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3)
2023(8571)
2022(7274)
2021(6761)
2020(5951)
2019(13826)
2018(13679)
2017(28023)
2016(15300)
2015(17490)
2014(17588)
2013(17869)
2012(16875)
2011(15212)
2010(15370)
2009(14550)
2008(14689)
2007(13630)
2006(11803)
2005(10471)
作者
(44514)
(37889)
(37647)
(35904)
(23888)
(18294)
(17144)
(14806)
(14142)
(13360)
(12847)
(12701)
(11891)
(11818)
(11730)
(11729)
(11592)
(10981)
(10887)
(10836)
(9477)
(9406)
(9353)
(8710)
(8689)
(8623)
(8424)
(8328)
(7710)
(7694)
学科
(75163)
经济(75094)
(50267)
(46088)
管理(38143)
方法(36724)
数学(33973)
数学方法(33776)
农业(30197)
(29165)
企业(29165)
业经(17846)
(17228)
中国(17081)
(14110)
地方(13944)
(13748)
贸易(13747)
(13389)
(12034)
(10949)
银行(10921)
(10467)
金融(10465)
(10369)
(10335)
(10258)
财务(10243)
财务管理(10210)
农业经济(10066)
机构
学院(228128)
大学(225310)
(101502)
经济(99648)
管理(89249)
理学(77798)
理学院(77066)
管理学(75956)
管理学院(75551)
研究(73977)
中国(58783)
(58240)
(45218)
农业(45003)
(44301)
科学(44147)
业大(39822)
(37863)
中心(36521)
财经(35845)
(34614)
研究所(34169)
(32760)
经济学(31765)
经济学院(29188)
北京(27771)
(27687)
农业大学(27597)
经济管理(27575)
师范(27420)
基金
项目(149977)
科学(118223)
研究(110516)
基金(110030)
(94682)
国家(93840)
科学基金(80482)
社会(71759)
社会科(67805)
社会科学(67783)
(59269)
基金项目(58715)
自然(50635)
教育(50231)
自然科(49450)
自然科学(49436)
(48653)
自然科学基金(48588)
编号(45948)
资助(45385)
成果(36507)
(35074)
(33225)
重点(33191)
(32956)
(30894)
课题(30218)
教育部(29878)
国家社会(29840)
人文(29336)
期刊
(111579)
经济(111579)
研究(62822)
(61097)
中国(42807)
农业(41116)
学报(35760)
(33209)
科学(32587)
大学(27714)
学学(26616)
(26098)
金融(26098)
管理(25614)
业经(24267)
(19577)
技术(18359)
财经(17998)
教育(17349)
问题(16840)
经济研究(16171)
(15295)
农村(14221)
(14221)
农业经济(13799)
世界(12933)
(12848)
技术经济(12383)
经济问题(11977)
统计(11752)
共检索到33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玲  
近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已经开始了最重要、关键的一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试点。2002年年初率先在八个县进行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试点后,迅速把试点扩大到直辖市以外的每个省、自治区。为了使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试点在地域上和利率浮动范围上都受到严格控制。农信社利率浮动试点为进一步进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红漫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泽瑜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揭阳市农信社据此重新制定了贷款利率浮动系数和罚息利率水平。新的利率执行方式有何特点和效应?存在什么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祁敬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彬瑞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模式是“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行在农村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来检验政策路径的选择。本文对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政策效应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及主导分类的因素,农信社贷款定价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逞锋  高丽阳  黄志向  
本文对泉州市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孟建华  
本文通过对扬州市农村信用社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期间,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及其“社区”性质,决定了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他银行业机构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惟一的选择,应建立社区金融机构利率结构与市场化利率结构并行的利率结构,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实行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同时要注重降低非生息资金的不合理占用及经营费用水平,减少经营性成本较高对利率浮动的压力,以降低贷款利率的过度浮动,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支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戎志平  
以1年期法定存款利率为参考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特有的一种工具。为解决这种债券的估值问题,作者在2002年提出了隐含基差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法定存款利率为参考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券估值模型。本文在这个估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隐含基差的期限结构,建立了描述浮动利率债券利率风险的指标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桥云  黄文虎  
2012年6月8日起,央行放开对人民币存款利率的管制,首次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区间内向上浮动,此后浮动区间不断扩大。本文以商业银行调息行为中调息时点选择为研究对象,运用BASS模型和外部影响模型研究存款利率定价行为在银行间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2012年和2014年央行两次调息后影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的主要因素来自外部,而2015年两次调息的主要因素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涛  
为了全面了解利率浮动政策在基层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实施效应,岳阳中支对全辖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岳阳市利率浮动的基本走势和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利率政策效应不强等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井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邦彦  陈彬瑞  
针对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实践 ,本文认为 ,必须及时关注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出现的效应偏差 ,反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目标与路径基础 ,还原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本身的功能 ,防止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走入误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跃华  易扬  
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普遍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的管制也有逐步放宽的趋势。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是否放开,是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在对广西区内全部89家县(市)级农信社进行了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农信社在分割市场下所处的地位,以及贷款利率定价的策略选择,最后提出了贷款利率上限在广西推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林  
2012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央行先后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势必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深刻变革。对农业银行来说,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应对潜在风险。因此,识别利率市场化对农业银行的影响,规避其带来的风险,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显得愈发重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洁  蒋超良  
利率作为调节信用,从而调节经济的杠杆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并不在于低而固定,而是在于它能依据不同行业、不同经营项目、不同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的利润状况灵活运用。长期以来农村贷款利率的作用一直末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以致于与农村日益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愈来愈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阿娜  
本文基于汇率制度的变化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构建汇率波动与农产品价格弹性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汇率波动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关系,提出农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贸易、农产品价格等方面对策,同时提出稳定汇率和适应汇率波动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