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4)
2023(5129)
2022(4229)
2021(4158)
2020(3324)
2019(7818)
2018(8272)
2017(15704)
2016(8740)
2015(9616)
2014(9570)
2013(9620)
2012(8758)
2011(7979)
2010(8206)
2009(7752)
2008(7703)
2007(6724)
2006(6416)
2005(5692)
作者
(23068)
(20135)
(19471)
(18690)
(12271)
(9620)
(8881)
(7625)
(7605)
(7012)
(6859)
(6602)
(6316)
(6276)
(6139)
(6133)
(5850)
(5739)
(5518)
(5385)
(5145)
(4979)
(4892)
(4698)
(4564)
(4547)
(4459)
(4268)
(4218)
(4041)
学科
(44757)
(33780)
经济(33732)
(32717)
农业(29384)
管理(15798)
业经(13677)
(12563)
中国(10260)
农业经济(9875)
(9227)
服务(9114)
(9032)
农村(9027)
(8917)
企业(8917)
(8500)
方法(8094)
地方(7610)
数学(7456)
发展(7415)
(7409)
数学方法(7378)
(7309)
贸易(7306)
土地(7300)
(7206)
工作(6971)
(6646)
劳动(6646)
机构
学院(116245)
大学(110693)
(52615)
经济(51535)
(45103)
管理(44771)
研究(43614)
理学(38092)
理学院(37790)
管理学(37307)
管理学院(37097)
中国(35986)
农业(34073)
科学(25409)
业大(25269)
(23654)
(22802)
(22107)
中心(20992)
农业大学(20303)
研究所(20292)
(19696)
(16805)
(16797)
经济管理(16080)
财经(15886)
(15508)
(15485)
师范(15401)
(14933)
基金
项目(74875)
研究(60442)
科学(58114)
基金(52101)
(45432)
国家(44867)
社会(38237)
科学基金(37249)
社会科(35617)
社会科学(35605)
(31015)
编号(28062)
基金项目(27897)
(27019)
教育(25280)
(24251)
成果(22785)
自然(21239)
自然科(20646)
自然科学(20643)
自然科学基金(20271)
资助(19554)
(18419)
课题(17555)
(16948)
(16739)
重点(16464)
(16386)
(16062)
国家社会(15756)
期刊
(69888)
经济(69888)
(51895)
研究(35500)
农业(35314)
中国(32236)
业经(18741)
学报(18013)
科学(16702)
(16321)
(15418)
金融(15418)
大学(14810)
(14576)
教育(13853)
农业经济(13809)
农村(13786)
(13786)
学学(13769)
管理(11618)
问题(10402)
技术(9849)
世界(9330)
农村经济(9176)
图书(8322)
经济问题(8294)
(7995)
经济研究(7985)
社会(7272)
财经(7090)
共检索到194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达  
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将农信社改为股份化的商业金融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在生产力落后、经济普遍贫困的粮食主产区 ,受粮农欢迎的还是合作制的农信社。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农信社的问题多 ,需要央行与财政的支持 ,更需以规范的合作制为目标进行全面改革 ,从而健康、可持续地为粮农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该文阐述了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9项调节因子的计算作了介绍。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平均为4044.55元/hm2.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三大平原农田总生态服务价值为3128.82亿元/年,总体占全国的67.82%。东北平原单位耕地和人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均高于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晓梅  姚凤阁  
我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对农业经济增长逻辑不断深入认识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改革经验借鉴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工作主线。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的重责,研究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作用突出。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基础上,从农民收入构成入手,找出粮食主产区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凤阁  胡静  李福新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是稳定我国农产品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窗口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整体处于稳定有效状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各区域间差距现阶段较大,但具有平衡发展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与资源利用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将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强  刘居东  韩晓增  
本文在对我国 3 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 ,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 3 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出 1 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 1 6个非粮食主产区 ,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 ,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 ,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涛  
通过构建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评估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3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效率平均水平为0.586,农业旱涝防灾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农业旱涝防灾资源利用不充分;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纯技术效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且呈现增长趋势,农业旱涝防灾资源的管理水平较高;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规模效率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适应经济新常态,今后粮食主产区需要转变农业旱涝防灾资源的利用方式,努力实现农业旱涝灾害的粗放式防灾向集约式防灾的转变,提高农业旱涝防灾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青  张俊飚  
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即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增产且减排”的政策目标。(2)从单位面积农业碳排放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显著降低了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农业碳排放,其中对长江流域碳排放的削减效应最大。(3)从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来看,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产生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低碳产业比重,从而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本文利用我国17个玉米主产区省份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玉米价格、价补分离政策、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玉米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正向效果明显,现阶段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玉米价格对农民收入作用不明显;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对农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引导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波  黄宁阳  王雅鹏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阐述了当前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对农民直接补贴改革试点的必要性 ,提出制定直接补贴政策必须遵循合理补贴、简便易行、适度渐增、制度效率等原则。同时 ,文中提出当前将粮食风险基金及价格补贴转用于直接补贴农民的同时 ,应注重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的落实 ,要进一步促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减负增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一样有了较大的改善,1978-2004年间,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9元增加到 3025元,26年中提高了23倍。但与主销区相比,主产区农民收入与主销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值得研究。一、主产区农民收入结构特点 (一)主产区农民现金收入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丹  韩晓龙  曹明宏  
粮食主产区对于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问题矛盾尤其突出。本文从粮食价格角度重点讨论影响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青  张俊飚  
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即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增产且减排”的政策目标。(2)从单位面积农业碳排放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显著降低了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农业碳排放,其中对长江流域碳排放的削减效应最大。(3)从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来看,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产生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低碳产业比重,从而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冬仿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在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做到数量、质量、效益相统一,结构、品质相适宜。为此要处理好"稳粮"与增收、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发展新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城乡一体化、农产品优质化、农业经济体系现代化、农村环境优美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的新格局,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分别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且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尽管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受健康状况、金融认知水平、人情礼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主要与系数效应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但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削减功能;土地规模差异会强化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而社会公平、自由经济环境则会缓解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