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7)
2023(10565)
2022(8653)
2021(7918)
2020(6463)
2019(14424)
2018(14091)
2017(27375)
2016(14418)
2015(16060)
2014(15726)
2013(15725)
2012(14384)
2011(12992)
2010(13568)
2009(13255)
2008(12064)
2007(11038)
2006(10070)
2005(9349)
作者
(38906)
(33212)
(32501)
(30877)
(20503)
(15717)
(14662)
(12532)
(12451)
(11668)
(11380)
(10989)
(10322)
(10303)
(10156)
(9994)
(9678)
(9424)
(9422)
(9352)
(8360)
(7973)
(7913)
(7592)
(7467)
(7453)
(7421)
(7165)
(6733)
(6523)
学科
(58308)
经济(58214)
(56242)
(49694)
管理(41060)
农业(33269)
(31667)
企业(31667)
(26259)
金融(26257)
(24446)
银行(24439)
(23707)
中国(23390)
业经(21605)
(21604)
(19910)
方法(17310)
数学(15414)
数学方法(15320)
地方(15304)
(14186)
农业经济(12691)
(11301)
(11289)
贸易(11277)
(11234)
财务(11207)
财务管理(11182)
(11114)
机构
学院(201666)
大学(195911)
(90232)
经济(88260)
管理(77689)
研究(66505)
理学(66208)
理学院(65651)
管理学(64837)
管理学院(64481)
中国(60045)
(50339)
(44047)
(39560)
农业(37617)
科学(35709)
中心(34411)
财经(33276)
业大(33030)
(32372)
(32153)
(30171)
研究所(28263)
经济学(27611)
(25737)
经济学院(24976)
北京(24230)
财经大学(24208)
(23817)
经济管理(23701)
基金
项目(130562)
科学(103641)
研究(103059)
基金(94964)
(80337)
国家(79498)
科学基金(69004)
社会(68748)
社会科(64843)
社会科学(64827)
(52685)
基金项目(50476)
教育(44185)
编号(43909)
(41517)
自然(39684)
自然科(38725)
自然科学(38720)
自然科学基金(38059)
资助(36576)
成果(36042)
(32444)
(30132)
(29913)
(29517)
国家社会(29015)
课题(28855)
重点(28663)
(27999)
(27573)
期刊
(109828)
经济(109828)
研究(60980)
(57583)
中国(48416)
(38411)
金融(38411)
农业(38264)
(34005)
学报(27678)
科学(26598)
管理(24878)
业经(24107)
大学(23412)
学学(22313)
(16688)
财经(16602)
教育(16286)
农村(15796)
(15796)
技术(15783)
问题(15261)
农业经济(15110)
经济研究(14557)
(14183)
世界(11965)
(11882)
经济问题(11057)
社会(10266)
理论(10132)
共检索到324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杰斌  
无论是出于支持实体经济、落实监管要求,还是自身推动转型、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农商银行都很想将资金贷出去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人、地、钱。短时间内,虽然在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力度空前,行动迅速,态度坚决,但目前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兴旺由于各种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高山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乾宇  祁江  马九杰  
城商行通过下沉金融服务和优化村级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了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21年8月中农办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0个县,这表明该区是全国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之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乡村兴则国家兴。40年前,我国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但迄今为止,农业依然是我国"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农村仍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和立道  黄璐  刘晓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地区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即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内涵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即从提高乡村振兴人员素质带动乡村发展、形成便利的互联互通推动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乡村治理条件引导乡村治理三方面开展,最后就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黄迈  
当前,以农商行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体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依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网点数量,还是从业人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比都是最高的。在全部金融机构中,2017年末农信社机构(包括农商行和农合行)占比为50%,各项存贷款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依山  王伟萍  
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政府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各个途径进行努力,问题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首先借鉴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农村未来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发展路径。经过研究发现,"有为""有效"政府所推动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结合农村金融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生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所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乡镇基层组织,要利用好各种政策工具,成为"有为"和"有效"的政府,尊重农民需求,引导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关键词: 机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发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江西省农商银行切实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全局出发,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既要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又要坚决抓好乡村振兴这个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任务。为此,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八引"方面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效衔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强  杨兆廷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论文使用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差异和发展趋势两个维度,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李莎  刘婧涵  陈阳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运用熵值法测度的2011—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指数,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和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再次,与东部和南方地区相比,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地理穿透性。最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的特点,表明周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据此,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能力、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正向作用,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作为一个由庞大系统组成的事业,精准扶贫不但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重任,也被视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借助金融力量扶贫、以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正成为现阶段金融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此,文章对新时期金融扶贫的现实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借此从多个层面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中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国乡村绿色产业规模庞大,但绿色金融供给明显不足。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绿色金融作为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和驱动力,通过统筹动员社会资本支持乡村绿色产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厘清并平衡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统一协调好三者的功能;要形成以绿色信贷为核心引领,以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与碳金融等为新动能的绿色金融支持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