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8)
2023(7135)
2022(6060)
2021(5841)
2020(4918)
2019(11200)
2018(11369)
2017(21835)
2016(12082)
2015(13648)
2014(13554)
2013(13421)
2012(12787)
2011(11592)
2010(11590)
2009(10870)
2008(10720)
2007(9977)
2006(9120)
2005(7975)
作者
(34275)
(29513)
(28827)
(27549)
(18186)
(14450)
(13063)
(11402)
(11253)
(10413)
(10058)
(9870)
(9138)
(8950)
(8843)
(8798)
(8741)
(8545)
(8302)
(8172)
(7361)
(7301)
(7149)
(6926)
(6679)
(6605)
(6578)
(6245)
(6052)
(5955)
学科
(54653)
经济(54603)
(46494)
(37934)
农业(31097)
管理(27558)
地方(16804)
(16793)
企业(16793)
方法(16372)
业经(15551)
数学(14494)
数学方法(14274)
中国(12777)
(11810)
农业经济(10688)
(10189)
(9767)
(9482)
(9256)
农村(9244)
土地(8919)
(8694)
(7930)
贸易(7922)
发展(7868)
(7859)
(7706)
技术(7649)
(7634)
机构
学院(168846)
大学(163424)
(67868)
经济(66219)
管理(63330)
研究(57689)
理学(54423)
理学院(53811)
管理学(52696)
管理学院(52418)
(52116)
中国(46080)
农业(39596)
科学(36680)
(34391)
业大(33888)
(29739)
中心(29398)
(28841)
(28737)
研究所(26624)
农业大学(24841)
(24409)
(23930)
师范(23746)
(22248)
财经(22048)
北京(20537)
经济管理(20251)
(19939)
基金
项目(112078)
科学(87462)
研究(84566)
基金(79077)
(68206)
国家(67458)
科学基金(57643)
社会(53059)
社会科(49676)
社会科学(49663)
(48366)
基金项目(43201)
(37155)
编号(36748)
教育(36647)
自然(36119)
自然科(35199)
自然科学(35193)
自然科学基金(34497)
资助(30751)
(29875)
成果(29269)
(25822)
重点(24313)
课题(24279)
(24192)
(22466)
国家社会(21174)
(21110)
发展(21069)
期刊
(88106)
经济(88106)
(57896)
研究(46988)
中国(40654)
农业(39356)
学报(28577)
科学(26306)
大学(22461)
业经(21265)
学学(21264)
(21115)
(18411)
金融(18411)
(18248)
管理(18017)
教育(17401)
技术(14647)
农村(14171)
(14171)
农业经济(13963)
问题(13152)
(11543)
资源(11041)
财经(10000)
世界(9883)
经济问题(9753)
经济研究(9531)
农村经济(9487)
业大(9305)
共检索到26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苑莉  
该文从资源代际配置的基本原理出发,引入逻辑斯蒂曲线模拟农地产权转移中的最优农地产权转移数量,构建了资源代际配置检验模型。根据国家相关土地利用政策,把四川省乐至县1989~2008年期间划分为三个时间段,对这三个时段的农地产权转移数量配置进行了测度。研究显示,1989~1996年时段的农地产权转移效率小于1997~2003年和2004~2008年时段,1997~2003年小于2004~2008年时段。此三时段平均效率损失分别是30%、7.3%和-30%,反映出1989~1996年时段的产权转移数量过度以及代际配置效率相对低效。因此,未来时段的政策应该进一步控制农地转移速度,确保农地资源代际配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月  
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当下生存困境,有必要将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的教育职能与社会治理职能,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给社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因此,要把握住农村优势,要对留守妇女赋权增能,使农村留守妇女充分参与到社区教育的规划、实施中来,和社区教育共同成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苑莉  
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属典型丘陵地貌,经济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借鉴Costanza提出的生态功能划分的指标体系,结合乐至县土地利用特点,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资产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表明,2007年乐至县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为2110.041百万元,其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9倍,土地生态系统创造的间接价值远远高于直接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合理的资源利用要求资源配置在代际上是有效率的。在资源代际最优配置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是否符合代际配置效率的宏观决策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地非农化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若以1989-2003年为研究区间,1989-1996年阶段东、中、西部地区的过度非农化比例分别占各自实际非农化数量的6.58%、6.84%和7.85%,反映出1989-1996年期间的农地非农化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造成农地的过度非农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应该进一步控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来保证农地资源能够在未来得到更优的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我国县级政府承担着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但分税制改革使得处于基层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普遍出现了困难,并且县级政府之间财力差异较大,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实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就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测算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的初始财力差异,然后测算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最后以转移支付前后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变异系数为基础得出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研究发现,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后的财力差异大大缩小,说明转移支付对四川省县级财政均等化效果较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侯雨欣  
基于对四川省Y县1990~2010年不同时期——国有经济艰难运行时期、产权制度剧烈变革时期和社会矛盾交织凸显时期的劳动争议热点分析,发现劳动争议热点产生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有:劳动法律法规的密集颁布、劳动者自我权益意识的增强、改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鉴于此,妥善处置我国劳动争议的对策选择是:探索多元运作模式,打造立体调解网络,建立劳动争议处置的矛盾化解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建立劳动争议处置的源头管控机制;强化多方高效协作,形成整体联动格局,建立劳动争议处置的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乔林   杨成全   李成茂  
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分析、研究这个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变化、积累的经验、未来的趋势和应采取的对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不无好处。本文依据广安县百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资料,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倩  张锦  陈义友  
通过构建物流资源配置指标体系,从区县、地级市和增长极三个层面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183个区县的物流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泰尔(Theil)指数研究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物流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资源配置呈现"单点多级"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物流节点与企业资源配置分化,通道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各地级市内部的资源配置差异最为显著;人口密度、GDP、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增加值是物流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是公共财政制度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改革创新内容。四川省试点区(县)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这种探索总体仍较滞后,同时还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四川省构建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机制应从资金来源、具体挂钩机制、激励机制、资金使用监督四个方面明确推进路径并完善相关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叶进  
本文借鉴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测度设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弱市场经济状态。因此认为,我国今后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并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武云兰  余丽霞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宪威  楚晓琳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可以从农业生产角度和城市化发展的角度估计。综合两种结果,2008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估计约为1400万人,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因此,转移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总结了当前农地抛荒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的地租更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抛荒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飞  刘邵权  谢瑞武  
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已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农民外出就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介绍了农民就近就业的实践经验,回答了有关质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岑晓君  王佳卉  
本文紧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主题,以详实的数据和典型事例论述了犍为县作为四川一个浅丘农业大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的建议和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