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3)
2023(5825)
2022(4999)
2021(4767)
2020(3874)
2019(8794)
2018(9037)
2017(16950)
2016(9481)
2015(10714)
2014(11036)
2013(11003)
2012(10056)
2011(9195)
2010(9460)
2009(8616)
2008(8526)
2007(7907)
2006(7142)
2005(6435)
作者
(26143)
(22361)
(21751)
(20679)
(13833)
(10783)
(9973)
(8541)
(8392)
(8175)
(7594)
(7438)
(7129)
(7027)
(6765)
(6727)
(6568)
(6475)
(6211)
(6160)
(5623)
(5511)
(5371)
(5355)
(5261)
(5068)
(4811)
(4808)
(4678)
(4470)
学科
(44159)
(36555)
经济(36513)
(36126)
农业(29407)
管理(19579)
业经(14002)
(12104)
企业(12104)
中国(10926)
(10154)
地方(10047)
农业经济(9946)
方法(9598)
服务(9125)
(8934)
农村(8926)
(8471)
数学(8215)
数学方法(8094)
(7833)
贸易(7826)
(7654)
土地(7385)
工作(7372)
(7152)
发展(7143)
(7130)
(6881)
劳动(6881)
机构
学院(131129)
大学(123199)
(52285)
经济(50917)
管理(49143)
(43082)
研究(42682)
理学(41418)
理学院(41022)
管理学(40357)
管理学院(40131)
中国(35692)
农业(32430)
科学(26166)
(26121)
业大(26018)
(23436)
(22078)
(21985)
中心(21937)
农业大学(19592)
研究所(19412)
(18432)
(18009)
师范(17861)
(17758)
财经(16293)
经济管理(16252)
北京(15778)
(15761)
基金
项目(81920)
研究(66555)
科学(62922)
基金(55437)
(47319)
国家(46710)
社会(40489)
科学基金(39344)
社会科(37665)
社会科学(37653)
(35219)
编号(32070)
基金项目(29829)
教育(28965)
(27044)
(26111)
成果(25855)
自然(22801)
自然科(22183)
自然科学(22181)
自然科学基金(21773)
资助(21161)
课题(20467)
(19830)
重点(17994)
(17636)
(17521)
(17315)
(17110)
(16906)
期刊
(70935)
经济(70935)
(49364)
研究(36469)
中国(34852)
农业(33233)
学报(19613)
业经(19357)
科学(17588)
教育(17089)
(16248)
大学(15726)
(15564)
金融(15564)
(15200)
学学(14535)
管理(13442)
农业经济(13372)
农村(13331)
(13331)
技术(12627)
图书(11582)
问题(10472)
(8881)
书馆(8809)
图书馆(8809)
农村经济(8771)
经济问题(8410)
世界(8218)
经济研究(7709)
共检索到213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先德  童雄杰  林国妙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 ,农村经济形成了新格局 ,这给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对温岭农村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了分类服务“三农”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农信社走过了整整20年。前十年,艰难跋涉求生存;后十年,深化改革求发展,实现了业务大发展、体制大变革、支农大改进、科技大进步、形象大提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事实证明,农信人有决心、有能力经营好农信社。未来十年,农信社政策红利将逐步消退,与其他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必须坚持体制自信、战略自信、发展自信和能力自信,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建中  邱建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新  
历史包袱是当前农信社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如何及时有效化解历史包袱是农信社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信社历史包袱的现状,指出了化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国家采取注资、置换和剥离等三种化解历史包袱的方式及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劲屹  张全红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垄断地位,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但其出自邮政系统,如今进入金融领域必将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先介绍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背景,指出其自诞生起便与"三农"战略息息相关。接着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潜在问题及今后改革方向,指出必须加强公司治理、拓展业务渠道、提高员工金融技能,方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进诚  辛树人  
作者认为东西部地区信用社历史包袱的化解应有不同的思路。本文试图以东部沿海的山东省临淄区信用联社为例,分析省政府先筹资解决信用社历史包袱,然后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最后再逐步退出方案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智慧  
经济新常态是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最客观的概括,在新常态背景下,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也逐渐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对自身的定位进行调整,从而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农信社还应了解实体经济实际的发展需求,通过扩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提供针对性信贷产品等方式来保证经济新常态下,对实体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将"新常态"下农信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探讨提出农信社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农村信用社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是国家强大的长远利益体现;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则是农信社必须创新产品,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颖  
一、目前我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信社资金供给渠道少,经营受到局限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但其资金来源途径较狭窄,吸收的存款大多不足以发放贷款,超出的部分只能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贷款来填充。这样势必是造成农信社资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农信社大多惜贷、少贷,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的低收入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农信社开展利率定价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肇庆市近年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推广工作的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农信社开展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淅川县农村信用联社课题组  
本文在农信社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行两制"的改革模式,即把一个区域内好的信用社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法人的商业银行,把贫困、相对落后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重新进行审核,仍然维持独立的法人地位。然后由商业银行控股贫困落后地区、涉农比较大的合作银行、信用社。"一行两制"模式为农信社改革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超群  王彦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唐诗  
农村信用社(这里所说的农村信用社是大口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口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目前,其法人机构数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近六成。2017年末,其贷款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9%,占涉农贷款比例约29%。农村信用社(简称为农信社)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其性质和定位在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