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02)
2023(20932)
2022(17730)
2021(16650)
2020(13880)
2019(31687)
2018(31543)
2017(59840)
2016(32868)
2015(37011)
2014(37079)
2013(36773)
2012(33976)
2011(30890)
2010(31384)
2009(29358)
2008(29372)
2007(26423)
2006(24162)
2005(22124)
作者
(95166)
(79291)
(78761)
(74717)
(50427)
(37849)
(35673)
(30908)
(30207)
(28564)
(27203)
(26868)
(25517)
(25426)
(24760)
(24038)
(23391)
(23086)
(22720)
(22697)
(20071)
(19654)
(19083)
(18236)
(17774)
(17757)
(17686)
(17640)
(16047)
(15715)
学科
(138765)
经济(138567)
(111561)
管理(103198)
(91646)
企业(91646)
方法(54644)
(51387)
数学(44034)
数学方法(43513)
中国(42050)
(40405)
业经(38528)
农业(34162)
(33289)
地方(29800)
(26931)
(25898)
贸易(25877)
(25760)
财务(25674)
财务管理(25623)
(25147)
(24320)
企业财务(24287)
银行(24275)
理论(23604)
技术(23558)
(23483)
(23470)
机构
学院(471446)
大学(470677)
(196605)
经济(192415)
管理(183647)
研究(165432)
理学(155947)
理学院(154195)
管理学(151877)
管理学院(150989)
中国(130133)
(102703)
科学(98245)
(94667)
(84321)
(84174)
研究所(75353)
中心(74605)
(73772)
财经(72889)
业大(69202)
(66118)
北京(66062)
农业(64668)
(63050)
师范(62527)
(59383)
(58685)
经济学(58334)
财经大学(53488)
基金
项目(303732)
科学(239840)
研究(227410)
基金(219887)
(190702)
国家(188951)
科学基金(162124)
社会(144758)
社会科(136885)
社会科学(136847)
(117687)
基金项目(115725)
教育(103727)
自然(102536)
自然科(100083)
自然科学(100061)
(98701)
自然科学基金(98291)
编号(93431)
资助(89984)
成果(77630)
(68043)
重点(68009)
(67603)
课题(64897)
(63765)
国家社会(59603)
创新(59135)
教育部(58538)
(58511)
期刊
(234228)
经济(234228)
研究(150094)
中国(104388)
(81494)
(75027)
管理(71889)
学报(70954)
科学(68156)
教育(56999)
大学(55155)
农业(54834)
学学(51546)
(50331)
金融(50331)
技术(41884)
业经(40354)
财经(36829)
经济研究(35516)
(31673)
问题(30755)
(29245)
技术经济(24127)
(23742)
世界(23071)
图书(22754)
(22385)
现代(22087)
理论(22026)
科技(21515)
共检索到742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闫然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可见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及不足。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交易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晗  赵平飞  
本文作者在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资源确权颁证、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全国其他地区的农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必须在法律制度、政策扶持、激励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悦  
中国的农地流转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政策外的允许,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惑与探索,再到对土地流转的规范与引导,直至形成现代农业发展与生产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这样一个过程。与此相对应,农地制度也发生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平分地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三次质的变迁。所以,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必须与农地制度的变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和把握其实质。农地流转是一个政策工具,现代农业发展是其根本目标,农地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规范化的要求。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调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环境。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当前,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针对农地经营模式问题仍存在不少争论和认识误区。本文在对山东河南两省六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户视角下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框架,研究农户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个体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地经营模式选择问题。本文研究认为,农户主要通过比较不同农地经营模式下的货币化的农业产出水平以及农户从中所能分享到的收益水平来做出经营决策。在我国现有的农地经营模式中,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都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前者,更符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发展实际,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原  
一)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20个年头。在这20年中,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近期并不可能改变的约束条件下,在各个可能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反复的试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土地制度形式,也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然而,不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柳直勇  李雪晴  魏汉泽  
以往文献在解释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进展时,经常把制度作为关键要素。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式的激励结构分析可能过分地强调了制度变革所引致的有效劳动投入变化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4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不明显,生产率稳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要素投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制度变革的核心影响并非劳动激励的改变,而是重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资本积累和现代要素通过市场交换进入农业生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靖  姜学勤  孙萌  
在今后5~10年以致更长一些时间内,湖北现代农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基本农户经营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支撑基础,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湖北省103户农户经营的调查研究,揭示基本农户对现代农业不适应的问题,提出增强适应性的途径,具有普遍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本文认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扩展农业产业链条,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联结方式,特别应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炳  
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也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鉴于农业组织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华星  
中国共产党探寻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不管是农村革命,还是计划经济道路,亦或是市场经济改革,首先都发端于农地制度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及其农村社会经济,构成了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经济基础,既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世界独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