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7)
2023(2974)
2022(2437)
2021(2393)
2020(2001)
2019(4391)
2018(4558)
2017(9179)
2016(5027)
2015(5520)
2014(5499)
2013(5684)
2012(5246)
2011(4941)
2010(5105)
2009(4805)
2008(4773)
2007(4659)
2006(4287)
2005(3772)
作者
(13741)
(12400)
(11796)
(11223)
(7254)
(5933)
(5247)
(4712)
(4613)
(4202)
(4198)
(3946)
(3731)
(3655)
(3629)
(3596)
(3525)
(3467)
(3254)
(3249)
(3117)
(3064)
(3023)
(2984)
(2863)
(2830)
(2824)
(2537)
(2520)
(2508)
学科
(42991)
农业(28547)
(28064)
经济(28044)
(23784)
业经(10930)
农业经济(9489)
管理(9205)
(8791)
农村(8787)
(6921)
土地(6781)
(6580)
(6495)
劳动(6494)
农业劳动(6259)
发展(6090)
(6089)
人口(5981)
收入(5871)
方法(5842)
动力(5725)
劳动力(5707)
地方(5705)
农业人口(5660)
中国(5641)
数学(5535)
数学方法(5519)
分配(5492)
(5462)
机构
学院(74764)
大学(68228)
(37325)
(35651)
经济(35067)
管理(30114)
农业(27958)
理学(26196)
理学院(26032)
管理学(25728)
管理学院(25623)
研究(25212)
中国(21681)
业大(19668)
农业大学(16834)
科学(14523)
中心(13355)
(13275)
(13101)
(12993)
(12860)
经济管理(12518)
(12225)
研究所(11576)
(10786)
(10566)
发展(9918)
(9908)
财经(9907)
科学院(9449)
基金
项目(48130)
研究(38816)
科学(37892)
基金(34413)
(29237)
国家(28837)
社会(25422)
科学基金(24539)
(23953)
社会科(23604)
社会科学(23599)
(20785)
基金项目(19015)
编号(18060)
(15355)
教育(15342)
自然(13809)
成果(13608)
自然科(13430)
自然科学(13429)
自然科学基金(13184)
资助(12588)
(12080)
(11862)
(11231)
(10966)
(10796)
农业(10688)
课题(10659)
(10582)
期刊
(48429)
经济(48429)
(45623)
农业(30848)
研究(19014)
中国(17985)
业经(15684)
(13176)
农业经济(12977)
农村(12597)
(12597)
科学(11410)
学报(11331)
(10864)
金融(10864)
大学(9761)
学学(9676)
农村经济(8526)
问题(8000)
(7897)
世界(7029)
经济问题(6891)
(6245)
社会(5888)
技术(5634)
社会科(5545)
社会科学(5545)
管理(5491)
业大(4960)
农业大学(4849)
共检索到11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傅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农民真穷,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根源是农民的权利贫困,农民土地产权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核心。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保护农地产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激励农民增加投资、建立良好信用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三元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綦好东  
本文以产权的功能为视角,对新中国成立至土地家庭承包制普遍化的80年代初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个体农户制、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土地承包制四种产权组织形式的土地产权结构构造特征及功能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钱忠好  
农地产权科层包括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集体层次、农户层次。国家层次规定整个农地的制度框架,集体层次负责当地农地的经营管理,农户层次具体实施承包土地的占用。三个层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权科层系统,其效率取决于各个层次产权内容的静态安排,也取决于系统的动态演化。运用农地产权科层模型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层次都存在问题,整个科层系统的动态演化功能也严重弱化。解决方法是提高农户层次的产权质量,约束集体层次的产权边界,提升国家层次的规则等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达  
目前农地征用中的严重问题进一步说明 ,必须与时俱进地将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返还给农户 ,建立一部能够体现宪法基本精神、农户拥有农地所有权、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又接受国家政策干预的农地产权法。这是当前“三农”形势与国家长治久安最紧迫的需要 ,也是为我国及世界各国长期实践所证明的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颂兴  金伟根  
市场效率是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把上海股市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分为两个阶段,实证检验了从1992年年底开始的上海股市第二阶段股价的正态分布规律和随机行走特性,验证了上海股市第二阶段弱形式的有效市场假设。同时指出,上海股市存在明显的小公司效应这一世界各地股市的普遍现象,值得引起管理层和理论界的重视和探讨。规模的扩大、法规的完善和信息正确快速的传播,是我国股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有效的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任志强  赵亮  
近世中国地权具有多层次的权益与功能,相互关联,彼此促进。最基本的是耕作权,在流动与交易中实现土地与劳动力的动态结合,租佃制就是其中一项以未来劳动收入或土地收益贴现的农地租赁制度。其次是土地增值权益,由于未来收益具备产权保障与激励,并可通过交易而变现,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土地的投资。再次,以土地为中介的多样化交易形式具有跨期调剂的金融功能,满足了农民的融通需求,在一些交易中还萌生了推动地权交易的票据化现象。地权明晰促进土地流动;地权形态的多层次性促进其可交易性;多样化交易形式又推动地权与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从而提高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率。也因此,土地在流动与资源配置中增进了产权所有者的各种权益与财产的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綦好东  
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和原则綦好东(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一)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农地产权结构重构的目标应是:产权明晰、长期有效、市场化流转。1.产权明晰: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产权明晰”就是明确地界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月蓉  李永清  
农地产权制度不仅影响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土地征收冲突的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权的扩张和农地产权的缺位。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农村土地产权的缺位集中表现在:公共利益模糊、产权主体参与程度不够深入、补偿机制不合理、救济途径缺失。最后,从保障农地产权的角度提出我国农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必须在理念上确立制约征收权、保障农地产权的立法精神,在法律程序的设计上必须强化对征收权的制约和农地产权的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 ,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 ;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即明确所有权主体 ,界定产权边界 ,设立农地发展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智环  
产权决定决策权的配置,决策权的配置影响产权的经济效率。现阶段我国公有性质且事实上不明晰的农地产权制度,造成了农村集体代理人和国家(政府)的公共决策权对农民私人决策权的严重侵害,进而也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农民的充分的私人决策权,必须对公共决策权进行制度性约束,而约束的根本举措就是彻底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行农地私有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光德  
产权制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利用的权利行为的规则安排。排他性权利界分是产权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呈弱排他性产权结构。在农地弱排他性产权制度下,权益各方产生激烈的产权冲突。要消除弱排他性下的产权冲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应当以确保排他性权利为核心而展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卢华  胡浩  傅顺  
利用江苏省苏州、淮安、扬州和徐州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一步法实证检验农地产权、非农就业风险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权清晰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流转地较承包地和自留地的农业技术效率更高;非农就业风险分散了农户对农业照料的时间和精力,风险越大,农业技术效率越低。为此,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移,加大非农就业培训,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利于提升农业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承芳  何雨轩  罗仁福  张林秀  
笔者基于2014年对5省1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农户对农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有21%的农户认为流转农地需要经过村集体批准,而且这一认知显著抑制了农户转入农地的行为;相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会显著提高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规模。从政策含义的角度看,进一步加大关于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将有助于农地流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承芳  何雨轩  罗仁福  张林秀  
笔者基于2014年对5省1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农户对农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有21%的农户认为流转农地需要经过村集体批准,而且这一认知显著抑制了农户转入农地的行为;相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会显著提高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规模。从政策含义的角度看,进一步加大关于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将有助于农地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