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4)
2023(18911)
2022(16070)
2021(15025)
2020(12350)
2019(28370)
2018(28073)
2017(54004)
2016(28831)
2015(32358)
2014(32203)
2013(31825)
2012(29394)
2011(26532)
2010(26721)
2009(24656)
2008(23071)
2007(20338)
2006(18048)
2005(15902)
作者
(81946)
(68455)
(67596)
(64095)
(43011)
(32731)
(30753)
(26966)
(25974)
(24122)
(23147)
(23043)
(21391)
(21377)
(20977)
(20735)
(20118)
(20044)
(19498)
(19448)
(16933)
(16819)
(16501)
(15876)
(15384)
(15214)
(15055)
(15009)
(13792)
(13463)
学科
(120218)
经济(120091)
(85101)
管理(78068)
(61871)
企业(61871)
(50536)
方法(49395)
数学(42988)
数学方法(42431)
中国(37829)
农业(33873)
地方(30312)
业经(29735)
(28896)
(28572)
金融(28569)
(27719)
银行(27677)
(26708)
(24540)
(24236)
(21117)
贸易(21098)
(20457)
技术(19065)
理论(18988)
环境(18574)
(18189)
财务(18108)
机构
学院(402943)
大学(400382)
(164005)
经济(160443)
管理(159648)
理学(137919)
理学院(136448)
研究(136299)
管理学(134059)
管理学院(133348)
中国(107860)
(84838)
科学(83405)
(77638)
(73326)
(67501)
中心(64651)
业大(63452)
研究所(61374)
农业(59551)
(59500)
财经(58545)
(53929)
(53479)
师范(53439)
北京(53404)
(49227)
(48836)
经济学(48601)
经济学院(43853)
基金
项目(276281)
科学(217663)
研究(205012)
基金(199527)
(173269)
国家(171743)
科学基金(147941)
社会(129340)
社会科(122367)
社会科学(122335)
(108774)
基金项目(106277)
自然(94983)
教育(93248)
自然科(92743)
自然科学(92722)
自然科学基金(91029)
(90668)
编号(85261)
资助(81267)
成果(68053)
(62375)
重点(61597)
(60844)
课题(57910)
(57395)
创新(53535)
国家社会(53073)
科研(52471)
教育部(52125)
期刊
(183257)
经济(183257)
研究(117931)
中国(81781)
(76481)
学报(62418)
科学(58404)
管理(55916)
(53888)
农业(51808)
大学(48601)
(48373)
金融(48373)
学学(45628)
教育(44832)
技术(35626)
业经(34963)
财经(27591)
经济研究(27423)
(25001)
问题(24653)
(23605)
图书(21751)
(19581)
科技(19340)
理论(19311)
技术经济(19131)
资源(18299)
现代(18229)
商业(17851)
共检索到60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公茂刚  巩子晗  
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是今后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资金融通的主要路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合作理论、普惠金融理论、农地规模经营理论等构成了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除农地产权制度外,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还受土地流转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资金需求与信贷供给不匹配、土地流转期限约束银行贷款、土地价值评估机制不健全、担保机制与风险防控缺乏等。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法律、信用、市场、社会等方面的风险。国外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较为成熟,主要有德国、美国、日本、印度模式等。国内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农地信用合作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地信托、农地融资租赁、农地证券等。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效果尽管较为明显,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但仍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农地金融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安华  
如何思考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程度已经较高。大湾区中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香港,也有金融发展日益迅猛的深圳与广州,总体金融实力强劲。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已有良好基础。港澳在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具有门户作用。QFII、QDII、点心债、跨境人民币结算、RQFII、RQDII、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等创新性业务都是从港澳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广  水心勇  
本文对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证券投资市场间的风险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对文化艺术品市场存在单向溢出效应;文化艺术品市场和创业板指数是相互影响的,二者具有正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另外,文化艺术品市场与创业板指数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更明显,二者具有典型的"同上同下"趋势。基于此,本文从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艺术品投资对冲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正>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及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庄严承诺的重要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效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莲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安吉县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创造了优越条件。安吉农商银行基于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和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于2016年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银行机构中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并成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首个小法人银行机构理事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浙江省内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地方法人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岚  
近年来,江西作为全国兼有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省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在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金融支撑、贡献了有效金融力量。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成效首先,多元化金融供给持续增强。一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21年江西省实现资本市场融资1859亿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越  张洪潮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科技金融发展增长效率的提升路径。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对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和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地区,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诚  方向明  陈典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5年,2015年以后,发文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产业融合参与主体、产业融合模式、产业融合影响因素、产业融合效应、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当前研究前沿是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3)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3个问题: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与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缺乏其他学科视角;二是产业融合程度评价标准不统一,实证研究不多;三是对乡村就业、乡村生态、农民社会生活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完善与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永慧  
融合发展在新时代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数字人文与文献学两个认识领域共进共享的要求和使命。文章基于现有的概念内涵、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探讨了数字人文与文献学融合发展的进路与趋向,明确其两个前提、三条进路、三种趋向,以利于数字人文与文献学的全面融合与持续发展。两个前提是数字人文知识图谱的完整建构与文献学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三条进路是中西学术融合共建的学科观念趋同、元数据库高度融合共享的内涵文本逻辑、知识生产模式深度融合的方法主体建构;三种趋向是超历史文本的思维发展定位、超现实内涵的信息数据建设、超学科方法的资源主体运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孟秋菊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学界研究热点,但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金融困境,因此,分析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凝炼和解读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其次从信贷需求大额化与长期化、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信息化、保险需求常态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接着从信贷供给总量不足、长期大额贷款较少、缺乏金融产品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层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困境;再次从对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存在认识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静  
土地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规模化经营可以盘活农村优势资源、赋能农村劳动力转移、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重塑乡村经济全产业链繁荣,进而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农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在政策导向上具有协同性。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也要适时优化其配套制度、顺应市场需求、维护经营秩序,夯实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深度剖析城乡发展现状可知:高效集聚、科学配置发展资源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内容。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的典型病症表现为资源配置进程的异化,而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在于高效充实农村发展资源。借助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及资源流动经验,有助于清楚认识城乡资源流动机理。既应营造低成本开放性的流动环境生态,并将精准界定资源价值作为流动基础;也要创建高互补共享型的资源流动机制,同时借助资源匹配化解要素短缺来保障资源高效流动。为此,应该通过全面掌握城乡资源状况、构建城乡一体化资源市场、科学诊断城乡差异性需求和推动发展资源适当向乡村倾斜等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习辉  黄程林  
伴随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逐步从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大集中向信息化转变,各金融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推广应用,国际金融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或并购IT企业等方式,逐步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部分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向金融领域渗透,垂直金融搜索市场快速发展,这已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首要驱动力。与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