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5)
2023(11011)
2022(9681)
2021(9195)
2020(7675)
2019(17753)
2018(17896)
2017(35058)
2016(19005)
2015(21553)
2014(21508)
2013(21534)
2012(19594)
2011(17745)
2010(17661)
2009(16218)
2008(15591)
2007(13693)
2006(12120)
2005(10280)
作者
(54715)
(45986)
(45189)
(43061)
(28720)
(22020)
(20357)
(18291)
(17248)
(16092)
(15563)
(15326)
(14283)
(14267)
(13847)
(13809)
(13802)
(13405)
(12981)
(12754)
(11550)
(11197)
(10987)
(10583)
(10290)
(10221)
(10163)
(10009)
(9262)
(9024)
学科
(77906)
经济(77817)
(60424)
管理(50431)
(47198)
(39442)
企业(39442)
方法(34172)
农业(31426)
数学(29871)
数学方法(29562)
业经(21047)
(18964)
中国(18450)
(16570)
地方(16146)
(14623)
(12782)
贸易(12777)
(12439)
技术(12129)
(11865)
环境(11743)
理论(11424)
(11232)
(11110)
(11000)
财务(10942)
财务管理(10922)
(10875)
机构
学院(270419)
大学(268226)
管理(112409)
(106893)
经济(104593)
理学(98496)
理学院(97511)
管理学(95985)
管理学院(95524)
研究(87868)
中国(65835)
(62681)
(56522)
科学(56236)
业大(48418)
农业(48002)
(44978)
(44050)
中心(40906)
研究所(40308)
(38496)
财经(36664)
(35283)
北京(35180)
师范(35028)
(33529)
经济管理(31595)
(31187)
(30951)
农业大学(30343)
基金
项目(190516)
科学(149433)
研究(141282)
基金(138056)
(119774)
国家(118695)
科学基金(101996)
社会(87932)
社会科(82858)
社会科学(82835)
(75119)
基金项目(74927)
自然(66555)
自然科(64922)
自然科学(64908)
自然科学基金(63738)
教育(62643)
(62175)
编号(59939)
资助(55698)
成果(47360)
(42042)
重点(41546)
(40936)
(39315)
课题(39015)
创新(36552)
科研(36162)
教育部(35480)
人文(35423)
期刊
(119646)
经济(119646)
研究(75107)
(65029)
中国(49995)
农业(44369)
学报(43955)
科学(41382)
管理(35464)
大学(33789)
学学(32094)
(31380)
教育(26714)
业经(25561)
(22994)
金融(22994)
技术(22028)
(20446)
问题(16931)
财经(16470)
经济研究(15787)
(14582)
农业经济(14293)
图书(14173)
科技(13873)
农村(13860)
(13860)
(13773)
理论(13653)
资源(13415)
共检索到38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浩  崔长彬  周向阳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地使用权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研究显示:全国土地分配基尼系数为0.41。各地土地分配基尼系数的差异主要与是否调整过土地及调整土地的频率相关。人均耕地面积小的主要分布于家庭规模大、家庭成员平均年龄年轻、户主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其家庭收入分布呈现两级分化趋势。降低土地分配不平等状况,一方面要培育村庄民主、发展农民自治组织,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需要抑制自己进行土地调整的冲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支持和监督村组内部的土地小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浩  周向阳  崔长彬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中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通过计算农地流转前后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测度了农地流转影响土地使用权分配的结果,研究显示:农地流转促进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但集中的速度并不快,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市场化农地流转中,土地较少而又贫穷的农民缺乏能力和优势转入土地,导致土地使用权集中。农地流转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农民获取土地仍然主要依靠村组集体的初次分配和二次调整。在符合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稳定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能做到公平与效率相容。因此,村庄集体需要积极培育民主、发展农民自治组织;基层政府需要抑制自己调整土地的冲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运峰  
文章以农户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农地使用权分配数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最佳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此外,还从效率和平等两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元庆  张衔  
文章透析了农地使用权资本化运作的经济学原因,阐释农地使用权资本化的重大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解构农地资本化运作所面临的制度、市场等诸多障碍,最后给出简要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光宏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陈宏辉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超  李强  王会  刘霞婷  宋中丽  
在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和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双重背景下,农地流转能否缩小收入差距以及低收入家庭能否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利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和收入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根据所处地区、农地流转数量和租金支付形式(有偿流转或无偿流转)探索其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从静态维度考察,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整体的收入差距,但把收入差距拆解成两极、高端和低端三个局部来看,加剧和缓解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存在。从动态维度考察,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收入流动性,能够改善趋于僵化的动态收入分配格局,并且农村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从异质性维度考察,农地流转对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这一效果并不明显;大规模转入农地和有偿转出农地均会大幅缩小整体的静态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政府在继续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同时要注重交易方式的规范化和市场化以推动有偿流转,对不同流转规模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东宁   赵增力  
使用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结合全国范围内分省份实施的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政策,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颁证政策如何改变农户家庭的要素配置,进而影响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研究发现:领取农地确权证书后,家庭的收入相对剥夺指数显著下降,说明农地确权颁证政策能够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效果受到农地资源禀赋的影响,对平原地区和土地破碎化较为严重的农户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农地确权颁证政策主要通过促进低收入农户家庭流转土地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和非农就业收入,实现农村内部相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扩展性分析也发现,农地确权颁证政策对收入相对剥夺指数的降低作用会受到农户家庭社会保障状况和地区要素市场发育水平的调节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以制度改革释放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生产活力,推动低收入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一条可行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季焜  冀县卿  
农地使用权确权是为维护农民土地权利采取的重要措施,其实际执行情况和对农户生产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正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目的是基于全国代表性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揭示农地使用权确权政策与实际贯彻执行情况的差异,并以农地有机肥投入为例,实证检验农地使用权确权对农户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到2008年还只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同时领到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农地确权还任重道远;研究还发现,由于农地使用权确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从而激发了农户长期投资意愿,提高了有机肥的施用量。为此,本文认为农地确权不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地确权政策的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鹏峰  顾海英  
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基于Kakwani相对剥夺指数测度农户层面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户粮食作物收入和农户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后,农户收入提高了21.3%,农户间收入不平等程度缩小了0.041,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从机制来看,农地确权促进农户购置农机、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进而推动农户增收与共同富裕。基于此,应大力推行农地确权,明晰农地权属,并且通过农机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实施机械化生产,切实提高农户粮食作物收入,助力农户摆脱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本文根据农地使用权可流转性理论,在对南海农地使用权流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南海农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是南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仅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经济绩效。因此,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田士超  徐志刚  邵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扩大。而在现有众多的研究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文献中,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安排之下,土地"按人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而必然带来土地的细碎化,本研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很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一般都采用指数分解的方法,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偏差,而在本研究中,最新的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将被采用,这将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郜亮亮  冀县卿  黄季焜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全国6省2000年和2008年的追踪数据考察了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其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对农户农地般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农户农地投资行为的因素后,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由"不好"变到"好"将使其施用有机肥的概率提高7个百分点,用量则每公顷提高1.18吨。因而,进一步稳定农地产权,设计更好的相关政策措施使农民增加保护土壤肥力的长期投资,是未来农地制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公齐  
农地使用权转让效率与农村社会转型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文章运用广东省和河南省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农地使用权转让的价格和理论价格,结果发现,农地使用权转让价格远低于其理论价格。价格扭曲降低了农地使用权转让效率,进而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主导的农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模式,以此解决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资金约束和农村社会被动转型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