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4)
2023(15777)
2022(12792)
2021(12057)
2020(9805)
2019(22162)
2018(22158)
2017(41491)
2016(22705)
2015(25831)
2014(25807)
2013(25235)
2012(23512)
2011(21327)
2010(21673)
2009(20583)
2008(20637)
2007(18932)
2006(17223)
2005(16111)
作者
(64566)
(54881)
(54079)
(51657)
(34646)
(26090)
(24363)
(21248)
(20820)
(19495)
(18889)
(18338)
(17474)
(17412)
(17208)
(16764)
(16060)
(15811)
(15666)
(15547)
(14133)
(13367)
(13209)
(12545)
(12348)
(12277)
(12199)
(12060)
(11053)
(10950)
学科
(96894)
经济(96722)
(67657)
管理(64369)
(48967)
(46238)
企业(46238)
方法(34632)
农业(32296)
中国(31512)
数学(28905)
数学方法(28550)
业经(26528)
(24892)
(24631)
(19650)
(18601)
贸易(18588)
地方(18339)
(18160)
(17947)
(16917)
银行(16898)
(16270)
(16251)
(15726)
金融(15723)
理论(15356)
环境(14419)
(14293)
机构
大学(329291)
学院(329016)
(141852)
经济(138945)
管理(120114)
研究(118117)
理学(101797)
理学院(100643)
管理学(98918)
管理学院(98337)
中国(93651)
(71407)
科学(68627)
(67220)
(67163)
(59462)
中心(54118)
研究所(53185)
财经(51707)
(51640)
农业(51271)
业大(49825)
(47116)
北京(45365)
(44741)
师范(44355)
经济学(44232)
(41936)
(40199)
经济学院(39613)
基金
项目(209782)
科学(165726)
研究(158626)
基金(152848)
(133020)
国家(131810)
科学基金(112071)
社会(103366)
社会科(97479)
社会科学(97456)
基金项目(79777)
(79732)
教育(72332)
自然(68289)
(66928)
自然科(66623)
自然科学(66605)
自然科学基金(65437)
编号(64981)
资助(61639)
成果(54444)
(48286)
重点(47562)
(46022)
课题(45356)
(43960)
国家社会(43857)
(42691)
教育部(41459)
(41263)
期刊
(171272)
经济(171272)
研究(103940)
中国(78642)
(69342)
(51926)
学报(51084)
科学(48647)
农业(46720)
管理(44568)
大学(40785)
教育(40334)
学学(38096)
(35966)
金融(35966)
业经(30136)
技术(28198)
财经(26890)
经济研究(25450)
(23574)
问题(23572)
(23355)
世界(19425)
(18381)
(17705)
农村(16149)
(16149)
国际(16144)
技术经济(15734)
图书(15561)
共检索到523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琳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引入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使得土地制度内部权利体系更加精细化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农地自身具有独特的属性:土地的边际递减规律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中国当代农村土地状况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些决定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模型无法全部适用。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农地私有化行不通,土地私有化不利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农地的利用规律决定了不适用农地的私有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导致了"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制度"破冰"与"衔接"的一种媒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MM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整体呈现出"被动式"的发展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政府偏好主导下的社会风险驱动路径,政府的城市偏好政策对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具有负向的抑制效应。为了促使健康、有序和配套跟进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形成,公共财政政策的中小城镇偏好主导下的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晓宁  徐图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进入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日本与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分析总结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借鉴日本的经验,应从政府职能、资金筹集、法律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着力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阳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不但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剖析了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以及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与农地产权制度有关的几个热点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伟  
随着新农合、农村低保和新农保的相继实施,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目标已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城乡分割、群体分立、区域分离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制度衔接与整合的重要性、紧迫性迅速增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与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理顺新型城镇化"人地钱"关系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的明晰化和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不够清晰、权能不尽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资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建议长短兼顾、远近结合,逐步构建"市场化退出+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为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创设条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理顺新型城镇化"人地钱"关系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的明晰化和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不够清晰、权能不尽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资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建议长短兼顾、远近结合,逐步构建"市场化退出+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为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创设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伶俐  王定祥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锦绵  邵佳莹  刘映辰  
从农户角度出发,对其在农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系统性地归类,并剖析这些风险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和农户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全面综合的农户风险规避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蒋占峰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村城镇化互为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的四次农地制度变迁与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停滞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相对应。承包制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制度效率已释放,其负面影响日益显露,农地产权创新势所必然。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产权是适应城镇化的制度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启靖  过建春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为土地用途的转换和城镇化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从而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改革红利"。在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滞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城镇化现状下,进行农地流转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等应当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启靖  过建春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为土地用途的转换和城镇化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从而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改革红利"。在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滞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城镇化现状下,进行农地流转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等应当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卜晓颍  
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制度、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受限于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阻碍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确定土地产权主体,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