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2)
- 2023(16326)
- 2022(13682)
- 2021(12739)
- 2020(10553)
- 2019(24161)
- 2018(23782)
- 2017(45546)
- 2016(24435)
- 2015(27177)
- 2014(27063)
- 2013(26502)
- 2012(24635)
- 2011(22101)
- 2010(22044)
- 2009(20236)
- 2008(19544)
- 2007(17530)
- 2006(15552)
- 2005(13919)
- 学科
- 济(110953)
- 经济(110858)
- 业(71100)
- 管理(63720)
- 农(50294)
- 企(47591)
- 企业(47591)
- 方法(43488)
- 数学(38778)
- 数学方法(38307)
- 农业(33155)
- 中国(30636)
- 地方(28535)
- 业经(26316)
- 财(23057)
- 学(20429)
- 制(20037)
- 贸(18833)
- 贸易(18816)
- 易(18201)
- 银(17300)
- 银行(17282)
- 融(17128)
- 金融(17126)
- 发(16766)
- 行(16668)
- 环境(16488)
- 技术(15777)
- 和(14181)
- 地方经济(14104)
- 机构
- 学院(340724)
- 大学(335784)
- 济(145410)
- 经济(142477)
- 管理(133819)
- 研究(117992)
- 理学(114799)
- 理学院(113603)
- 管理学(111659)
- 管理学院(111043)
- 中国(92855)
- 农(71548)
- 科学(71164)
- 京(70626)
- 财(64032)
- 所(58628)
- 中心(57225)
- 业大(55160)
- 农业(54749)
- 研究所(52990)
- 江(52888)
- 财经(50548)
- 经(46137)
- 范(45087)
- 师范(44662)
- 北京(44011)
- 经济学(43602)
- 院(42384)
- 州(41472)
- 经济学院(39285)
- 基金
- 项目(232036)
- 科学(183795)
- 研究(171016)
- 基金(168361)
- 家(146853)
- 国家(145585)
- 科学基金(125365)
- 社会(110178)
- 社会科(104213)
- 社会科学(104183)
- 省(92774)
- 基金项目(89363)
- 自然(80048)
- 自然科(78140)
- 自然科学(78119)
- 自然科学基金(76658)
- 划(76615)
- 教育(76592)
- 编号(70307)
- 资助(68025)
- 成果(54995)
- 发(54845)
- 重点(52083)
- 部(51216)
- 创(48170)
- 课题(47435)
- 国家社会(45829)
- 创新(45051)
- 科研(44328)
- 发展(43757)
- 期刊
- 济(166302)
- 经济(166302)
- 研究(98586)
- 中国(72476)
- 农(71270)
- 学报(51433)
- 科学(49533)
- 农业(48493)
- 财(47642)
- 管理(46193)
- 大学(40349)
- 学学(38269)
- 融(37648)
- 金融(37648)
- 教育(33422)
- 业经(32898)
- 技术(30881)
- 经济研究(24621)
- 财经(24416)
- 业(24384)
- 问题(22757)
- 经(21007)
- 理论(17833)
- 资源(17465)
- 技术经济(17398)
- 版(16913)
- 世界(16828)
- 统计(16693)
- 实践(16216)
- 践(16216)
共检索到52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文珏 罗必良
农地流转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什么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不选择将农地流转给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租金?对此,本文构建"依赖特征—价格幻觉—价格机制失效"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并利用全国6193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的根源在于流转双方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价维度的不一致。其中,农户(作为农地潜在转出方)对农地的多重依赖以及对农地的多维价值评价引发的农地价格幻觉,大大降低了其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地进城就业的忧虑、对农民外出就业扶持政策的不满意以及对承租户种植作物品种的控制意识,会显著增加农户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可能性;对于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农户,改善农民对进城政策的满意程度是降低其农地价格幻觉程度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农地流转市场性质的理解。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依赖 价值评价 价格幻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欣 蒋涛 郭良燕 甘犁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农户在农地流转中的决策行为值得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农地流转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两轮29省全国性代表农户的追踪调查数据,建立线性概率LPM模型和二分变量LOGIT模型,本文发现:第一,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农地的集中化趋势明显,农地细碎化的现象有所减轻。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比例由2013年的24.1%上升至2015年的31.4%;农户户均土地经营面积从8.3亩上升至12.9亩;土地经营规模在10亩以下的农户比例从83.58%下降至76.87%。第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的...
关键词:
农地流转土地经营权 土地转出 土地转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寇永丽 韦宏耀
农地对农户来说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保障资料的双重功能深深影响着农地流转,当下农村日益加深的农户兼业化程度是否会重塑二者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五省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和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二者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越低、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越好,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强烈。低兼业程度农户比高兼业程度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更易受到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和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的影响。可见,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既考虑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又照顾了长远的经济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石安
【目的】研究农户家庭土地禀赋、人力资源禀赋、财产禀赋的差异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选择的影响,从而分析农地流转的根本动因。【方法】基于2010年全国8省、1 585个农户的微观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分位数选择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方法,测算不同初始禀赋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转出和转入农地的选择影响。【结果】各种资源禀赋和政策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的选择并不具有稳定的单调关系,而是呈现明显的分位数效应。【结论】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的增收效应存在替代关系,对于初始禀赋处于劣势的农户,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更加显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激励作用有限;农业补贴政策应与农村劳动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沛璐 冯淑怡 曲福田
持续稳定推进农村农户家庭增收减贫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利用江苏、江西、辽宁和重庆4省124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OLS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入农地、转出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不同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增收机制存在差异。同时,转入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有助于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而转出农地不具有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现阶段,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农户家庭收入、全面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有效巩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本文以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模型为起点,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判断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影响因素和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并利用来自专业化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首先,农户生产能力、农地流转的交易对象、流转程序复杂性、流转契约形式、亩均经营收益和流转价格是决定农户农地流转市场参与的主要因素。其次,农地经营数量的变化并未改变其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密度,但租出土地会增加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入数量。最后,就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而言,农地流入改善了家庭农业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纯收入。
关键词:
专业化农户 农地流转 交易成本 经济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龙娇 李录堂 阚立娜
该文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了9省农户微观数据,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公积金缴存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缴存比例水平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若采取梯度化的缴存档次和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将有利于提高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现实可行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龙娇 李录堂 阚立娜
该文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了9省农户微观数据,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公积金缴存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缴存比例水平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若采取梯度化的缴存档次和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将有利于提高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现实可行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小琳 郑淋议 施冠明 钱文荣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收入视角,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要素配置及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推动农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面板Tobit模型、DEA模型和控制函数法。研究结果:(1)农地转入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效率,但对分配效率没有明显改进;(2)农地转出抑制了农户的技术效率,提升了农户的分配效率;(3)当经营规模达到13.156亩,农户实际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出现"倒U"型曲线的拐点;(4)从农业部门来看,农地转入显著提高了农户在传统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的可能性;从非农部门来看,农地转出对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流转较为明显地提升了农户主要经营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对于跨部门生产效率提升并不明显。为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户生产效率,需协同推动农业生产手段改进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的农地流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丽红 兰庆高 戴琳
本文以辽宁省62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虽然在预期借款额度和用途上存在差异,但在借款期限上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总体及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发现,小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主要受供养比、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和贷款利率影响;中等规模农户的需求主要受供养比、农业收入比重、资产值和贷款手续影响;大规模农户的需求主要受社会关系、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和贷款手续影响。最后,本文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燕 朱道林
农用地流转方式决定了交易中存在的农地价格形式,农地价格是流转过程中产权经济关系的反映。为了控制和引导农地流转市场价格,在政府层面应建立包括农地质量基准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标定地价在内的农地价格体系,实现国家对农地市场的宏观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文彬 陈风波 谭莹
在农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受偿价格(WTA)和农地转入意愿支付价格(WTP)存在差异是普遍现象。意愿价格作为度量农户对农地估值的主要方式,种粮目的差异导致农户对农地估值产生差异,进而通过意愿价格影响农地流转行为。本文将种粮目的划分为满足口粮型、维持就业型和追求利润型,在此基础上,利用5省447户农户调查数据检验了种粮目的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价格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农地流转偏好稳定和具有农地流转意愿的两种情形中,对于WTA,三种类型农户的WTA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有追求利润型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文彬 陈风波 谭莹
在农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受偿价格(WTA)和农地转入意愿支付价格(WTP)存在差异是普遍现象。意愿价格作为度量农户对农地估值的主要方式,种粮目的差异导致农户对农地估值产生差异,进而通过意愿价格影响农地流转行为。本文将种粮目的划分为满足口粮型、维持就业型和追求利润型,在此基础上,利用5省447户农户调查数据检验了种粮目的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价格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农地流转偏好稳定和具有农地流转意愿的两种情形中,对于WTA,三种类型农户的WTA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有追求利润型农户的WTA显著高于满足口粮型;对于WTP,农户的WTP随着满足口粮、维持就业和追求利润三类种粮目的依次递增。(2)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只增强了农户对农地的依赖,WTA显著变大而WTP没有显著变化,而拥有大型农机的农户其对农地依赖的同时也提高了农地转入意愿,WTA和WTP都显著变大。(3)户主年龄越大,农地转出意愿越强,WTA和WTP都显著变小;家庭承包地面积越大,农地转入意愿越强,WTP显著变大。未来,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农户种粮目的的转变。在农地流转需求方面,政策上对种植大户的扶持以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可以增加追求利润型农户,可能会加速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在农地流转供给方面,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迁移可以为农地市场形成提供条件,政策上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融合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贤磊 仇童伟 钱忠好
本文利用江苏、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111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产权安全性会形成生产性效应、交易价格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进而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农户最终是否流转农地以及流转农地的规模取决于农地产权安全怀所产生的三种效应的叠加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承包合同提高了转入户转入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但并不显著影响转出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签订农地流转合同提高了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而农地流转纠纷并不显著影响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应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强化农民农地流转...
关键词:
农地产权安全性 农地流转市场 农户参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景荣 姜美善 米运生
农地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源禀赋,兼具资本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具有投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它作为抵押物容易被金融机构接受。在特定条件下,农地可以缓解农户的融资困境,提高农户获得的贷款数额,但允许抵押的前提是农地必须具有明晰的产权,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实证研究发现:农地确权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农地价值也对农户贷款可获性具有正向影响,且农地产权与农地价值对农户贷款可获性具有交互影响效应。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快农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缓解农户信贷配给,促进农村金融的内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