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4)
- 2023(14752)
- 2022(12891)
- 2021(12049)
- 2020(10153)
- 2019(23243)
- 2018(23304)
- 2017(44767)
- 2016(24626)
- 2015(27796)
- 2014(27926)
- 2013(27537)
- 2012(25306)
- 2011(22918)
- 2010(22945)
- 2009(21497)
- 2008(21215)
- 2007(19027)
- 2006(17046)
- 2005(15053)
- 学科
- 济(98727)
- 经济(98585)
- 业(76627)
- 管理(72618)
- 企(55464)
- 企业(55464)
- 农(48753)
- 方法(42220)
- 数学(36355)
- 数学方法(35862)
- 农业(32363)
- 财(26506)
- 业经(26178)
- 中国(25132)
- 制(23554)
- 学(21520)
- 地方(19448)
- 体(16846)
- 贸(16765)
- 贸易(16756)
- 易(16312)
- 务(16000)
- 财务(15925)
- 财务管理(15889)
- 理论(15721)
- 技术(15710)
- 银(15590)
- 银行(15546)
- 环境(15541)
- 企业财务(15070)
- 机构
- 大学(352522)
- 学院(352429)
- 管理(140057)
- 济(139784)
- 经济(136672)
- 理学(121316)
- 理学院(120001)
- 管理学(117923)
- 研究(117758)
- 管理学院(117302)
- 中国(89478)
- 京(75217)
- 科学(73992)
- 农(73939)
- 财(64672)
- 所(59652)
- 业大(58995)
- 农业(56949)
- 中心(54428)
- 研究所(54037)
- 江(52654)
- 财经(50947)
- 北京(47032)
- 范(46300)
- 经(46268)
- 师范(45895)
- 州(42200)
- 院(41975)
- 经济学(40419)
- 经济管理(38099)
- 基金
- 项目(239763)
- 科学(188335)
- 研究(176449)
- 基金(173789)
- 家(151330)
- 国家(150030)
- 科学基金(128624)
- 社会(110790)
- 社会科(104616)
- 社会科学(104589)
- 省(94130)
- 基金项目(92980)
- 自然(83492)
- 自然科(81474)
- 自然科学(81459)
- 自然科学基金(80001)
- 教育(79641)
- 划(78264)
- 编号(73215)
- 资助(70638)
- 成果(59342)
- 重点(53164)
- 部(53096)
- 发(50948)
- 创(49442)
- 课题(49365)
- 制(46728)
- 创新(46167)
- 科研(45399)
- 国家社会(45098)
- 期刊
- 济(160157)
- 经济(160157)
- 研究(103134)
- 农(74093)
- 中国(71818)
- 学报(58359)
- 科学(53758)
- 农业(50186)
- 财(49002)
- 管理(48933)
- 大学(45035)
- 学学(42562)
- 教育(38535)
- 融(32474)
- 金融(32474)
- 业经(30164)
- 技术(29901)
- 财经(24681)
- 业(24103)
- 经济研究(22264)
- 问题(21783)
- 经(20942)
- 版(19019)
- 科技(17483)
- 图书(17369)
- 理论(17276)
- 技术经济(17115)
- 业大(16276)
- 现代(16182)
- 资源(16004)
共检索到523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高兴民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解读公平、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下虽然体现了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公平被后却隐含着许多的不公平,并且牺牲了农地应有的效率。因此,在坚持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发挥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功能,利用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公平 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宪明
公平与效率是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面临的两难抉择。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与其说是尝试不同的制度安排过程,不如说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过程。现行农地制度中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农地征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公平 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惠 赵微 彭开丽 甘臣林
农地整理的后期管护对于延长农地整理建成设施的生命周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绩效与制度公平、制度效率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析,试图为管护制度的完善和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分别在1%、5%的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作用于制度绩效,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81,本文的3个假说均得到验证;(2)管护主体选择方式、管护人员充足程度、村民社交改善程度分别对制度绩效、制度公平、制度效率总效应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83、0.68、0.82;(3)模型运行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搭便车"行为的作用下,制度公平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建议推进管护主体选择方式多元化,推动项目区管护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农民管护参与平台和机制建设,促进项目区农民相互沟通与交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举
在农地制度分析中制度效率分析应当与具体制度环境条件相结合。在稳定的宪法性秩序下,农地制度创新的可行路径是构建保障公平的农地权利交易机制。在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非正式约束中群体共识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主治理是当前保障和实施农民土地权益的可行性方法,而群体共识的再造和转换是促进农民自主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
制度效率 群体共识 农地权利 自主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传玉
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与协调是农地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两田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股份制"等不同农地模式是家庭承包制下不同地区对农地使用效率与公平的响应与权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引起的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农地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应坚持"新增人口生来拥有一份所属社区集体土地的权利"这一起点公平为前提。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效率与公平 起点公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美玲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地制度作为规范人们在农业生产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包括农地的产权制度,农地的经营制度,农地的流转制度和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永锡
农业经济增长与所实行的农地制度密切相关。建国以来,中国相继实行了"土地农民所有"、"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种农地制度。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农地制度是无效率的制度,而其余两种制度是有效率的,但是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的选择,应当不动摇地继续实行下去,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制度效率 反历史事实度量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战勋
市场化进程中的农地资源利用与农地制度创新熊战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同样面临着这一历史任务。然而,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交织在一起,市场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制度效率 制度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鄢斌
研究目的:中国农地信托制度对农地所有人实行偏向性保护,直接导致农地信托制度运行中的权利失衡,需要对现有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研究方法:法律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中国当前农地信托中存在权利失衡现象;(2)农地信托权利失衡的原因在于立法对信托人的过度保护;(3)农地所有权、自主管理权和收益权的分离运行是实现权利重构的方向。研究结论:中国农地信托应当在信托财产独立的前提下,将农地信托人主体权利从控制性转向监督性。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地信托 权利失衡 信托财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李海伟
本文以农地流转的两种类型: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流转为例,阐明流转制度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错位。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外部性、交易费用、供求主体的不一致和利益集团的左右等使参与方对新制度的优劣评价存在差异,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制度变迁中要兼顾各改革参与方的利益,方能更好实现制度变迁的绩效。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供求错位 制度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振宇
本文基于交易和权利的视角,分析了城市化迅速推进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大量征占过程中相关权利出现的严重制度性异化,主要表现为:模糊的农地集体所有权、不规范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残缺的农地交易权以及异化的土地征收权。作为其后果,中国农地交易价格被严重扭曲,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清晰界定农地集体所有权,并通过促成集体土地依法入市实现完整而有意义的农地交易权;必须严格界定政府的农地征收(用)权,不能让农民承担城市化的主要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尧 王承禹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运动式的规模经营、家户制的个体经营和市场化的规模经营三次大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村庄治理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三次嬗变。农地规模经营背景下,内生型工商资本对村庄治理的影响具有多样性,而外来资本对村庄治理结构的冲击,使得村庄经历了治理主体的非对等性进出、治理资源的非均衡性流动和治理方式的非规范性建构。研究发现,村组织、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是影响现阶段村庄治理结构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坚持村社自主性、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发展基层治理体制、优化惠农政策的实施细节、培育内生型新型经营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土地产权 土地价格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红宇
本文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中法律制度建设的欠缺之处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学术界关于农地权利的法律制度研究的各种观点,进而提出了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结构、发包主体和承包主体、土地承包期限与调整、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和处理等方面法律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权利 法律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