科学(56151)
- 省(50666)
- 基金项目(46356)
- 划(40949)
- 编号(40606)
- 教育(39242)
- 自然(37975)
- 自然科(36707)
- 自然科学(36696)
- 自然科学基金(36007)
- 发(34079)
- 资助(33216)
- 成果(32155)
- 农(31659)
- 发展(27741)
- 重点(27546)
- 课题(27380)
- 展(27282)
- 部(26839)
- 创(25040)
- 国家社会(24645)
- 期刊
- 济(106479)
- 经济(106479)
- 农(61855)
- 研究(55774)
- 中国(52198)
- 农业(42018)
- 科学(31596)
- 学报(31185)
- 业经(25403)
- 大学(23894)
- 融(22920)
- 金融(22920)
- 学学(22634)
- 财(22585)
- 管理(21869)
- 业(19590)
- 教育(19496)
- 农业经济(15468)
- 问题(15364)
- 技术(15192)
- 农村(15090)
- 村(15090)
- 资源(14955)
- 经济研究(13220)
- 世界(11887)
- 版(11874)
- 财经(11657)
- 经济问题(11566)
- 经(10070)
- 农村经济(10029)
共检索到31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刘新 王娜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设定农地发展权对保护农地的客观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设定为国家所有,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耕地保护 土地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相比传统农业,乡村旅游收益显著,同时也受投资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实践调研、文献查阅方法从农村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理论和途径三方面综述性研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给予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彩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农耕方式和散居模式使得有限而又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无法维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要解决"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保证现有土地资源不减少,而且还要注意已经减少的土地能够被持续和高效利用。有效集聚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因而是我国农村可以考虑的土地发展模式。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传统模式 集聚 规模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农村土地发展权能达到保护耕地、农民利益及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但我国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仍然缺失。文章从介绍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内涵涵义出发,论述了创立农村土地发展权的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国外的立法经验,同时对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发展权 农民利益 法律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符泽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燕芽 冯义强
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是有效保障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土地发展权制度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梳理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历史渊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存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性质、归属及实现形式的观点进行驳析与补充,提出"民有村管"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并建议从法定土地发展权、规范征地权的行使、减少行政干预、重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建立监督机制等环节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索地票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创新机制及其与土地发展权市场、农村土地资产显化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模型假设演绎法。研究结果:(1)建立了地票制度市场化运作分析框架;(2)构建了土地发展权转移模型,并推导出地票价格应为重庆市城郊分界点城镇建设用地价格;(3)地票价格和土地出让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但二者差距小于征地补偿价格与土地出让价格的差距。研究结论:(1)地票制度是利用了土地发展权还原机制,以地票为形式搭建了虚拟指标交易创新制度;(2)地票价格是土地发展权转移价格的体现,当开发总量越小时,发展权转移价格越高;(3)目前地票价格尚不能完全显化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但相对于征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陈竹 杨欣 汪晗
本文以广东省南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实验法,以南海224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为受访对象表明,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土地市场供需双方视角测算土地发展权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村集体,农地开发为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发展权价值分别为604. 25元/平方米、1946. 30元/平方米、1508. 63元/平方米,而用地企业认为该3类发展权价值分别为1038. 42元/平方米、2203. 32元/平方米、2163. 89元/平方米;地块破碎度、容积率、土地用途对土地开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对开发成商业用途偏好最强,工业最弱;集体土地市场存在超额需求,同时,无论村集体还是用地企业均认为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较低,集体建设用地存在资产流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广星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剧增,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低碳化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包含着对传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改变和对低碳经济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探索。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索了实行低碳经济农村土地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智勇
在推进农村变革过程中,因存在外部性条件的制约,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不仅是土地供给本身问题,而是涉及其他诸方面的系统性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城镇化发展、农村园区产业布局及农村土地权益改革等构成了影响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外部性主要条件。对这些外部性条件的梳理和解析,可以为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外部性条件 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木斌
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重要的制度安排。根据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层面不同将现有的纷杂的农村土地制度分为市场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土地市场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和对市场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三个层次。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第一、二层次的制度安排,逐步减少第三层次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安排 土地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
党的十八大把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环境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目标。同时强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创造生态环境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有关会议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是改造治理城乡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创造一个净化的、良好的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环境"。农村土地资源环境规划建设是发展农村绿色、生态、新型农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今后在农村土地资源环境规划建设方面提倡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实现新农村的新型经济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刘桂艳 陈盛伟
目前我国农地资源配置方式总体上仍以计划为主 ,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因而必须尽快实现以市场为主配置农地资源的根本性转变。为此 ,应采取以下对策 :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搞好农地市场体系建设 ,采取有力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实行产品经济体制,采用计划调节机制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不承认土地是商品,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有地租,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几个突出的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即:(1)土地所有权长期模糊不清,土地可以随意调拨。(2)土地资源配置规模过大,经营管理形式过于统一集中。(3)生产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脱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