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4359)
- 2022(12113)
- 2021(11260)
- 2020(9126)
- 2019(20633)
- 2018(20175)
- 2017(38475)
- 2016(20965)
- 2015(23338)
- 2014(23299)
- 2013(22929)
- 2012(21710)
- 2011(19950)
- 2010(20711)
- 2009(19535)
- 2008(19271)
- 2007(17580)
- 2006(16132)
- 2005(14977)
- 学科
- 济(88060)
- 经济(87931)
- 业(66782)
- 管理(58541)
- 农(48969)
- 企(43302)
- 企业(43302)
- 农业(32700)
- 中国(29281)
- 方法(25271)
- 业经(24292)
- 地方(24133)
- 制(23331)
- 财(22228)
- 数学(21498)
- 数学方法(21195)
- 银(17698)
- 银行(17679)
- 行(17174)
- 融(17069)
- 金融(17067)
- 贸(16715)
- 贸易(16699)
- 易(16220)
- 学(16166)
- 发(16099)
- 策(15932)
- 体(15715)
- 环境(14262)
- 技术(14031)
- 机构
- 学院(300586)
- 大学(296710)
- 济(129789)
- 经济(126946)
- 管理(112352)
- 研究(111540)
- 理学(94552)
- 理学院(93456)
- 管理学(92028)
- 管理学院(91444)
- 中国(87889)
- 农(64354)
- 京(64331)
- 科学(64158)
- 财(62643)
- 所(56739)
- 中心(51589)
- 研究所(50483)
- 江(49656)
- 农业(48877)
- 财经(46794)
- 业大(46312)
- 经(42315)
- 范(42087)
- 师范(41763)
- 北京(41193)
- 院(39595)
- 州(38623)
- 经济学(38291)
- 省(36782)
- 基金
- 项目(190318)
- 科学(150801)
- 研究(146278)
- 基金(136589)
- 家(118625)
- 国家(117184)
- 科学基金(99412)
- 社会(93855)
- 社会科(88551)
- 社会科学(88532)
- 省(75426)
- 基金项目(71091)
- 教育(65682)
- 划(62778)
- 编号(61012)
- 自然(60427)
- 自然科(58909)
- 自然科学(58895)
- 自然科学基金(57830)
- 资助(54773)
- 成果(51384)
- 发(46857)
- 课题(43189)
- 重点(43123)
- 部(42914)
- 制(41047)
- 创(39610)
- 国家社会(38584)
- 性(38402)
- 发展(38329)
- 期刊
- 济(162847)
- 经济(162847)
- 研究(98826)
- 中国(74407)
- 农(67114)
- 财(46706)
- 农业(44992)
- 学报(43260)
- 科学(42967)
- 管理(42121)
- 融(38836)
- 金融(38836)
- 教育(38142)
- 大学(34783)
- 学学(32556)
- 业经(30947)
- 技术(25738)
- 经济研究(23478)
- 财经(23139)
- 业(22361)
- 问题(21802)
- 经(19947)
- 世界(17698)
- 农村(16310)
- 村(16310)
- 贸(15773)
- 农业经济(15460)
- 版(15443)
- 经济问题(14784)
- 国际(14574)
共检索到493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地经营模式的美国,是世界发达农业的成功代表。本文从美国农业及其家庭农场发展的概况入手,对美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其家庭农场的形成、发展及衰退稳定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家庭农场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平衡农地经营目标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而各种外部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条件的不断调整,以增加家庭农场这一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程度,是提升和保持家庭农场效率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地产权 制度变迁 成功经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凡 牛要聚
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符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但目前存在着财政支持"精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补贴条件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提出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完善补贴的项目类型,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补贴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等应对策略,从而将财政补贴有效配置到家庭农场建设的关键性环节。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财政补贴 补贴项目 制度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汉超 苏昕
在我国小农户承包农地制度下,家庭农场农地流转关系具有长期不稳定性,农场要长期经营下去,必须有更高的单位农地净收益才能维持长期稳定农地流转关系。本文通过对家庭农场规模经济原理剖析认为,在小农户也可利用土地托管、农业服务市场等提高经济效率背景下,家庭农场仅通过扩大农地规模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平均成本,不能保证单位农地更高净收益,必须通过规模经济基础条件全面建设以同时深化横向规模经济、纵向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才能形成单位农地更高净收益,建立长期经营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时悦
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商品粮和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发展家庭农场也就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美国的家庭农场发展较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概念界定、扶持政策、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总结了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期为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农场 发展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泉
新农村建设中,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保护耕地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被列为鼓励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之一。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等政策措施,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非法人型经营向法人型经营转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提升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志雄 肖卫东
家庭农场是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最为普遍的农业经营主体。各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和认定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如此,各国都认同家庭农场的一些核心定义要素和关键认定条件。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具有类型多样、专业化经营程度高、数量逐步减小、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以自我经营为主和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产业组织化程度高和农场收入来源多元化等特征。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壮大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支持政策,其中,农地制度是基础性制度环境,政府支持政策是坚强后盾,农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是重要推进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重要支撑。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地制度 家庭农场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房加帅
家庭农场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载体。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家庭农场政策支持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是以规模化经营为导向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启示我们应解决好土地流转中的"权"和"度"的问题;二是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启示我们应该对家庭农场"放开手脚"、"激发造血功能"、"解除后顾之忧";三是以科技化耕作为导向的科教兴农战略,启示我们应处理好家庭农场"怎样种地"、"谁来种地"问题;四是以合作化发展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有机协作"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蔺全录 包惠玲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的趋势,在我国虽有家庭农场的成功试点,但家庭农场发展普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家庭农场出现的背景、概念、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家庭农场 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兰华
一、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客观上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均分配土地的条件下,家庭农场所需土地只能是在不改变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承包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流转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的非农业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琳琳 刘文勇 王大庆
澳大利亚农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农场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开启农业改革为起点,分析了其家庭农场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并提出几点启示。中国发展家庭农场尚在起步阶段,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澳大利亚为配合农业改革调整了家庭农场政策,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家庭农场 特征 制度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历史及现状经营制度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一般来说经营制度包括在广义的所有制之下,但在通常场合下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农业土地经营制度就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农业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美国认定家庭农场,强调主要经营者及与主要经营者有血缘、婚姻关系的人员拥有农场的主要所有权并要求农场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却不要求家庭成员提供主要劳动力。美国家庭农场主综合考量决策机制、责任是否有限、税负轻重、财产转让难易以及能否吸引非家庭成员投资等因素,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中选择家庭农场的组织形式;而且美国对家庭农场是否公司化一直存在论争,甚至存在反农场公司化立法。借鉴美国经验,可为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重构与发展机制的完善,乃至于工商资本下乡经营农用地的规制提供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