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2)
2023(18975)
2022(15468)
2021(14331)
2020(11806)
2019(26754)
2018(26305)
2017(50774)
2016(27426)
2015(30786)
2014(30394)
2013(30054)
2012(27281)
2011(24438)
2010(24740)
2009(23031)
2008(21902)
2007(19448)
2006(17332)
2005(15233)
作者
(79977)
(66726)
(65843)
(62619)
(41722)
(31970)
(29815)
(26181)
(25362)
(23573)
(22441)
(22360)
(20895)
(20870)
(20441)
(20365)
(20160)
(19608)
(19078)
(18904)
(16652)
(16273)
(16262)
(15284)
(14949)
(14856)
(14783)
(14772)
(13472)
(13109)
学科
(106823)
经济(106695)
(88002)
管理(80496)
(66614)
企业(66614)
(49644)
方法(45345)
数学(39277)
数学方法(38896)
农业(33011)
中国(32522)
(31610)
业经(31188)
(28139)
金融(28137)
(27310)
银行(27245)
(26172)
(24924)
地方(22647)
(21620)
财务(21552)
财务管理(21514)
(21466)
企业财务(20538)
(19737)
贸易(19720)
(19235)
技术(18108)
机构
学院(386557)
大学(383796)
管理(153473)
(151654)
经济(148373)
理学(133717)
理学院(132351)
管理学(130163)
管理学院(129509)
研究(126290)
中国(101054)
(81803)
(80415)
科学(79340)
(69984)
业大(65173)
农业(63459)
(63395)
中心(60358)
研究所(57864)
财经(56075)
(56043)
(51264)
北京(50010)
(49046)
师范(48474)
(46124)
(44887)
经济学(44556)
财经大学(41685)
基金
项目(267651)
科学(208852)
研究(194403)
基金(193104)
(169542)
国家(168059)
科学基金(143776)
社会(122511)
社会科(115864)
社会科学(115829)
(105921)
基金项目(103269)
自然(93497)
自然科(91290)
自然科学(91266)
自然科学基金(89636)
(88122)
教育(87734)
编号(80377)
资助(77683)
成果(64013)
重点(59625)
(58142)
(57278)
(56476)
课题(53943)
创新(52606)
科研(51134)
国家社会(50299)
教育部(49415)
期刊
(165951)
经济(165951)
研究(108522)
(80809)
中国(75112)
学报(66672)
科学(58331)
农业(54318)
(53615)
管理(51931)
大学(50436)
学学(47976)
(47491)
金融(47491)
教育(39171)
业经(32617)
技术(30809)
(26763)
财经(26618)
经济研究(24869)
(22605)
问题(22311)
(20748)
科技(19628)
图书(18907)
业大(18592)
理论(18393)
技术经济(17498)
现代(17110)
商业(17000)
共检索到56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成国  金林凤  
文章基于产业理论组织中的“SCP”范式,从公司治理的动态内生视角出发梳理农商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数字普惠金融绩效的双向交互作用与影响机理,构建基于公司治理因素的农商行数字普惠金融绩效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以促进治理行为的优化;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共同决定数字普惠金融绩效,且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数字普惠金融绩效的影响存在跨期滞后性。可见,农商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行为对数字普惠金融绩效存在重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章秀  高锁平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和竞争并存,垄断程度下降,竞争趋于激烈;其市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自主性;产权相对明晰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有更高的绩效,农业银行的绩效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农村信用社的绩效提升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媛媛  韩瑞栋  
新型城镇化对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提高城市金融服务水平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新型城镇化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18年中国2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和PSM-DID方法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并采用安慰剂检验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数字普惠金融产生积极影响,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多种稳健性检验同样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在新型城镇化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通过激发城市创新从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城市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三线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东北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高于东、中部地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雪梅  郭星  
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基于SCP分析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使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市场集中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初步形成多元化、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又促使小额贷款公司通过积极的企业行为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获得更高的市场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欣  李福平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开通高铁作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高铁开通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异质性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对自选问题进行缓解处理后仍然成立;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三线城市较明显,而四线与五线城市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对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即使是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高铁开通对两类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传导机制方面,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口集聚对数字普惠金融产生影响,技术创新在全样本与三线城市均存在传导效应,而人口集聚仅在三线城市存在传导效应。研究结论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之倩  徐璜楠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完美融合农村金融与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江西省为研究区域,以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法、欧式距离法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绩效评估体系,讨论江西省农村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青  况志华  王焰辉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动态调查(CFPS)数据从个体微观层面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青年非农就业抉择的影响机制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显著促进农村青年非农就业,农村青年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信任强化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青年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省份较为显著,中西部省份则不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男性农村青年的促进效应大于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创  
数字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升级的体现,其有拓展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等优势。本文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基于OLS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专用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专用资产投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水平。此外,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差异检验发现,当产品市场竞争更激烈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专用资产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杨海芬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机会平等效应有效改善农村家庭创业的外部环境;微观层面上通过信息传递效应、社会网络效应及信贷资源获取效应有效提升农村家庭创业能力。未来我国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创业农村家庭提供精准化数字金融产品,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财富提升的有效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文章选取201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及农户收入结构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不同农户收入结构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其次为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弱的是转移性收入。分区域进行检验后发现,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影响最大。进一步按照收入高低进行分组检验发现,除财产性收入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在低收入组中更加明显。最后,从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服务水平、组织系统和经济辐射效应视角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平   朱佳   王佳炜   张磊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满足食物消费升级、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已有文献针对数字普惠金融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研究关注较少。论文基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双向分析视角出发,建立了区域经济体农业生产经营投资收益模型,理论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县域层面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且进一步结合实践场景,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现代设施农业优化发展;县域普惠金融市场发育显著带动了该地区设施农业建设面积增长,且受到当地财政预算投入的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基于数字授信、专项基金、市场撮合、“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和服务创新,打造融资拓宽机制、回报激励机制、服务优化机制和市场稳定机制,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末提出创新金融服务结构、强化金融科技工具应用、以财政投入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注入、立足产业协同视角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晓燕   张玉皓   田轻云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排斥,为所有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提供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展示出其深度普惠的优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共同富裕程度,并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和增加多元化服务等机制提升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知识储备差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普及度,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数字能力,完善数字金融法制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萍  龚新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的20%。但是新疆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国排名落后,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单产和总产居国家前列的粮、棉生产效益在与全国各省区的比较中渐失竞争优势。本文依据S-C-P研究范式,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行为、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以期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探寻新疆农业产业发展中问题症结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