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5)
2023(7175)
2022(5954)
2021(5932)
2020(4827)
2019(11034)
2018(11249)
2017(21508)
2016(12015)
2015(13048)
2014(13024)
2013(12583)
2012(11617)
2011(10679)
2010(11217)
2009(10548)
2008(10486)
2007(9650)
2006(9152)
2005(8169)
作者
(31881)
(27440)
(26735)
(25891)
(17225)
(12956)
(12055)
(10451)
(10403)
(9885)
(9352)
(8829)
(8762)
(8727)
(8575)
(8097)
(8095)
(7911)
(7905)
(7627)
(6920)
(6915)
(6556)
(6405)
(6311)
(6226)
(6196)
(5880)
(5656)
(5444)
学科
(46620)
经济(46558)
(45319)
(42845)
管理(31386)
农业(30021)
(22609)
企业(22609)
业经(16051)
(15469)
中国(14124)
(12853)
(12645)
方法(12444)
(11298)
数学(11129)
数学方法(10952)
地方(10882)
农业经济(10055)
及其(9995)
(9594)
银行(9585)
政策(9495)
(9464)
(9313)
(9202)
农村(9195)
方针(9062)
(8578)
(8577)
机构
学院(163672)
大学(156851)
(73146)
经济(71606)
管理(64179)
研究(58372)
理学(54675)
理学院(54152)
管理学(53349)
管理学院(53028)
中国(48841)
(47048)
(35438)
农业(35415)
科学(32926)
(32644)
(29576)
业大(29175)
中心(28236)
(27631)
研究所(26132)
财经(25283)
(22979)
(21476)
农业大学(21348)
师范(21336)
(21268)
(20966)
北京(20466)
经济管理(20439)
基金
项目(101027)
科学(80418)
研究(80378)
基金(72293)
(61397)
国家(60674)
科学基金(52389)
社会(50983)
社会科(47757)
社会科学(47747)
(41066)
基金项目(37653)
教育(35981)
编号(35477)
(32913)
自然(31747)
自然科(30985)
自然科学(30979)
自然科学基金(30431)
成果(29520)
资助(28831)
(27659)
课题(24174)
(23597)
(23252)
重点(22169)
(21966)
(21447)
(21305)
国家社会(20272)
期刊
(94727)
经济(94727)
研究(53882)
(53140)
中国(41700)
农业(35518)
(25537)
(25068)
金融(25068)
科学(22190)
学报(21842)
业经(21760)
教育(21268)
管理(21225)
大学(18421)
学学(17427)
(16046)
农村(14457)
(14457)
技术(14138)
农业经济(13948)
问题(12952)
经济研究(12416)
财经(12238)
世界(10719)
(10483)
经济问题(9735)
(9296)
农村经济(9210)
技术经济(8246)
共检索到26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炼  
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以下简称"资金支持政策")。人民银行认真研究制定,并精心组织实施资金支持政策,严格考核农村信用社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社会  郑桂华  
"花钱买机制"异化倾向表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大。本文从微观操作实践出发,以经济视角分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温静  李伟  陶俊  
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年初,青田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了包括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五方面意见二十条细则,这给青田县农村信用社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德祥  
经过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农信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未能解决,如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状况、内部人控制、行政管理代替资本管理等等,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脱农倾向、地方政府干预的欲望、管理弱化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信社改组、改造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农信社转型时期必然面临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廷凯  赵建国  阴喜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红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忠  
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既有政策,多侧重于限制开发,从正向激励角度扩大生态空间的政策较少。本文从生态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正向激励的可行性,在分析既有激励措施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规范体系建设、健全分级分类实施体系和构建监督反馈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楚如  
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要有良好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制订出一系列可行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政治上给广大职工充分民主的权益,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创造一个尊重人、理解人、鼓舞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吴小萌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易受到专精特新政策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西部和东北地区尚未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放大效应,同时构建企业融通生态体系,加大对特定地区的政策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雪  陈耿宣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农户林业经营决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探讨分权改革对农户林业经营的激励作用。理论模型表明,林权私有化有利于提高集体收益,而外部选择和交易费用弱化了林权下放对农户的激励作用,产权下放可能无法对林农形成有效激励。采用福建、贵州两省的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包含地区变量的Logistic模型检验假说,研究发现:明晰产权对林业经营确实存在明显的经营激励作用;林业市场条件较好促使农户积极经营;未加入地区变量时政策约束与林业经营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加入地区变量后相关关系消失。最后,提出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将民众参与纳入政策制定与执行,加强条块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建章  张珩  周立  
混合型组织在中国广泛存在、影响巨大且颇具特色,但就其合理性存在着“剥离负担论”和“购买服务论”两种不同的竞争性解释。对此,本文基于农信社和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两类混合型组织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提出了混合优势论:对于不同结构的混合型组织,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决策权配置和提升组织激励来不断试错与纠错,实现双重目标兼顾。其次,本文建立了“信贷决策权—组织激励”的分析框架,并系统性地诠释了信贷配给、使命漂移、信用评级和有效配置四种信贷配置结果的生成机理。最后,本文通过案例复制法则验证了农信社和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两类混合型组织,如何能在完成支农支小目标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混合优势假说。本文对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高晓红  
近年来,人们对由中央政府承诺注资而启动的新一轮农信社体制的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这种期待不无道理,因为中央政府针对此次改革所彰显的态度和所推行的举措是如此果敢。当下,此项果敢的改革行动仍在持续。伴随着决策层对改革积极成果浓墨重彩的正面宣传,有关方面对改革目标、战略、方法和成效的质疑也从未停止。最终绩效如何,社会各界正拭目以待。本文的研究发现,此次中央政府的注资行动引发的仅仅是又一轮政府间的金融博弈。具体而言,以政府间利益博弈为主线而展开的农信社改革行动无一例外地将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始终置于事外,从而使每一次改革行动都将注定沦为各方参与者对改革收益的瓜分游戏。本文的分析结论是,对于中国农村信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红漫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