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5)
2023(9243)
2022(7681)
2021(7134)
2020(6028)
2019(13698)
2018(13487)
2017(26034)
2016(13962)
2015(15297)
2014(14893)
2013(14778)
2012(13620)
2011(12516)
2010(12768)
2009(12261)
2008(12150)
2007(11150)
2006(10181)
2005(9368)
作者
(39419)
(34173)
(33205)
(31558)
(21136)
(16187)
(14785)
(12957)
(12810)
(11909)
(11719)
(11138)
(10975)
(10659)
(10655)
(10144)
(9837)
(9711)
(9699)
(9600)
(8611)
(8425)
(8149)
(7871)
(7595)
(7535)
(7469)
(7379)
(6917)
(6606)
学科
(57455)
经济(57357)
(50199)
(45898)
管理(40317)
农业(30457)
(29702)
企业(29702)
方法(18358)
业经(18311)
(17761)
(16928)
数学(15830)
数学方法(15616)
中国(14626)
(13262)
(11236)
地方(10533)
农业经济(10226)
(10034)
体制(10016)
土地(9978)
(9827)
(9817)
银行(9797)
(9791)
贸易(9787)
(9664)
财务(9635)
财务管理(9611)
机构
学院(198423)
大学(195498)
(85483)
经济(83829)
管理(75321)
研究(69707)
理学(64638)
理学院(63982)
管理学(62986)
管理学院(62627)
中国(55690)
(54472)
农业(41354)
(41230)
科学(41083)
(40996)
业大(36403)
(35662)
中心(32681)
(32006)
研究所(31830)
财经(31451)
(28586)
农业大学(25617)
北京(25352)
经济学(25297)
(24989)
(24713)
(24271)
(24186)
基金
项目(131615)
科学(104095)
研究(98136)
基金(96797)
(84881)
国家(84107)
科学基金(71682)
社会(64261)
社会科(60527)
社会科学(60513)
(51676)
基金项目(51329)
自然(44790)
自然科(43696)
自然科学(43684)
教育(43185)
自然科学基金(42944)
(42403)
编号(40106)
资助(38299)
成果(32422)
(31239)
(30969)
(30216)
重点(29529)
(28767)
国家社会(27260)
(27191)
课题(27123)
(26055)
期刊
(103058)
经济(103058)
(59217)
研究(58971)
中国(47018)
农业(39662)
学报(33289)
(32652)
科学(30997)
大学(26846)
学学(25643)
管理(25328)
(23230)
金融(23230)
业经(22342)
(19001)
教育(18433)
财经(16070)
技术(15560)
问题(14665)
农村(14399)
(14399)
农业经济(13953)
(13724)
经济研究(13540)
(12318)
世界(12170)
经济问题(10493)
业大(10173)
社会(9498)
共检索到31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伟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本文分别从外在经济条件的局限和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方面对农地流转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许多地方的推行既妨碍了农地市场的自然发育,也使自身成为一项相对无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流转中赋予农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地位和权利,规范村组集体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培养扶植流转中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制度绩效。否则,农地流转只是农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权残缺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户决策模型说明土地产权残缺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则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控制权偏好,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就需要综合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光宏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传浩  周佳  
本文利用浙江嵊州264个农户家庭的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和农地市场中的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家庭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表明,中国农地制度并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更容易在婚嫁过程中失去土地,但是,活跃的土地市场能够帮助这些家庭平等地获得土地使用权。离婚和丧偶妇女的家庭更有可能在集体土地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也更难通过土地租赁市场获得土地使用权,因此,这些家庭经营的衣地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家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霞  
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中。当前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农村自发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尝试。本文将在分析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思路 ,并探讨了与土地流转机制相关的一些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战勇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地问题是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以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中的主体行为分析,提出了激励和约束农地作用权流转行为机制,以此来到达到农地使用权规范化流转的效果,综合优化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等稀缺资源配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万选  
发达国家的农地制度演变大体上都经历了平均地权阶段和农地规模经营两个发展阶段,土地集中实质上是土地权属关系的一种转移。国内对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转障碍,流转条件,流转原则和流转形式四个方面。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可望在农地产权的结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解决比较利益低下问题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突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钢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在此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仅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经济原因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