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7)
- 2023(7172)
- 2022(5907)
- 2021(5626)
- 2020(4664)
- 2019(10026)
- 2018(10015)
- 2017(18926)
- 2016(9987)
- 2015(10838)
- 2014(10003)
- 2013(9813)
- 2012(8900)
- 2011(8148)
- 2010(8394)
- 2009(7792)
- 2008(7604)
- 2007(7133)
- 2006(6347)
- 2005(5404)
- 学科
- 业(46057)
- 农(44133)
- 济(39241)
- 经济(39203)
- 管理(29888)
- 农业(29259)
- 企(26369)
- 企业(26369)
- 技术(16548)
- 业经(16004)
- 技术管理(11594)
- 方法(11467)
- 中国(11234)
- 农业经济(9802)
- 制(9593)
- 数学(9477)
- 数学方法(9382)
- 村(8916)
- 农村(8912)
- 地方(8778)
- 策(8536)
- 发(8412)
- 贸(7958)
- 贸易(7951)
- 易(7821)
- 财(7483)
- 发展(7169)
- 体(7158)
- 展(7154)
- 土地(6913)
- 机构
- 学院(136528)
- 大学(128256)
- 济(60852)
- 经济(59826)
- 管理(58364)
- 理学(51111)
- 理学院(50713)
- 管理学(50110)
- 管理学院(49857)
- 研究(42436)
- 农(41889)
- 中国(34822)
- 农业(31444)
- 业大(26333)
- 京(25191)
- 科学(24181)
- 财(23383)
- 江(21938)
- 中心(21483)
- 所(20171)
- 经济管理(19599)
- 农业大学(18984)
- 财经(18196)
- 研究所(18070)
- 州(16906)
- 经(16615)
- 范(16427)
- 经济学(16374)
- 师范(16302)
- 业(16093)
- 基金
- 项目(92569)
- 科学(75373)
- 研究(73737)
- 基金(66477)
- 家(56709)
- 国家(56045)
- 科学基金(49680)
- 社会(48637)
- 社会科(45759)
- 社会科学(45750)
- 省(40220)
- 基金项目(35944)
- 教育(32174)
- 编号(31469)
- 划(30818)
- 自然(29558)
- 自然科(28957)
- 自然科学(28954)
- 自然科学基金(28494)
- 创(26501)
- 农(26091)
- 资助(23952)
- 成果(23662)
- 创新(23630)
- 业(22459)
- 发(21980)
- 课题(20852)
- 部(20513)
- 制(20142)
- 重点(20061)
共检索到20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升
农信社信贷产品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目前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及抵质押贷款。其中,面向"三农"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为主,面向县域主要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主。创新机制不活。省联社成立前,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省联社成立后,为强化信贷管理,防控风险,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基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东升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联社成立之前的农村信贷产品状况基础上,根据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特点,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以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层提议、顶层设计、上下联动"的产品创新模式为例,提出农信社创新信贷产品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产品 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明
中国加入WTO以后,“三农“即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更显紧迫,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调整,金融政策将是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建设农信社金融信息系统,带动支农服务创新的角度探讨农信社支农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伍钰弟
一、农信社市场份额变化情况一是农信社年度新增贷款稳步上升,商业银行逐年下降。二是农信社信贷市场占有率上升,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占比下降。三是农信社与商业银行新增存贷比例升降倒置。2001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分别是61.1%和140.47%,而2004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则变为110.59%和-20.39%。四是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商业银行却呈现大幅下降。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比从9.59%上升到389.64%,而商业银行则从117.37%下跌到-296.37%。二、农信社市场份额上升原因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瑞谷 陈向红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8个省(市)试点改革已进入攻关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大支农力度。金华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之际,支农模式不断创新,支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建平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向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等纵深方向推进,但目前不少县(市)农村信用社对改革的理解和实践仍局限在增资扩股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上,对不同组织形式下经营管理体制的内涵和特点仍缺少深入分析和长远考虑。这将或多或少影响今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以及改革成效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县(市)统一法人体制的问题进行初探。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产权制度 统一法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纪华
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动了农信社经营模式的转型,也直接考验着农信社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存款利率分层定价、贷款定价机制及资产转移定价模型入手分析,提出了创新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农信社 利率定价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保庭 张晓岐 刘国斌 张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润华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规划和理论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理性分析现实困难和挑战,坚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取向,明确市场定位,方能取得预想成效。清醒认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挑战第一,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挤压农村信用社的政策红利和腾挪空间。首先,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经济增速的回落带来金融增速回落,"跑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农信社走过了整整20年。前十年,艰难跋涉求生存;后十年,深化改革求发展,实现了业务大发展、体制大变革、支农大改进、科技大进步、形象大提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事实证明,农信人有决心、有能力经营好农信社。未来十年,农信社政策红利将逐步消退,与其他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必须坚持体制自信、战略自信、发展自信和能力自信,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严青
笔者通过分析农信社改革遇到的历史包袱沉重、风险高度集中、农信社改革的认识、地方政府支持、县级央行审核、银监部门审查和农民群众信心等七大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给予高风险农信社更大的政策支持;对两级法人体制的农信社实行“一社一策”;农信社要全力以赴主动开展工作;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县级央行要切实提高审核效果;银监部门要切实负起真实性审查责任;加大农信社改革的社会宣传力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唐诗
农村信用社(这里所说的农村信用社是大口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口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目前,其法人机构数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近六成。2017年末,其贷款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9%,占涉农贷款比例约29%。农村信用社(简称为农信社)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其性质和定位在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建改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上需要更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农信社作为最典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应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积极拓展资产规模,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并且积极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信社 创新性服务 农村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