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9)
- 2023(13834)
- 2022(11733)
- 2021(10692)
- 2020(9130)
- 2019(20853)
- 2018(20323)
- 2017(39079)
- 2016(21903)
- 2015(24111)
- 2014(24106)
- 2013(24170)
- 2012(22456)
- 2011(20394)
- 2010(20508)
- 2009(19097)
- 2008(19154)
- 2007(17627)
- 2006(15329)
- 2005(13436)
- 学科
- 济(91880)
- 经济(91787)
- 业(65647)
- 管理(55915)
- 农(47800)
- 企(43952)
- 企业(43952)
- 方法(41539)
- 数学(37003)
- 数学方法(36625)
- 农业(31492)
- 中国(23300)
- 业经(23062)
- 财(22207)
- 学(21128)
- 地方(18048)
- 贸(18029)
- 贸易(18024)
- 制(17924)
- 易(17573)
- 技术(13959)
- 银(13625)
- 银行(13557)
- 务(13387)
- 环境(13365)
- 财务(13364)
- 财务管理(13328)
- 策(13080)
- 发(12940)
- 行(12854)
- 机构
- 学院(321260)
- 大学(319320)
- 济(130049)
- 经济(127419)
- 管理(119952)
- 研究(112418)
- 理学(104615)
- 理学院(103398)
- 管理学(101504)
- 管理学院(100945)
- 农(84512)
- 中国(83959)
- 科学(74897)
- 京(66686)
- 农业(66289)
- 业大(61682)
- 所(60561)
- 财(55968)
- 研究所(55695)
- 中心(52287)
- 江(48774)
- 财经(45272)
- 农业大学(41942)
- 经(41291)
- 范(41050)
- 北京(40841)
- 师范(40482)
- 经济学(39260)
- 院(38879)
- 省(38254)
- 基金
- 项目(222404)
- 科学(172714)
- 基金(160703)
- 研究(153048)
- 家(144658)
- 国家(143393)
- 科学基金(119983)
- 社会(97346)
- 社会科(91966)
- 社会科学(91931)
- 省(89291)
- 基金项目(86077)
- 自然(80127)
- 自然科(78258)
- 自然科学(78226)
- 自然科学基金(76840)
- 划(75096)
- 教育(68990)
- 资助(64869)
- 编号(60444)
- 重点(50699)
- 部(48673)
- 发(48568)
- 成果(47462)
- 创(45906)
- 计划(44320)
- 农(43863)
- 科研(43504)
- 创新(43027)
- 课题(41783)
- 期刊
- 济(142086)
- 经济(142086)
- 研究(85537)
- 农(83533)
- 学报(63908)
- 中国(61990)
- 农业(56283)
- 科学(55756)
- 大学(46742)
- 学学(44955)
- 财(42447)
- 管理(37152)
- 业经(28976)
- 融(28941)
- 金融(28941)
- 业(28550)
- 教育(26850)
- 技术(24884)
- 财经(21890)
- 经济研究(21066)
- 问题(20363)
- 版(19738)
- 经(18773)
- 业大(18344)
- 技术经济(16419)
- 科技(16246)
- 资源(16243)
- 农业大学(15843)
- 统计(15477)
- 世界(15234)
共检索到462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古芳怡 牟笑然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结论是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应注重发展农业科技,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古芳怡 牟笑然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结论是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应注重发展农业科技,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针对农地生态承载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计量模型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农地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淮安市1996-2004以及规划年的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农地生态承载力水平仍处于健康状态且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弹性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健康状态,人类活动潜力逐步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健康状态,资源承载力水平则不断下降。以后应加强对农地生态承载力各指标进行优化,才能...
关键词:
农地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健康 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恭军
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应指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农业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因素和土地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正相关,其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最大;粮食需求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人口承载力 粮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辉 周四军
提高土地承载人口的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湖南省的历史数据 ,采用计量分析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对湖南省粮田人口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 ,本文提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提高湖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粮田 承载力 计量分析 湖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佳慧 黄麟 祝萍 王世豪
随着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食物营养供给与消耗、牧草供给与消耗估算了2000–2020年各县域农田与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承载状态指数,评估了流域生态承载状态及其变化,识别了关键生态承载限制类型,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进一步分析水资源供给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近20年无定河流域草地牧草供给与消耗均呈增长趋势;农田食物供给增长,而人均消耗略有下降;各县域草地与农田承载状态以转好为主。总体上流域生态承载状况明显转好,80%的县域综合生态承载指数减轻,而北部杭锦旗与东南部县域承载状态加重,牧草供给是其主要限制类型;鄂托克旗与鄂托克前旗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加重,水资源是北部县域农牧业生产主要限制性因素。未来发展中需重视生态保护与修护、合理安排种植业与畜牧业规模,减轻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董敏 齐振宏 李雅坤
文章通过对西南四省595户稻农的调查,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西南资源贫乏区旱灾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以及稻农的旱灾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四省水稻生产正面临着多种威胁,旱灾已成为威胁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资源禀赋欠缺,生计资产匮乏,西南四省稻农旱灾承载力十分脆弱。稻农的身体健康状况、稻田的地形地貌、家庭水稻播种面积、家庭水稻收入、农田水利实施状况、农业技术的信息来源、农业政策的好坏等生计资产显著影响稻农的旱灾承载力和水稻损失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勇敏 王振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衡量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超载状态,呈现"东高西低"格局;②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与国家"十三五"战略目标所要求的承载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承载力是其主要短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城镇化、政府规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③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科技进步、绿色消费等,并优化产业、人口空间布局。本文提出制定污染型产业退出机制和激励型绿色发展政策,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市场体系,加大长三角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对口援助和技术转移,制定产业、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方案等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艺为 张培林 陈沿伊 孙孝文 袁子文
为了研究长江航道承载力中众多影响要素之间的协同互适状态,实现系统中四个利益主体:生态、经济、航运和社会在利益、供需与约束、水资源分配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根据协同论、博弈论、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长江航道承载力的互适协同发展的互适性内涵及互适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长江航道承载力的发展路径是循环往复的非线性螺旋上升过程,此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主要矛盾:"长江水资源分配博弈"、"多目标利益冲突"及"多约束因素与需求因素的矛盾",而航道尺度是解决长江航道尺度多约束、多利益协调的调控参量,需要充分考虑其受到生态、经济、航运、社会各类因素的共同影响,为后续长江航道承载力计算模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8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5%以及80%的外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农业。同时云南省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注目。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云南省各种自然资源,并结合人口、技术、食物营养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分析、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寻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探讨经济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林波 刘孝富 舒俭民 王维
人类承载力"K值"表示地球能承载人口的极限值。"K值"的影响因素的繁多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使得"K值"确切数值的计算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承载力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开放生态系统的性质讨论人类承载力的宏观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人类承载力受渐变和突变因素的结合控制,以此揭开承载和调控人类种群的机理并预测"K值"的可能发展趋势,达到避免计算"K值"确切数值而又能提出人口增长对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目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会忠 姚孟超 张峰 刘帅
从水资源供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中选取12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引入变权理论对2005—2016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出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水资源2005—2009年的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均小于0.4,处于严重超载状态;2009—2016年间的评价值在0.4和0.7之间,承载能力适中。(2)京津冀三地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北省的承载力增长趋势稍明显高于北京和天津。(3)在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中,供水模数、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是关键驱动因素。最后,为提高京津冀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一体化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宽 李兰图 孙沁谷 刘松
本文在对成都平原9县26镇53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劳动力状况、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类型等,以从事农业人员的劳动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最大劳均负担农地面积、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最优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等概念。通过调查数据测算出成都平原最大劳均负担农地面积的标准,以此作为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量的计算标准。并对大邑县永兴村的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量进行了测算。为统筹城乡发展、农地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测算、农业劳动力解放和转移安置等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娜 王伯铎 崔晨 张秋菊
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环境)能否承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以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固废排放等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