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7)
2023(4054)
2022(3299)
2021(3143)
2020(2708)
2019(5973)
2018(6173)
2017(12184)
2016(6544)
2015(7111)
2014(7006)
2013(7089)
2012(6412)
2011(5926)
2010(6130)
2009(5695)
2008(5563)
2007(5334)
2006(4823)
2005(4214)
作者
(17598)
(15434)
(14728)
(13972)
(9152)
(7280)
(6552)
(5792)
(5677)
(5149)
(5125)
(4922)
(4529)
(4527)
(4491)
(4470)
(4437)
(4362)
(4205)
(4074)
(3831)
(3798)
(3698)
(3666)
(3548)
(3493)
(3466)
(3213)
(3095)
(3087)
学科
(43230)
农业(28729)
(28189)
(28051)
经济(28022)
管理(12751)
业经(11857)
(10032)
农业经济(9542)
(8835)
农村(8831)
(8186)
企业(8186)
(7723)
方法(7488)
(7159)
(7112)
银行(7111)
中国(6932)
(6892)
数学(6860)
土地(6846)
数学方法(6765)
(6559)
劳动(6559)
农业劳动(6268)
发展(6265)
(6262)
收入(6239)
(6164)
机构
学院(90883)
大学(84775)
(40480)
经济(39698)
(38958)
管理(36456)
理学(31543)
理学院(31310)
管理学(30858)
管理学院(30718)
研究(29963)
农业(29233)
中国(27528)
业大(21349)
农业大学(17624)
科学(17520)
(17287)
(17004)
中心(16217)
(15120)
(14668)
经济管理(13825)
(13822)
研究所(13448)
财经(13166)
(12413)
(12099)
(11799)
(11134)
发展(10713)
基金
项目(59820)
科学(47189)
研究(47061)
基金(43267)
(37121)
国家(36659)
科学基金(31476)
社会(30497)
社会科(28403)
社会科学(28397)
(24897)
(24601)
基金项目(23536)
编号(21400)
教育(19346)
(19055)
自然(18769)
自然科(18307)
自然科学(18305)
自然科学基金(17982)
成果(16422)
资助(16297)
(14091)
(13958)
(13479)
(13041)
课题(12975)
重点(12865)
(12798)
国家社会(12583)
期刊
(51980)
经济(51980)
(46813)
农业(31656)
研究(24112)
中国(21386)
业经(16010)
(15263)
金融(15263)
学报(13996)
(13818)
科学(13353)
农业经济(13000)
农村(12687)
(12687)
(12142)
大学(11881)
学学(11682)
农村经济(8499)
问题(8184)
管理(7897)
世界(7428)
(7109)
经济问题(6956)
技术(6854)
社会(6139)
财经(5767)
社会科(5743)
社会科学(5743)
教育(5620)
共检索到141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丹平  尹文平  
1998年,人民银行总行以银发556号文下发了《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基本工作程序》,标志着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框架基本形成,非现场监管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提升监管效率和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非现场监管框架还不够完善,对监管绩效有所影响和制约。因此,亟待改进和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守红  尹文平  
一、建立非现场监管层次框架。一是按机构类型设置基础监管框架。基础监管框架,按农村信用社及县市(地)联合社,不同的经营特点及经营风险,分别设置农村信用社、县联合社、市(地)联合社三个层次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框架。二是建立相互作用的层次监管框架。农村信用社的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一层次监管框架,县联合社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二层次监管框架,市(地)联合社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三层次监管框架。第一层次监管框架是基础,又是第二层次监管框架的补充与说明,形成最基础最重要的农村信用社监管信息;第二层次监管框架以第一层次监管框架为基础,运用第一层次监管的重要信息,及自身监管形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柳  肖瑞婷  关伟  
从征信非现场监管现状出发,探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框架,提出应建立征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升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的有效性、实现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健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分工协作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柳  肖瑞婷  关伟  
从征信非现场监管现状出发,探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框架,提出应建立征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升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的有效性、实现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健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分工协作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同国  祁格斯  尹卫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森杰  程蓓  
本文通过构建农信社改善评级状况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市场情景下农信社的策略选择以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农信社的行为取决于市场对其行为的反应程度以及监管当局的态度。因此,在现阶段逐步公布农信社的监管评级结果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效应,明确监管当局对于农信社行为的态度,构建监管评级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农信社改善监管评级行为的积极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秉毅  李媛秀  
根据上级和的要求,近两年来,我县在对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监管过程中,将对机构的管理深化为对人的管理,将对集体行为的管理细化到对个人行为的管理,效果比较明显。一是严格审查制度,把好准入关。按照《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的规定,通过实行任职资格审查制度、任前谈话制度、任职资格证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楠  郭春松  
非现场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现场监管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和完善 ,已经成为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非现场监管在制度建设、指标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憾。笔者针对非现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以期进一步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广州分行分校第七期进修班课题组  张新海  
服务贸易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商品无形、凭证多样的特点使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一直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难点之一。本文在对广东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模式在广东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了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野  陈秋生  
"地方金融监管权"设置是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监管改革的破局之路。当前农村金融监管面临多龙治水、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行政色彩浓厚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农信社全面股改后的农村金融格局。应当以"提高监管效率、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将农村金融监管的大部分职权并入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构建独立的省级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权建设、构建中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作出有益探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爱梅   张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鸣风  郑建良  
现场检查是金融监督的重要手段 ,现场检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金融监督的效果。本文在简要论述现场检查工作重要性的同时 ,着重分析了当前现场检查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