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7)
- 2023(12365)
- 2022(10495)
- 2021(9797)
- 2020(8401)
- 2019(18695)
- 2018(18245)
- 2017(35864)
- 2016(19509)
- 2015(21556)
- 2014(21175)
- 2013(21147)
- 2012(19834)
- 2011(17698)
- 2010(18028)
- 2009(17073)
- 2008(17199)
- 2007(15490)
- 2006(13903)
- 2005(12624)
- 学科
- 济(85751)
- 经济(85616)
- 业(69945)
- 管理(58529)
- 农(47775)
- 企(46499)
- 企业(46499)
- 方法(36828)
- 数学(33523)
- 数学方法(33352)
- 农业(31535)
- 财(26682)
- 制(23980)
- 中国(23097)
- 业经(22155)
- 地方(17541)
- 体(16461)
- 务(16442)
- 财务(16423)
- 财务管理(16383)
- 银(16321)
- 银行(16313)
- 融(15817)
- 金融(15815)
- 企业财务(15796)
- 行(15493)
- 贸(14246)
- 贸易(14235)
- 易(13871)
- 体制(12858)
- 机构
- 学院(273410)
- 大学(271386)
- 济(122161)
- 经济(119835)
- 管理(109295)
- 理学(93758)
- 理学院(92903)
- 管理学(91745)
- 管理学院(91229)
- 研究(88284)
- 中国(74973)
- 财(62376)
- 农(57099)
- 京(54692)
- 财经(48137)
- 科学(47678)
- 经(43852)
- 中心(43372)
- 江(43241)
- 农业(43131)
- 所(42809)
- 业大(41014)
- 经济学(38137)
- 研究所(37651)
- 州(35967)
- 财经大学(35647)
- 经济学院(34584)
- 北京(33811)
- 范(32073)
- 师范(31838)
- 基金
- 项目(178170)
- 科学(142904)
- 研究(135287)
- 基金(132715)
- 家(113183)
- 国家(111842)
- 科学基金(97728)
- 社会(90886)
- 社会科(85885)
- 社会科学(85861)
- 省(70680)
- 基金项目(70031)
- 教育(61160)
- 自然(60045)
- 自然科(58656)
- 自然科学(58641)
- 自然科学基金(57657)
- 划(56927)
- 编号(54116)
- 资助(54037)
- 成果(44297)
- 部(42065)
- 制(40431)
- 重点(39259)
- 发(37929)
- 国家社会(37913)
- 创(37216)
- 课题(37078)
- 教育部(36906)
- 人文(36372)
- 期刊
- 济(140977)
- 经济(140977)
- 研究(85649)
- 农(60676)
- 中国(59208)
- 财(49726)
- 农业(40601)
- 融(39304)
- 金融(39304)
- 管理(37853)
- 学报(37795)
- 科学(36156)
- 大学(31326)
- 学学(29967)
- 业经(26791)
- 财经(24820)
- 教育(22758)
- 技术(21178)
- 经(20907)
- 业(19612)
- 问题(19548)
- 经济研究(19414)
- 农村(15490)
- 村(15490)
- 世界(15402)
- 版(14676)
- 农业经济(14431)
- 经济问题(13339)
- 技术经济(13155)
- 贸(13057)
共检索到42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六江
本文采用对贵州省2011—2016年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农信社股东治理、内部人控制与农信社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东治理和农信社风险显著负相关,大股东可以通过指派董事、监事参与农信社公司治理,降低农信社风险。但总体上看,农信社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还较小,尚不能抑制内部人的过度承担风险行为。农信社内部人控制主要体现在高管对农信社的控制,高管越强势,农信社越倾向于过度承担风险。另外,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降低农信社风险,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的过度承担风险行为;市场竞争加剧会提高农信社风险,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信社风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农信社 公司治理 内部人控制 风险承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牛荣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陕西农信社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农信社静态效率变化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以及收敛性。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陕西农信社总体上保持着静态效率提升与动态生产率增长态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的静态效率与动态生产率差异明显;(2)一级法人农信社静态效率低于农合行和农商行,但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追赶效应"明显;产权改革虽然选择了效率较好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制,但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效应"差异较大;改革对农合行和农商行效率的提升效应十分明显;(3)陕西农信社效率表现出显著的收敛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效率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并出现相对停滞状态,需引起关注。据此,本文提出了理顺省联社管理体制、因地制宜推动农信社分类改革、加快农信社业务综合化经营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牛荣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陕西农信社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农信社静态效率变化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以及收敛性。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陕西农信社总体上保持着静态效率提升与动态生产率增长态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的静态效率与动态生产率差异明显;(2)一级法人农信社静态效率低于农合行和农商行,但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追赶效应"明显;产权改革虽然选择了效率较好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制,但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效应"差异较大;改革对农合行和农商行效率的提升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刘晗 王宁
以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在2013年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之后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股权混合制衡度和超额委派董事均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证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增生 杨道广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沿袭美国会计领域"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引发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鲜有探讨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直接作用。即使少数几篇文章略有涉及,但均将银行从其研究样本中剔除了。鉴于此,现有文献无法回答:对于风险管控尤为重要的银行,内部控制在其经营管理中到底发挥何种作用?为此,论文以20072014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探索性地从风险承担的视角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发现,该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特许权价值更低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满 陈珍红 马影
近年来,上市民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的比例持续上升,得到广泛关注。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正反两种可能性:境外居留权可能激化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代理冲突,提高实际控制人的风险承担意愿;也可能加剧融资约束和投资短视行为,加重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规避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前一种理论预期。进一步研究验证了实际控制人风险承担的控制权私利动机、财富分散动机和资源优势假说,风险转移动机并未得到验证。法律环境会弱化境外居留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际控制人参与治理会加强该影响。境外居留权并未影响实际控制人的长期经营意愿。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的风险承担行为会产生积极的价值促进效应,提升企业价值。本文完整地梳理了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逻辑,丰富了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决策的研究文献,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宇红
长期以来,农信社系统的金融案件屡屡发生。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信社内部控制中的误区和盲区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找到金融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原因。并对改革后农信社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的搭建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内容。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文化 有效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转型经济环境下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能否激励公司风险承担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1年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风险承担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激励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具体来说,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风险承担有正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风险承担之间存在U型关系,管理层持股有利于激励公司风险承担,私有产权控股对公司风险承担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 风险承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李泽瑜
为增强稽核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稽核风险的防范和稽核人员的自我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稽核风险。笔者试谈防范农信社稽核风险的一些看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景兰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防范风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其目标是对信用社在产权关系明晰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社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在信用社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用社的运营效率,防范农村信用社风险。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信用社 理事会 监事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新
信贷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以下统称农信社)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将决定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成败。农信社防控信贷风险的实践防控信贷风险是农信社持续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2005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之初,全省农信社违规贷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学斯 施加尧
公司控制权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控制权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控制权差异对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相对较低,而以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则较高。控股权的变更会使上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国有控股权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也相对更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唐诗
农村信用社(这里所说的农村信用社是大口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口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目前,其法人机构数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近六成。2017年末,其贷款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9%,占涉农贷款比例约29%。农村信用社(简称为农信社)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其性质和定位在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波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农信社和农商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金融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但由于机构数量众多、管理模式各异、治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适应经济金融转型发展的能力总体不足,成为我国潜在问题金融机构的集中地带,既是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也是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防范与处置的重点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股东与关联担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与现金股利的实证研究——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CEO年龄与公司风险承担——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制与外部审计治理——股票全流通时代的经验证据
谈判优势、控制权收益与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来自中国865家村镇银行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人性质、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外部治理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