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5)
2023(11896)
2022(10309)
2021(9651)
2020(8387)
2019(19515)
2018(19643)
2017(37850)
2016(21049)
2015(23520)
2014(23795)
2013(23589)
2012(21750)
2011(19674)
2010(20111)
2009(19160)
2008(19545)
2007(17793)
2006(15843)
2005(14302)
作者
(59776)
(50852)
(50470)
(48153)
(31787)
(24460)
(22978)
(19665)
(19044)
(18020)
(17232)
(16994)
(16004)
(15999)
(15875)
(15591)
(15580)
(14769)
(14678)
(14599)
(12735)
(12678)
(12397)
(11582)
(11480)
(11453)
(11441)
(11257)
(10391)
(10143)
学科
(89105)
经济(88988)
(70459)
管理(62944)
(50658)
企业(50658)
(47446)
方法(38269)
数学(34051)
数学方法(33736)
农业(31195)
(27057)
(24975)
业经(24007)
中国(21238)
(17994)
(16595)
财务(16560)
地方(16555)
财务管理(16516)
企业财务(15731)
(15082)
(14671)
贸易(14667)
(14540)
银行(14513)
(14295)
体制(14244)
(13764)
(13548)
机构
学院(302078)
大学(299724)
(127860)
经济(125168)
管理(118331)
理学(101664)
理学院(100646)
研究(100616)
管理学(99167)
管理学院(98597)
中国(79352)
(66426)
(62451)
(62420)
科学(60001)
(51766)
农业(51066)
业大(48907)
财经(47816)
中心(47770)
(47502)
研究所(46224)
(43254)
北京(39082)
经济学(37863)
(37832)
师范(37485)
(36658)
(35035)
财经大学(34878)
基金
项目(194174)
科学(152972)
研究(144613)
基金(140210)
(120970)
国家(119873)
科学基金(102908)
社会(92130)
社会科(87009)
社会科学(86977)
(77725)
基金项目(74910)
教育(66382)
自然(65109)
(63930)
自然科(63532)
自然科学(63511)
自然科学基金(62403)
编号(60225)
资助(56513)
成果(49133)
(44452)
重点(43551)
(41922)
课题(41122)
(40739)
(40646)
创新(38117)
教育部(37873)
国家社会(37580)
期刊
(148034)
经济(148034)
研究(89463)
(67628)
中国(64414)
(51583)
农业(45291)
学报(45259)
科学(42293)
管理(40158)
大学(35396)
学学(33438)
(33102)
金融(33102)
教育(31141)
业经(28710)
技术(26380)
财经(23969)
(22695)
经济研究(20943)
(20388)
问题(20350)
(16233)
技术经济(15946)
农村(15420)
(15420)
世界(15202)
农业经济(14440)
统计(14405)
理论(14335)
共检索到459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刘利红  刘海二  
从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然而改革的绩效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对西部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得以提高,然而支农占比则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农商行的政策性支农与商业性行为不兼容,农商行通过牺牲支农来提高其盈利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推广手机银行来增加信用记录,也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手段来改变农商行的支付函数,使得其盈利与支农相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希芳  王晨晨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进入了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历年收集的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来识别全国范围内农信社改制进程,采用1 549个县(市、旗)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能够抑制资金供给不足的县域的资金外流,促进县域资本积累和提升县域投资效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脱农离小”和加速县域资金外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希芳  王晨晨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进入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其改革能否帮助农民增收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2013—2018年全国925个县(市、旗)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改制对农民增收有显著、稳健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信社改制有助于提高县域信贷供给水平和信贷配置效率、提升县域创业活跃度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信社改制对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有限,而且改制后的农商行跨区域经营会抑制农民增收、扩大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拓展了已有文献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王蕾  
农村信用社一度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供给者”,其商业化改革能否真正有效地惠及农民并缩小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0-2019年982家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产生正U型影响,即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在初期会缩小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改革5~6年后开始扩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会使县域内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金融支农力度在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邻近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影响,且在东部地区该影响更大;农信系统发展规模扩大、法人持股比例适度提高、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均有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范亚辰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股份制改革是否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461个县(市、旗) 2010-2022年县域特征数据及农信社(农商行)经营数据,运用渐进DID模型实证检验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机制分析显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通过促进县域企业发展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渠道以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且改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新一轮以股权变更为主要方式的并购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结果表明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扩大了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控股合并有助缩小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此,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统筹考虑所在地的财政状况、并购方式等因素协同推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红漫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广子  曾刚  
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模式,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劣在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争议。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并存为我们比较这两种模式提供了难得的自然实验机会。利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数据,本文首次对这两类机构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导致两类机构绩效存在差别的潜在影响因素。主要发现包括:(1)农商行的绩效优于农合行,考虑到样本初始条件差异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农商行的内部治理效率总体上优于农合行,而且,内部治理效率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因此,不同组织模式所导致的公司治理效率的差异可能是两类金融机构绩效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永霞  
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风险、发展能力、市场份额、经营能力六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老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较新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低。原因在于早期的贷款质量低,造成的历史包袱短时期内难以消化,且人均创利比较低,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宏  
本文对比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产权模式,结合我国现今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行股份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种方案,近年又推出建立股份制的改革。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引起人们更多的争议,理论上的困惑也随之增加,现在试对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经济上最终表现为风险和利润。农村信用社50年代初建立时系入股社员按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贺阳  
一、西方企业制度与股份制现代股份公司制度最鲜明的特征,是作为出资人组织的股份公司取得了独立于出资人的法人地位,它可以象自然人拥有对其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一样,拥有处置公司财产的各种权力,而出资人——股东.则无权处置公司财产;股东对其入股资金的所有权演变为股权,即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游晓慧  彭寿生  谭春智  
当前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文章通过个案调查,分析了这两家银行分支机构股份制改革的绩效特点,对完善股改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艳  
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土地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更好发展提供理论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土地流转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式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薛翠翠  陈美景  蔡勇  徐建春  李翠珍  蒋仁开  张冰松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存在着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法律支持、股份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需要推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妇女权益保护政策等。研究结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路径:(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体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2)科学合理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