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6)
- 2023(11859)
- 2022(9671)
- 2021(9275)
- 2020(7478)
- 2019(17666)
- 2018(17689)
- 2017(33389)
- 2016(18007)
- 2015(20412)
- 2014(20428)
- 2013(19810)
- 2012(18107)
- 2011(16213)
- 2010(17002)
- 2009(15868)
- 2008(14694)
- 2007(13307)
- 2006(11894)
- 2005(10812)
- 学科
- 济(71816)
- 经济(71745)
- 业(53979)
- 农(47536)
- 管理(42805)
- 企(32791)
- 企业(32791)
- 农业(31845)
- 方法(27309)
- 融(26526)
- 金融(26523)
- 中国(25862)
- 银(24888)
- 银行(24883)
- 数学(24536)
- 行(24095)
- 数学方法(23961)
- 地方(20490)
- 业经(20407)
- 制(17730)
- 财(16924)
- 理论(13412)
- 学(12245)
- 贸(12167)
- 贸易(12152)
- 体(11846)
- 易(11784)
- 发(11364)
- 农业经济(11121)
- 中国金融(11116)
- 机构
- 学院(243590)
- 大学(234639)
- 济(95491)
- 经济(93117)
- 管理(91292)
- 研究(77843)
- 理学(77628)
- 理学院(76781)
- 管理学(75084)
- 管理学院(74661)
- 中国(68929)
- 农(54619)
- 京(49846)
- 科学(47288)
- 财(43937)
- 江(43898)
- 农业(41315)
- 中心(40575)
- 业大(39519)
- 所(38601)
- 研究所(34492)
- 财经(33709)
- 范(33520)
- 师范(33206)
- 州(32945)
- 经(30364)
- 北京(30359)
- 省(27753)
- 经济学(27644)
- 院(27498)
- 基金
- 项目(157322)
- 科学(122647)
- 研究(121878)
- 基金(109605)
- 家(93292)
- 国家(92350)
- 科学基金(79860)
- 社会(74759)
- 社会科(70329)
- 社会科学(70310)
- 省(66347)
- 基金项目(57992)
- 教育(56053)
- 编号(54169)
- 划(52359)
- 自然(49670)
- 自然科(48415)
- 自然科学(48410)
- 自然科学基金(47504)
- 资助(44946)
- 成果(43509)
- 课题(37207)
- 发(35608)
- 重点(35235)
- 部(33684)
- 创(32923)
- 农(31245)
- 性(31082)
- 年(31045)
- 创新(30581)
- 期刊
- 济(115382)
- 经济(115382)
- 研究(70523)
- 农(57940)
- 中国(56862)
- 融(39228)
- 金融(39228)
- 农业(38696)
- 财(34141)
- 学报(33577)
- 教育(32341)
- 科学(31724)
- 管理(30500)
- 大学(26879)
- 业经(25516)
- 学学(24942)
- 技术(24570)
- 业(18670)
- 问题(15691)
- 财经(15418)
- 农村(15097)
- 村(15097)
- 经济研究(15020)
- 农业经济(14136)
- 图书(13379)
- 版(13341)
- 经(13132)
- 资源(12789)
- 技术经济(11681)
- 世界(11621)
共检索到383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宇 王光华 林咸刚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困扰"三农"和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让农村金融服务像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一样普惠百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临海农商银行坚持"普惠金融、责任银行"的理念,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在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自身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业务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金融普惠、服务三农、业务发展"的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金融普惠 服务三农 创新实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盛东 周成平
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要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改善社会福利的普惠金融服务目标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目标如何取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如何有效融合,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突破传统商业银行思维、依托地方经济特色、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
普惠式 农村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从玖
9月份闭幕的G20杭州峰会,有一个重要的研讨内容,同时也形成了全球G20国家首脑共识,就是有关普惠金融在全球的发展。在这个领域浙江省这些年做了一些探索。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政府在丽水市开展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这个实践的着力点就是普惠金融,而且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浙江通过丽水的实践积极践行普惠金融计划2016年1月,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世新
本文尝试对浙江农信已开展的普惠金融实践做系统的梳理、总结与评价,并运用实证分析对浙江农信在未来持续开展普惠金融实践的可能性作进一步的评估与判断。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浙江农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从玖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其中要求,"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成香 李迅雷
研究的目的企业在培训、学习以及工作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信息、技能等,是企业最宝贵的智力资产。唯有将这些零乱分散的资源,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形成易于分享传播的企业知识资源体系,才能满足员工的实际工作学习需求,真正实现把知识转化为员工技能,提高企业竞争及赢利能力。如何开发高效有用的培训,推进员工积极自主的学习是培训中心永远的课题。眼下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钭利珍 梅继承 袁云峰 徐东涛
一直以来,丽水通过实施"信贷支农"工程、"支付便农"工程、"创新利农"工程,探索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成为开发式扶贫的样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农村金融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农村发展整体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普惠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发展。要探索和形成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金融普惠扶贫发展之路,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强化政银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开发"造血"功能;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扶贫 普惠 丽水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峰
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为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支付普惠、融资普惠、渠道普惠和信用普惠等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从树立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等方面加以化解。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普惠金融 支付普惠 责任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冬冬 王丽丽 丁艳艳
征信活动对于帮助更多的消费主体合理获得信贷支持,实现普惠金融目标具有积极作用。聚焦国际三大征信机构益博睿、艾可飞和环联的创新举措,阐述其在征信数据应用、评分模型开发以及信用服务升级等方面的有益实践,发现积极使用替代数据和BNPL数据,适时推出FICO的替代评分,探索应用开放银行服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完善信用评价等有助于提高信贷决策的包容性,拓展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最后建议国内征信机构创新优化信用评价,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具有社会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等主要特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探索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三维一体、三化一式"的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模式 探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炜
省级农信联社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备受关注。在数字化中国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国家金融战略的新形势下,肩负"管理、指导、协调、服务"多重职能的省农信联社应如何作为,一直是相关各方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以人为核心 农信联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树林
作为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地方金融院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行业为依托、以校友为纽带、以订单为载体、以岗位为出发点,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满足金融行业人才社会需求,使从业人员通过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训效果。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为例,对其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如:培训模式构建、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创新以及注重职业道德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
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文海
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文章以浙江省平阳农商银行为例,梳理2013年以来农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和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实践,为今后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普惠金融 农商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慧凤 吴建斌 李尔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正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无疑高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学生。如何发挥家庭和社会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只有学校、家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异
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于2006年成为全国28属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中国金融行业"银领"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贸类服务"蓝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全国经贸类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从业人员再提高培训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程硕士“产-学-研-用”递进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
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探索、实践及建议
“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TAFE教育模式对提高《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面向社会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训实践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建设探索——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师范类专业“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建设类高职院校“1+1+X”现代学徒制共同体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县域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基层实践探索——以农行浙江温州乐清支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