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5)
2023(13875)
2022(11705)
2021(10742)
2020(8973)
2019(20573)
2018(20069)
2017(38052)
2016(21218)
2015(23497)
2014(23128)
2013(22793)
2012(21232)
2011(19266)
2010(19293)
2009(17942)
2008(17867)
2007(16049)
2006(14544)
2005(12727)
作者
(63086)
(53387)
(52948)
(50197)
(33809)
(25766)
(23858)
(20645)
(20616)
(19028)
(18459)
(18101)
(17430)
(16759)
(16692)
(16291)
(16132)
(15595)
(15518)
(15364)
(13513)
(13359)
(13017)
(12489)
(12055)
(11930)
(11860)
(11839)
(10797)
(10718)
学科
(86969)
经济(86847)
(63799)
管理(58926)
(48590)
(41559)
企业(41559)
农业(32199)
方法(31095)
数学(27534)
数学方法(27224)
业经(23463)
(22003)
地方(21813)
(21409)
中国(21260)
(18016)
(15435)
贸易(15430)
(15339)
(14962)
环境(14223)
技术(13721)
(12933)
银行(12879)
(12851)
(12567)
金融(12562)
(12270)
(12232)
机构
学院(301423)
大学(298122)
(121071)
经济(118541)
管理(111418)
研究(105869)
理学(96558)
理学院(95329)
管理学(93610)
管理学院(93064)
中国(79882)
(76808)
科学(68747)
(62854)
农业(59660)
业大(55948)
(55350)
(55258)
(51001)
研究所(50397)
中心(49623)
财经(43243)
(40031)
师范(39498)
(39434)
(39232)
农业大学(38012)
北京(37709)
(37607)
(37376)
基金
项目(208821)
科学(163257)
基金(150596)
研究(148194)
(133898)
国家(132685)
科学基金(112173)
社会(95037)
社会科(89620)
社会科学(89595)
(85559)
基金项目(81229)
自然(73521)
自然科(71714)
自然科学(71686)
(70425)
自然科学基金(70413)
教育(66278)
资助(59287)
编号(59112)
重点(47628)
成果(47085)
(46125)
(45588)
(43580)
课题(41387)
(41265)
创新(40901)
(40597)
科研(40093)
期刊
(142097)
经济(142097)
研究(84160)
(77428)
中国(64327)
学报(56431)
农业(52147)
科学(49922)
大学(42301)
(42268)
学学(40487)
管理(36648)
(30043)
金融(30043)
业经(29154)
教育(27635)
(25497)
技术(22978)
财经(20975)
问题(20153)
经济研究(19595)
(18463)
(17907)
资源(16623)
业大(16482)
科技(15238)
农村(15189)
(15189)
世界(14845)
农业经济(14555)
共检索到45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钱忠好  
通过实地调研,从农地产权的五个维度即所有权、转让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分析农民对现有农地产权制度的认知现状,并引入认知度指标总体反映农民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认知程度,建立有序Prob it模型分析影响农民认知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对农地产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农户家庭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征以及家庭以外的变量构成了影响农民对农地产权制度认知度的内外部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丽君  黄贤金  钟太洋  方鹏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述了区域土地市场发育以及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市场比较收益、农产品贸易和政府决策等因素的调控作用下,农村农地流转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式以及利用强度。为进一步从农户层次上以及微观经济机制尺度上揭示农地市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论文以泰州市兴化市的村庄及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农户农地流转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计量模型。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农户拥有农地总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粮食作物产值以及农业中非粮食作物产值等因素对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农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最后,论文结合模型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惠莉  刘荣茂  邱敏  
全面且客观地评价十多年来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效率是农业发展银行未来改革的基础。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在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时应避免完全从经济效益的一维视角进行评价。本文选取粮食大县——江苏省兴化市作为实证案例,从微观运行效率以及宏观社会经济效益两个角度,运用财务分析和计量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绍铂  杨桂山  李大伟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各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采用分层聚类法把兴化市35个乡镇划分为5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以西部的昭阳镇为中心和以东南部戴南镇为中心的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程度最高;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和东北部的安丰镇、永丰镇和戴窑镇;中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主要是兴化市区的卫星城镇;较低和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主要位于兴化市西北和东部,其中,位于西北部的周奋乡和缸顾乡农业现代化水平最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曲福田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征地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农民产权认知时,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显著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产权认知改革征地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通过对江苏省江都市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对现有居住环境和预期目标的评价及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年龄、文化水平、从事的职业等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预期和需求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意愿;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分化也使得农户产生了不同的居住区位选择动向;政策支持对不同个体特征及不同家庭结构的农户意愿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即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民的集中居住意愿也就越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李清盈  乔磊  
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小稻米加工企业的产业安全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在现实场景中却往往被社会所忽略,本文基于对现行国内中小稻米加工企业发展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以江苏省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为实地调研对象,构建起五种不同类型利益联结机制下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图示,并深入分析了五种模式及其特征。并通过六项评价指标,预测出五种模式下的中小稻米加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为其它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范式参照,为进一步构建粮食安全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春芳  包宗顺  
产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核心社员占多数出资额,并由此掌控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力、物质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种产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背离了合作社的初衷。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使其陷入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当前,应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环境,使其达到为小农谋利益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占军  张绍良  张建  刘卫  朱新华  
本文以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建议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非农产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方面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盛  郭明顺  孙军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意  黄贤金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流转中妇女决策的行为特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妇女耕地占家庭耕地的比例、家庭非农就业率、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家庭女性是否拥有土地等因素对妇女家庭的土地流转决策权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农村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更会使得其维持现状。研究结论:针对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在农地流转中切实保护妇女的土地权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翠英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 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 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 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 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 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 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亚范  
本文从对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运用产权理论、企业治理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提出了利益机制完善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