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3)
2023(18638)
2022(15525)
2021(14536)
2020(12156)
2019(27668)
2018(27549)
2017(53325)
2016(28992)
2015(32294)
2014(32284)
2013(31850)
2012(28873)
2011(25808)
2010(25636)
2009(23273)
2008(22478)
2007(19776)
2006(17447)
2005(15016)
作者
(82990)
(69518)
(68414)
(65610)
(43736)
(33331)
(31262)
(27397)
(26298)
(24543)
(23457)
(23412)
(21867)
(21699)
(21223)
(21184)
(20772)
(20421)
(19919)
(19743)
(17227)
(17058)
(16892)
(16037)
(15570)
(15391)
(15284)
(15162)
(14032)
(13772)
学科
(116918)
经济(116786)
(83522)
管理(78908)
(61431)
企业(61431)
方法(52210)
(50271)
数学(45677)
数学方法(45069)
农业(33409)
中国(30962)
业经(29458)
(28532)
(25577)
地方(25032)
(21750)
(19726)
贸易(19716)
(19129)
技术(18332)
理论(18189)
(17751)
财务(17670)
财务管理(17636)
环境(17336)
(17068)
银行(17020)
企业财务(16796)
(16669)
机构
学院(403697)
大学(402493)
管理(159422)
(159322)
经济(155876)
理学(139156)
理学院(137620)
管理学(134864)
研究(134443)
管理学院(134154)
中国(99659)
科学(86040)
(84469)
(82875)
(70636)
业大(67561)
(67465)
农业(64035)
中心(62642)
研究所(61942)
(59852)
财经(57211)
(53673)
师范(53159)
(52427)
北京(51917)
(48405)
(47849)
经济学(47280)
(43012)
基金
项目(285438)
科学(224560)
基金(207312)
研究(206588)
(181572)
国家(180028)
科学基金(154717)
社会(130392)
社会科(123306)
社会科学(123273)
(113099)
基金项目(110557)
自然(101592)
自然科(99255)
自然科学(99229)
自然科学基金(97403)
教育(94263)
(94034)
编号(84473)
资助(84431)
成果(67112)
重点(63775)
(62494)
(61086)
(58900)
课题(57320)
创新(54990)
科研(54978)
国家社会(53664)
教育部(53077)
期刊
(172959)
经济(172959)
研究(112326)
(81216)
中国(77120)
学报(68924)
科学(62384)
农业(55285)
管理(54826)
大学(52703)
(52436)
学学(49856)
教育(42697)
(35011)
金融(35011)
技术(34765)
业经(33660)
(27221)
财经(27009)
经济研究(25847)
问题(23934)
(23081)
(21424)
图书(20672)
科技(19897)
业大(18949)
资源(18833)
技术经济(18798)
理论(18388)
现代(17780)
共检索到58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善林  樊文静  孙怡平  
研究目的:深入挖掘农地依赖性、农地处置方式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意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自由选择市民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农地资源禀赋、农地功能认知、农地产权安全性、农地产权认知及农地流转服务均通过影响农地处置方式间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决策产生影响,其中农地产权安全性还会直接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决策;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中更倾向于以农地转出方式处置农地,农地产权认知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意愿的最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缓解农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束缚,政府须加速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实施,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及其配套制度体系,构建有效的农地退出机制并设置农户农地退出门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波   张琦  
综合考量农地流转过程中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突出强调农地流转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学习效应对进一步推进农地高质高效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农地流转契约、农地流转形式和农地流转交易主体三个维度探究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维度农地流转行为在空间依赖关系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并借助偏微分方法分析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主要受内生交互效应和外生交互效应影响,两种效应产生影响的空间依赖性存在差异,外生影响因素(如非农就业水平)对不同农地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也存在差异。本文不仅丰富了农地流转行为空间效应的研究,还为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制度提供了微观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勇  
研究目的:将外出农民工的土地处置方式分为家庭耕种、土地流转和抛荒三种,对农民工选择每种方式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多项选择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69.89%的农民工选择家庭耕种的处置方式,土地流转和抛荒的比例相对较小;(2)家庭人口数与土地的家庭耕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工资水平和就业稳定性的增加、回家路程时间的延长,农民工选择土地流转或抛荒的可能性将显著上升;(3)农民工进城之前从事过农业生产的经历将显著降低土地抛荒的概率。研究结论:要重视对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前瞻性研究;改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嘉坤  宋坤  
抵押物处置难是掣肘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采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推演政府、处置组织及金融机构在抵押物处置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分析出影响抵押物处置效果的因素。然后基于四川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五个维度设计21个观察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结果。研究表明,政府实际支持力度和农地流转市场成熟度对抵押物处置效果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抵押物清算评估情况对处置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的处置流程及规章制度、借款人及其他因素对处置效果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统一评估标准,引入第三方处置组织并搭建多层级土地流转平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王兴稳  
本文利用2006~2013年江苏、广西、湖北和黑龙江四省(区)1872个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就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而言,农地流转能促进转入户和转出户家庭总收入提高,相比较而言,农地流转更利于转出户增加家庭总收入。就农地流转对转入户和转出户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影响而言,尽管农地流转不利于转入户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但有利于其经营性收入增加,且农地流转所带来的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效应足以抵消工资性收入的减少效应,从而有利于转入户家庭总收入增加;农地流转有利于转出户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从而有利于转出户家庭总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贤磊  仇童伟  钱忠好  
本文从政府农地流转干预对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影响的视角研究农地流转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农村特定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政府在农地流转中不仅要做"裁判员",而且要做"运动员"角色。两种角色的共存互补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显化农地交易价格,稳定农地经营预期。为避免政府"运动员"角色可能带来的侵权负面效应,需要对政府农地流转行为进行必要地限定,以避免侵害农民农地流转自主权。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户农地流转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农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农地流转市场环境的改善,政府应该逐步退出"运动员"角色,依靠市场主体本身或发展非政府性质的中介组织来促进农地流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雪英  陈利根  
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多地均有一定规模发展,其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关系着入社农户、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也关系着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客体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财产权理论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清偿债务、必须返还原承包户观点的不合理,得出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承包地经营权是否应清偿合作社债务、是否应返还原承包户应视入股期限是否届满而定,期限届满,应当返还;期限未满,应视其他资产是否足以清偿合作社债务以及出资承包地经营权的农户意愿而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农村老人作为当前农地经营的重要主体,其转出农地的意愿将对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形势下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农地保障依赖与养老阶段对农村老人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较高,在有承包地的农村老人中,47.4%的愿意转出农地。回归结果显示,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受到其对农地保障依赖及其所处养老阶段的影响。对农地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村老人更倾向于转出农地;处于自养阶段的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淑元  
集中安置的易地搬迁农户面临经营农业的距离障碍,可能导致承包地种植收益的无形价值损失。其承包地妥善处置关系到贫困人口的生计可持续,关系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构建易地搬迁农户承包地处置分析框架,结合湖南、湖北两地的调研数据,对保留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和退出承包经营权三种处置方式及农户所面临的制度约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搬迁后农户继续耕种农地获利减少,放弃耕种农地的比例将增加;搬迁地区农地流转缺少有效的、正规的渠道,搬迁农户难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交换利益最大;搬迁农户存在较高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但目前缺少易地搬迁农户承包地退出的制度设计。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立建  童莹  王震  
基于国家卫计委进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专项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老家农地收益和打工所在地提供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本文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是否愿意融入到城市、是否愿意长期居住在城市,以及是否愿意转为城市户口。研究发现,(1)老家农地收益越高则显著降低了农民工转为城市户口的意愿;(2)打工所在地拥有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户口转换意愿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户口转换意愿的影响程度,大大高于养老保险对其的影响;(3)老家农地收益和打工地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三个维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较为复杂。本文认为,应该实施以土地换户籍的政策、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尤其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和补偿待遇,并将外来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范畴,以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立建  童莹  王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