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5)
2023(14112)
2022(11842)
2021(11070)
2020(8998)
2019(20710)
2018(20107)
2017(38777)
2016(21431)
2015(23650)
2014(23091)
2013(22804)
2012(21272)
2011(19282)
2010(19505)
2009(17875)
2008(17897)
2007(15853)
2006(14391)
2005(12579)
作者
(63825)
(53813)
(53176)
(50405)
(34113)
(25699)
(24086)
(20802)
(20514)
(19043)
(18381)
(17761)
(17423)
(16731)
(16705)
(16374)
(16355)
(15698)
(15500)
(15193)
(13754)
(13085)
(12936)
(12528)
(12242)
(11920)
(11846)
(11706)
(10891)
(10784)
学科
(86416)
经济(86321)
(62499)
管理(55291)
(48557)
(39865)
企业(39865)
农业(32131)
方法(29790)
数学(26153)
数学方法(25822)
中国(24551)
地方(22609)
业经(22425)
(20394)
(19808)
(17632)
(16729)
贸易(16720)
(16194)
(14941)
环境(14216)
(13492)
(12920)
银行(12868)
土地(12364)
及其(12233)
(12207)
技术(12169)
(11916)
机构
学院(302247)
大学(297450)
(120963)
经济(118308)
管理(113110)
研究(107828)
理学(97633)
理学院(96378)
管理学(94628)
管理学院(94071)
中国(82380)
(76578)
科学(70629)
(65097)
农业(59506)
(55900)
业大(55729)
(53523)
研究所(51088)
中心(50474)
(47568)
财经(42062)
(41083)
师范(40603)
北京(40379)
(38616)
(38309)
农业大学(37608)
(37400)
(37317)
基金
项目(208018)
科学(162950)
基金(150761)
研究(147271)
(134392)
国家(133182)
科学基金(112607)
社会(93727)
社会科(88362)
社会科学(88334)
(82152)
基金项目(80852)
自然(74817)
自然科(72958)
自然科学(72929)
自然科学基金(71585)
(70001)
教育(64589)
编号(59632)
资助(59292)
成果(47204)
(46846)
重点(46826)
(44616)
(42880)
课题(40923)
(40406)
创新(40115)
计划(39720)
科研(39653)
期刊
(141358)
经济(141358)
研究(85641)
(76925)
中国(63039)
学报(55175)
农业(51396)
科学(50393)
大学(40750)
(39230)
学学(38960)
管理(35739)
(31326)
金融(31326)
业经(29324)
教育(26386)
(25392)
技术(21949)
问题(21383)
经济研究(20143)
财经(19471)
(17954)
资源(16821)
(16683)
业大(15921)
农村(15403)
(15403)
世界(14823)
科技(14764)
农业经济(14653)
共检索到454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绘春  诸培新  曲福田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价值表现及其对农户土地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农户调查、计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研究结果:农户经营决策中,影响农地种植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农地的直接生产价值,而影响农地非农转用决策的是农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受此影响,2/3的农户既不愿意继续种田也不愿意放弃农地以实现农地非农化转用。研究结论:农地对农户的直接经济价值逐渐减少,而社会保障价值仍无法替代。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要削弱和替代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必须提供不同的社会保障替代产品以供不同类型的农户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流涛  刘涛  
农户兼业问题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在城市郊区尤为明显。本文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对象。农户兼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也存在着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最大利益的必然选择;土地规模小既是农户兼业产生的原因又是农户兼业的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毅  聂思言  
失地农户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特殊群体,其生计策略选择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为此,构建失地农户"生计资本-适应能力-制度环境-生计策略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利用西安市的调查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分析生计资本、适应能力、制度环境对失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并构建失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其应用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失地农户可选择的生计策略包括以农业种植活动为主、以个体经营为主、以外出打工为主和以获取工资性收入为主4种类型。(2)具有不同资本禀赋的家庭在生计策略选择方面存在差异,通过ANP和SVM构建的模型可为失地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提供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正磊  林振山  蒋萍莉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三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现状、结构变化和农用地效益变化,认为:三镇土地流转过程、特征与它们的经济状况有关。分析了影响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土地流转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依据农户的理性、生存性、商品性、社会性特征,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边缘区27个自然村为样本,基于对75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建立宅基地特征、农户特征、理性和生存预期、社会性行为特征20项指标的影响因素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腾退、置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宅基地腾退动机的农户比例接近50%。按照作用程度,影响农户宅基地腾退的因素依次为腾退政策的满意程度、社会保障问题、房屋使用年限、家庭成员的赞同、腾退成功者的赞同意见、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农户的文化程度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茂  马林靖  
农业投资已经成为决定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作为农业微观经济主体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情况,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是否进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和影响农户投资规模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受到非农就业程度、土地规模、信贷能力、教育培训支出、生产资料购入价格、公共投资设施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蕾  周生路  任奎  
城市边缘地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构造城市扩张综合指数(UICI)反映城市边缘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并按计算结果将各镇(街道)城市用地扩张归纳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及相对稳定型4种类型。在建立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推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中科技水平是决定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状况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主城关联因素不可忽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晓庆  张京祥  罗震东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根脉,也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单元。19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提出"古村落保护"的概念,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和遗产旅游如火如荼进行,但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普遍集中于那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村落,而忽略了大量介于传统村落与普通乡村之间、位于城市边缘区、具有相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非典型古村落"。此类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通常处于UNESCO确定的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之下,而处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又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具有服务于城乡功能、优化城乡关系的特殊潜质,且由于受到城市外溢发展的直接影响,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选择。因此,本文着重对此类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伯华  刘艳  张安录  窦银娣  
利用衡阳市酃湖乡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城市边缘区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上,调查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偏低,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决策的因子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②不同类型农户的共同影响因子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出租和出售是主要的流转方式。流转政策认知程度低、乡土情结重与就业压力大是农户流转决策的主要障碍因子;③纯农业型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受到年龄、劳动力投入量与自然灾害频率的影响。但该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最高,以出售为主要流转方式;一兼农业型与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影响因子一致,以出租为主要流转方式;二兼农业型农户影响因素最少,流转意愿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黄晓军  杨新军  
基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内涵,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市边缘区为例,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对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差异。结果表明:1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结构性差异显著,不同脆弱等级的失地农户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2适应能力是影响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程度分异的关键因素;3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在户主年龄、家庭规模、生计类型、征地时间、征地用途和安置方式变量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黄晓军  杨新军  
基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内涵,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市边缘区为例,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对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差异。结果表明:1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结构性差异显著,不同脆弱等级的失地农户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2适应能力是影响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程度分异的关键因素;3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在户主年龄、家庭规模、生计类型、征地时间、征地用途和安置方式变量下差异显著。最后提出降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王敏  胡军  
农村土地整治能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对资金需求量巨大,同时会显著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土地权属关系,因此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力、市场对建设用地的价格承受力和农户意愿。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和江宁两区万顷良田工程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案例分析,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满足程度与农户的意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区域层面上,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整治具有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但整治成本较高,达每公顷1千多万元,对政府财政与土地市场支付能力形成较大压力;微观层面上,样本农户的参与意愿达87%以上,房屋搬迁补偿标准、安置房价值、承包地处置情况与农户长期生活保障对农户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杜文星  黄贤金  方鹏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流转的市场分析探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和模型模拟法。研究结果:农地流转的驱动因子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随着农地流转率的增加,农地利用变化率虽然在各地均表现出“凸”型非线性增加态势,但是在增加幅度上也表现出区域差异。研究结论:要进一步优化农地利用结构,可以从刺激农地流转的微观因子角度寻找突破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银莺  王亚运  朱兰兰  
在快速城市化及城乡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农户家庭的耕地利用功能较传统方式已发生根本转变,农业劳动力的农地生存依赖性弱化、生计多元促进土地转出市场活跃。论文以武汉、成都及苏州1 02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实证,分析城市边缘区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对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市边缘区农户家庭的耕地利用在食物生产、经济贡献及养老就业等传统功能上明显弱化,在满足家庭成员未来选择及后代馈赠需求等功能有所增强,且存在地区差异。2)城市边缘区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强烈,转出率达59.39%,土地转出存在地区差异。苏州乡镇经济发达、农民非农收入比例高,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最强烈、转出市场也最活跃;而武汉、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轶  刘涛  李子豪  尹俊超  陈文珺  羊妍玙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案例地,选取7个农村社区的276份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以居村农民属性特征和居住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40岁、具有初中/高中教育程度、已婚的居村农民群体就地城镇化意愿强烈。务工形式、住房类型等对居村农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外出工作意愿、土地流转支持度对其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