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1)
2023(5885)
2022(4944)
2021(4738)
2020(3836)
2019(8629)
2018(8746)
2017(15988)
2016(9091)
2015(10445)
2014(10695)
2013(10466)
2012(9589)
2011(8729)
2010(9077)
2009(8204)
2008(8228)
2007(7850)
2006(7057)
2005(6386)
作者
(24926)
(21339)
(20721)
(19706)
(12968)
(10233)
(9472)
(8203)
(8029)
(7779)
(7227)
(7045)
(6708)
(6622)
(6453)
(6398)
(6187)
(6180)
(5856)
(5825)
(5396)
(5304)
(5215)
(5189)
(5111)
(4838)
(4787)
(4647)
(4395)
(4349)
学科
(44264)
(35369)
经济(35335)
(32315)
农业(29441)
管理(20011)
业经(14159)
(12765)
企业(12765)
中国(11240)
农业经济(10035)
地方(9892)
(8994)
(8989)
农村(8982)
(8713)
方法(8543)
土地(7566)
发展(7251)
(7239)
(7118)
(7059)
建设(6948)
(6814)
劳动(6814)
数学(6800)
教育(6723)
数学方法(6699)
(6587)
收入(6384)
机构
学院(125598)
大学(116235)
(48406)
经济(47128)
管理(45836)
(42230)
研究(40104)
理学(38473)
理学院(38116)
管理学(37425)
管理学院(37223)
中国(33570)
农业(31718)
业大(25351)
(24741)
科学(24222)
(22841)
(21052)
中心(20974)
(20372)
农业大学(19263)
(17955)
(17790)
研究所(17777)
师范(17634)
(17444)
经济管理(15873)
技术(15718)
财经(15341)
(15173)
基金
项目(76310)
研究(64200)
科学(58589)
基金(50002)
(42161)
国家(41551)
社会(37703)
科学基金(35091)
社会科(34951)
社会科学(34943)
(34276)
编号(31379)
教育(29406)
基金项目(26897)
(25876)
(25798)
成果(25253)
课题(21350)
自然(19989)
自然科(19412)
自然科学(19411)
自然科学基金(19043)
资助(18912)
(18521)
(18130)
(17201)
重点(16910)
(16612)
(16384)
(16028)
期刊
(68408)
经济(68408)
(49214)
中国(36716)
研究(36170)
农业(33224)
教育(22578)
业经(19075)
学报(17893)
科学(16619)
(15958)
(14992)
大学(14896)
(14812)
金融(14812)
技术(14099)
学学(13647)
农业经济(13477)
农村(13293)
(13293)
管理(13012)
问题(10051)
农村经济(8830)
(8808)
经济问题(8314)
图书(8119)
职业(7930)
世界(7868)
社会(7096)
经济研究(6718)
共检索到206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农信社走过了整整20年。前十年,艰难跋涉求生存;后十年,深化改革求发展,实现了业务大发展、体制大变革、支农大改进、科技大进步、形象大提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事实证明,农信人有决心、有能力经营好农信社。未来十年,农信社政策红利将逐步消退,与其他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必须坚持体制自信、战略自信、发展自信和能力自信,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先德  童雄杰  林国妙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 ,农村经济形成了新格局 ,这给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对温岭农村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了分类服务“三农”的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建中  邱建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新  
历史包袱是当前农信社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如何及时有效化解历史包袱是农信社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信社历史包袱的现状,指出了化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国家采取注资、置换和剥离等三种化解历史包袱的方式及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汪洋  胡拥军  
农村信用社IT工作的特色两级法人的特色。目前,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省份都是省联社和市(县)级行社两级法人的体制架构,这种两级法人的体制架构带来了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工作独有的特点:一是法人治理模式与传统的IT建设模式不匹配。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的加快推进,市(县)级行社法人治理模式不断完善,而信息化建设基本是由省联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这种分散的法人治理模式与信息化建设集中统一的发展趋势不匹配,造成了省联社与市(县)级行社在信息科技工作上的一些分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进诚  辛树人  
作者认为东西部地区信用社历史包袱的化解应有不同的思路。本文试图以东部沿海的山东省临淄区信用联社为例,分析省政府先筹资解决信用社历史包袱,然后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最后再逐步退出方案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智慧  
经济新常态是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最客观的概括,在新常态背景下,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也逐渐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对自身的定位进行调整,从而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农信社还应了解实体经济实际的发展需求,通过扩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提供针对性信贷产品等方式来保证经济新常态下,对实体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将"新常态"下农信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探讨提出农信社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农村信用社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是国家强大的长远利益体现;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则是农信社必须创新产品,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颖  
一、目前我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信社资金供给渠道少,经营受到局限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但其资金来源途径较狭窄,吸收的存款大多不足以发放贷款,超出的部分只能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贷款来填充。这样势必是造成农信社资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农信社大多惜贷、少贷,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的低收入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农信社开展利率定价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肇庆市近年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推广工作的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农信社开展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淅川县农村信用联社课题组  
本文在农信社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行两制"的改革模式,即把一个区域内好的信用社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法人的商业银行,把贫困、相对落后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重新进行审核,仍然维持独立的法人地位。然后由商业银行控股贫困落后地区、涉农比较大的合作银行、信用社。"一行两制"模式为农信社改革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升  
农信社信贷产品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目前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及抵质押贷款。其中,面向"三农"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为主,面向县域主要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主。创新机制不活。省联社成立前,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省联社成立后,为强化信贷管理,防控风险,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基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桂欣   苏向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会  余志海  林力  
合规贯穿于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银行的品牌和声誉,必须建立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之上,银行绝不能以违规为代价追求利益。推进合规机制建设不仅是适应金融监管新形势的需要,而且是农信社在主动合规经营中提高效益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信社合规机制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银行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构建农信社合规机制的工作思路及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