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7)
- 2023(10394)
- 2022(8661)
- 2021(8002)
- 2020(6559)
- 2019(14539)
- 2018(14462)
- 2017(28008)
- 2016(15344)
- 2015(16972)
- 2014(17186)
- 2013(17114)
- 2012(16412)
- 2011(15279)
- 2010(16097)
- 2009(15270)
- 2008(14858)
- 2007(13761)
- 2006(13085)
- 2005(12076)
- 学科
- 济(86809)
- 经济(86736)
- 业(47893)
- 农(46731)
- 管理(39820)
- 农业(31085)
- 企(26581)
- 企业(26581)
- 地方(23613)
- 方法(23361)
- 数学(20813)
- 中国(20594)
- 数学方法(20560)
- 业经(20064)
- 制(16862)
- 财(15701)
- 学(15553)
- 策(13873)
- 地方经济(13727)
- 发(12935)
- 体(12208)
- 银(11872)
- 及其(11871)
- 银行(11864)
- 贸(11863)
- 贸易(11851)
- 行(11529)
- 易(11452)
- 环境(11314)
- 融(11128)
- 机构
- 学院(227405)
- 大学(221225)
- 济(108323)
- 经济(106164)
- 管理(84597)
- 研究(83762)
- 理学(70990)
- 理学院(70267)
- 管理学(69263)
- 管理学院(68843)
- 中国(67436)
- 农(53220)
- 财(48355)
- 科学(47026)
- 京(46051)
- 所(42666)
- 农业(40138)
- 中心(39438)
- 江(38824)
- 研究所(37775)
- 财经(36395)
- 业大(35566)
- 经(32725)
- 经济学(32665)
- 范(29907)
- 师范(29737)
- 州(29537)
- 北京(29155)
- 经济学院(28957)
- 省(28953)
- 基金
- 项目(137492)
- 科学(108461)
- 研究(106394)
- 基金(98863)
- 家(84373)
- 国家(83531)
- 科学基金(71165)
- 社会(69611)
- 社会科(65603)
- 社会科学(65587)
- 省(54491)
- 基金项目(51120)
- 教育(46521)
- 编号(44834)
- 划(44140)
- 自然(42110)
- 自然科(41016)
- 自然科学(41008)
- 资助(40285)
- 自然科学基金(40269)
- 成果(37358)
- 发(32745)
- 部(31009)
- 课题(30915)
- 重点(30610)
- 农(30156)
- 国家社会(28691)
- 性(28110)
- 发展(27656)
- 创(27608)
- 期刊
- 济(140572)
- 经济(140572)
- 研究(75582)
- 农(57343)
- 中国(52607)
- 农业(38279)
- 财(35461)
- 学报(30909)
- 科学(30772)
- 管理(30164)
- 融(30120)
- 金融(30120)
- 业经(25932)
- 大学(24926)
- 学学(23650)
- 教育(22413)
- 经济研究(20556)
- 技术(20062)
- 问题(18915)
- 财经(18713)
- 业(18049)
- 经(16324)
- 农村(15271)
- 村(15271)
- 世界(14859)
- 农业经济(14693)
- 经济问题(13445)
- 技术经济(13076)
- 贸(12427)
- 版(11707)
共检索到377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薛晓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裂变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和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尊重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户承包权、活跃务农者经营权"的思路,根据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各自运作边界,以使其在经济上顺利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探索建立农地"三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地进行"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第一,通过界定"农民集体"性质、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探索"土地股份制"、"土地混合股份制"等实现方式落实土地所有权;第二,通过建立农地的集体永佃制、界定"农民"性质、建立集体成员身份进入退出机制并探索承包权市场化退出等途径稳定承包权;第三,通过赋予土地经营权完整的物权权能、创新生息性经营权资本化、尽快放开借贷型经营权资本化、逐步放开要素型经营权资本化以及积极探索金融型经营权资本化等途径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探索建立农地"三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地进行"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第一,通过界定"农民集体"性质、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探索"土地股份制"、"土地混合股份制"等实现方式落实土地所有权;第二,通过建立农地的集体永佃制、界定"农民"性质、建立集体成员身份进入退出机制并探索承包权市场化退出等途径稳定承包权;第三,通过赋予土地经营权完整的物权权能、创新生息性经营权资本化、尽快放开借贷型经营权资本化、逐步放开要素型经营权资本化以及积极探索金融型经营权资本化等途径放活经营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彦彬
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推进,农地金融实现形式也随之变迁。农村地区货币化的泛化将使农地融入到货币经济吸收农村经济这一渐进过程中,凸现出农地的货币化。经过货币化的农地,具有融资和获利的功能,其资本化运作将成为农地金融实现形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农地证券化则是农地金融深化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将不可移动的农地转化成可以流动的金融资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和曦
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为宅基地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相比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在法理渊源和实践操作上有较大的不同,尤其表现在农房与宅基地"房地一体"原则下"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的路径选择。如何合理设置农村住房的房地权利结构,平衡保障集体、农户和经营业主的权益,并将其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中,是当前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重要突破口。"三权分置"下重塑房地权利结构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红
提高农地经营效率,需要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但现有农地制度不完善,农地权利结构安排制约了农地流转,成为农地经营效率提高的瓶颈。只有通过对土地权利细分,建立新型的农地“面、底权”分离制,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才能实现农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土地经营效率,推动“三农”问题解决。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效率形式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赵红霞 孙秀芳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和完善。本文论述了以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为特征的农地产权制度,调整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制度格局的必然性,指出了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三权分离 问题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工委、省农业厅联合课题组
文章认为, 四川省近年来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所采用的实现形式主要有: (1) 家庭承包责任制形式; (2) 服务性统一经营形式; (3)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形式; (4) 股份合作制形式; (5) 业主负责制形式; (6) 税收分成形式;(7) 资产管理与运作增值形式。文章在研究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和实现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是积极采用和大胆探索最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 二是制定和完善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技术政策保障措施;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集体收入和资本运作的管理监督, 确保集体经济的再投入和滚动发展;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关键词:
集中居住 农地发展权 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关键词:
集中居住 农地发展权 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为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指明了方向。重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应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坚持社会本位、实质公平和平衡协调的基本原则,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担保物登记确权和流转处置管理,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体系,提高各方的参与积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形式多样有效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为此,本文认为,应积极运用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社区股份制、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实现形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久富 郭贯成 韩述 陈思媛
研究目的:引入“关系产权”理论,丰富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理论支撑,优化不同功能产权的实现形式。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关系产权”理论契合中国逻辑,显化了农村集体地权关系,推动了土地财产功能与保障功能的划分,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在耦合“权利产权”理论优势的基础上,将承包地与宅基地“三权分置”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视角出发,与“三农问题”解决相结合,为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论:“关系产权”理论厘清了农民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佐证了产权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阐明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实现“三权分置”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产权格局。本文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宅基地"增量"所有权、确立农户资格权法律地位和行权方式、逐渐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及开征土地增值税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建华
省级经济调控的特点和实现形式宋建华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宏观调控是集中的、统一的。同时,从我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较大的地区差异看,从经济体制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看,从调控实现过程看,我国宏观调控又是分层次的。省级调控在现实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