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6891)
2022(5060)
2021(4672)
2020(3619)
2019(8124)
2018(8150)
2017(16517)
2016(9015)
2015(10103)
2014(10296)
2013(10184)
2012(9066)
2011(8290)
2010(8535)
2009(8077)
2008(8049)
2007(7810)
2006(7144)
2005(6734)
作者
(25936)
(22375)
(21674)
(20700)
(13755)
(10510)
(9783)
(8577)
(8466)
(7716)
(7544)
(7303)
(6989)
(6895)
(6812)
(6646)
(6370)
(6282)
(6276)
(6216)
(5580)
(5466)
(5439)
(5241)
(5067)
(5037)
(5025)
(4747)
(4541)
(4332)
学科
(44377)
(44241)
经济(44202)
(33456)
农业(29245)
管理(18421)
业经(15312)
中国(13283)
方法(13205)
(12809)
企业(12809)
数学(11994)
数学方法(11952)
(10335)
(10165)
农业经济(9885)
地方(9185)
发展(8962)
(8955)
(8948)
农村(8939)
(7926)
银行(7920)
(7845)
(7751)
金融(7751)
(7635)
(7472)
贸易(7466)
土地(7438)
机构
学院(133565)
大学(128404)
(62417)
经济(61298)
管理(51243)
研究(46544)
(44326)
理学(43629)
理学院(43283)
管理学(42679)
管理学院(42454)
中国(41006)
农业(33473)
(26542)
(26189)
业大(25928)
科学(25792)
(23712)
中心(23400)
(21654)
研究所(20929)
财经(20458)
农业大学(20055)
(18664)
经济学(18614)
经济管理(17667)
经济学院(16806)
(16766)
(16476)
北京(16341)
基金
项目(83866)
科学(66651)
研究(64894)
基金(61428)
(52646)
国家(52097)
科学基金(44899)
社会(42998)
社会科(40325)
社会科学(40312)
(33565)
基金项目(32565)
编号(28297)
教育(27636)
(26742)
自然(26685)
(26375)
自然科(26061)
自然科学(26057)
自然科学基金(25615)
资助(23884)
成果(22040)
(19968)
(19230)
重点(18188)
国家社会(18093)
课题(18017)
(17310)
(17281)
(17223)
期刊
(79048)
经济(79048)
(51167)
研究(40933)
农业(34122)
中国(30958)
(23559)
金融(23559)
学报(19975)
业经(19716)
科学(19386)
(18412)
大学(16546)
学学(15919)
(15639)
管理(15165)
农村(13937)
(13937)
农业经济(13535)
问题(11958)
技术(10654)
教育(10604)
财经(10472)
世界(10164)
经济研究(9989)
(8948)
经济问题(8920)
农村经济(8904)
(8518)
社会(7472)
共检索到214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伟   殷子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宏强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央行的调控下,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利率市场化步伐稳步推进。尤其是2004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存款利率9年来首次实行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1.98%上调到2.25%,其他期限存款利率也相应上调;同时还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并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央行2002年在全国八家农信联社推行浮动利率试点政策后,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乐平  王祥明  
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是否可以称作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看农村信用社以何种身份参与改革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取向。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不宜参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不宜利率市场化,其利率改革的方向是恢复利率的合作性,建立新的合作利率体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艺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农信社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服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这就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定价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信社的利率定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农信社发展战略入手,探索适应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定价机制,对农信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这次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理时,并没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除了"先贷款、后存款"的既定利率市场化顺序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原因2013年7月20日,中央银行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由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洪泉  何武纵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其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农信社的视角提出应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军  赵越  
为了分析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结构变动,构建一个符合中国银行业特征的寡占模型,推导得出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变动路径,并采用国际上已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38个国家(地区)197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和利差水平的长短期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结果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会同步上升,但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上升得更快,存贷利差会收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长期来看,存、贷款利率会回落,利差水平会回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祥灵  肖志勤  丘海民  
自2000年以来,一些地区农信社的存款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反观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机构,却有截然相反的表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农信社存款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一、现状 2000年1月末,某地商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的存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6.3%、26.7%和7%。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利率市场化就是建立健全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这就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目标。存款利率市场化目标就是要实现在全国统一的存款市场由存款资金供求形成和决定其不同期限的利率水平,存款资金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充分竞争形成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杰  
文章认为:现有国内的四种主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方案都有严重的缺陷。主张对于定期存款,按照期限长短,依次放开利率,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不应该成为前置程序;对于活期存款,着重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这种替代性金融机构。上述两个部分可同时进行。这不仅符合公平原则和稳健原则,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均衡性和安全性,而且符合现实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存款总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金融形式,如果条件不成熟而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自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到2013年7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经过近2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看似就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存款利率。但是,作为我国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其市场化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放开管制权;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考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的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正>人民银行2013年9月指导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并建立了多个专业工作小组,其中包括存单(存款)工作小组。该小组通过创新存款产品,助力2015年稳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同时探索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存款定价市场化水平,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存款是居民投资和储蓄的重要渠道,也是商业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持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维护好存款利率秩序,对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江世银  杨伟霖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金融改革。到目前为止,存款利率市场化仍然受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制约,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培亮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利率形成机制与真正的市场化机制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即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同时,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较大,为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因此,为了防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带来的风险,需要提前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建立全新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传奇  洪正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