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7)
- 2023(7622)
- 2022(6549)
- 2021(6330)
- 2020(5282)
- 2019(11961)
- 2018(12191)
- 2017(23471)
- 2016(12841)
- 2015(14479)
- 2014(14345)
- 2013(13967)
- 2012(12660)
- 2011(11562)
- 2010(11987)
- 2009(11009)
- 2008(10598)
- 2007(9623)
- 2006(8546)
- 2005(7306)
- 学科
- 济(56480)
- 经济(56441)
- 农(45370)
- 业(40078)
- 农业(30201)
- 管理(27374)
- 方法(24088)
- 数学(22163)
- 数学方法(21644)
- 企(19515)
- 企业(19515)
- 业经(15963)
- 中国(13558)
- 地方(12080)
- 学(10516)
- 农业经济(10165)
- 发(9838)
- 制(9755)
- 村(9051)
- 农村(9036)
- 策(8681)
- 贸(8603)
- 贸易(8597)
- 财(8409)
- 易(8350)
- 理论(8229)
- 土地(8047)
- 发展(7820)
- 展(7816)
- 环境(7752)
- 机构
- 学院(182149)
- 大学(173603)
- 济(73055)
- 经济(71535)
- 管理(70083)
- 理学(61459)
- 研究(60853)
- 理学院(60744)
- 管理学(59224)
- 管理学院(58945)
- 农(53317)
- 中国(47042)
- 农业(40893)
- 科学(40669)
- 业大(36623)
- 京(36609)
- 所(31503)
- 中心(29475)
- 研究所(28963)
- 财(28266)
- 江(27592)
- 农业大学(25531)
- 范(23941)
- 师范(23711)
- 财经(22596)
- 经济管理(22297)
- 北京(22069)
- 州(21874)
- 院(21130)
- 省(20880)
- 基金
- 项目(128074)
- 科学(101272)
- 基金(92193)
- 研究(92004)
- 家(81523)
- 国家(80823)
- 科学基金(69458)
- 社会(57401)
- 社会科(54072)
- 社会科学(54057)
- 省(53251)
- 基金项目(49683)
- 自然(46422)
- 自然科(45374)
- 自然科学(45369)
- 自然科学基金(44460)
- 划(43318)
- 教育(41910)
- 编号(39591)
- 资助(37283)
- 农(30404)
- 成果(29458)
- 重点(29010)
- 发(28461)
- 部(27386)
- 创(26582)
- 课题(26563)
- 创新(24752)
- 科研(24149)
- 计划(24040)
共检索到26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天 吴文斌 余强毅 杨鹏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作物空间格局指特定区域内农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分布等信息,是农业土地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随着空间模拟技术的发展,农业土地系统的时空动态表达成为可能,但传统模型方法更多关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而忽视耕地内部农作物格局时空特征的表达。该研究基于CLUE-S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框架和模块重建、参数本底化和校正,研究并提出一个适用于我国农作物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CROPS,Crop Pattern Simulator)的可行架构,使其能够实现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双层动态模拟。CROPS模型采用了两层次嵌套模拟的模型结构,第一...
关键词:
农作物空间格局 动态变化 CROPS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强毅 吴文斌 唐华俊 杨鹏 李正国 夏天 刘珍环 周清波
【目的】农作物空间格局是农业土地系统中景观功能层面的核心特征之一,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较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更为频繁,但并不易于监测与分析。本文拟提出一个基于农户(Agent)作物选择行为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CroPaDy)的构建方案。【方法】参考Agent农业土地变化模型的建模思路,按照"ODD标准化建模程序"和"一般性的模型计算化设计框架"进行模型的概念化设计与计算化设计。【结果】概念化设计方面,将模型设计成一个闭合的环路(驱动因素分析—决策过程分析—行为结果分析)。其中,驱动因素分析影响农户决策的内/外部因素,而非传统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模型模拟步长为一年,状态变量每年更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玲霞 张勃 封建民 董莉丽
通过对甘肃省黑河流域中游下段的高台县60个村578户农业户进行参与式调查,采用决策树分类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索干旱区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模拟不同水资源供应情景下的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影响作物选择的首要因素是作物所需的灌溉次数,其次是预期收入、预期成本以及灌区;2作物种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水资源相对充足的灌区种植结构单一,以收益较高的制种玉米为主,山区及灌溉用水不足的灌区,以低耗水作物和套种模式为主;沿黑河干流向下游套种比例逐渐增多,高耗水作物逐渐减小;3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若水资源供给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将会下降,中、低耗水的作物种植比例将会增加;大田种植减少,套种模式增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锋 谢正辉
本文将中国陆面覆盖资料(CLCV)与全球农作物分布资料融合,获取了一套包含小麦、玉米和水稻这些农作物分布的陆面覆盖资料(CLCV-3C),并将该陆面覆盖资料以及CLCV应用于陆面模式CLM针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域的数值模拟试验以探讨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对陆面能量水分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来没有区分这三种主要农作物分布相比,考虑农作物分布后,小麦区模拟的多年平均净辐射、感热、径流会增加,而蒸散发会减少;玉米区和水稻区的多年平均净辐射、感热、蒸散发均会增加,而径流会减少。这些研究表明,农作物分布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域陆面水分能量过程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译元 孟生旺
在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研究中,农作物产量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农作物单产数据呈现出复杂的时空相依关系,产量的均值、方差、偏度受技术进步、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呈现趋势变化,不同地区产量受气候、生产聚集性等因素影响呈现非对称偏相依特征,并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农作物产量建模,需要准确刻画其趋势性、异方差性和空间相依的时变性特征。本文基于空间因子模型理论,用高斯过程刻画变量中间部分的空间相依关系;用厚尾分布对高斯过程的尾部相关性结构进行调整,得到非对称左尾强相依结构,并通过对因子分布的参数建模,使得空间左尾相依强度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此外,在对边际分布的方差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和灾害的影响,得到了非对称的异方差模型。本文所构造的模型能够反映农作物区域产量的时空相依性、时空异质性及其时变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基于一组区域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拟合农作物空间产量数据的时空相依关系时,显著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
关键词:
空间相依 因子模型 异方差 时变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关键词:
农作物保险 费率厘定 产量统计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李正国 陈仲新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经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该文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机理机制和模拟模型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基于遥感信息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机理研究主要围绕不同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农作物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开展,剖析农作物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外部原因。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从早期非空间模型发展到空间模型,而且越来较多模型对微观农户的作物选择或决策行为及其对农...
关键词:
农作物空间格局 变化 特征 机理 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毅 朱秀芳 陈阿娇
受灾面积与受灾等级是农作物灾情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遥感辅助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灾情评估流程,实现对受灾面积与等级的快速评估。本文以Landsat-8影像为实验数据,高分一号影像为模拟真值数据,对济南市长清区2013年夏玉米内涝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回归估计与比率估计两类常用估计量进行外推,总受灾面积反推精度均在90%以上,各等级受灾面积的反推精度均在80%以上,这证明了遥感数据辅助抽样设计的方法应用于作物的灾害评估具有精度可行性;而且通过一次抽样调查可同时完成受灾面积和受灾等级评估,所以该套方法可以提高评估效率,降低评估成本。由于影像数据、反演指标、抽样方法、外推估计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甜 王迪 王珍 李会宾
[目的]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探测周期短、调查成本低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大区域农作物分类。然而在种植结构复杂区(如城乡结合部),因其地块破碎、同期生长的作物种类多且分布分散,利用传统的统计分类或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时仍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为提高种植结构复杂区农作物分类精度,[方法]研究选取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为研究区,以GF-1 PMS全色多光谱融合影像为数据源,采用U-Net、PSPNet及DeepLabv3+三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农作物分类研究。分析模型参数对农作物分类精度的影响,评价三种深度学习模型的农作物分类精度,优选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结果](1)学习率与3种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精度呈正相关关系,较大的学习率(0.01,0.001)下,3种模型收敛速度快,分类精度高。批样本量与模型分类稳定性相关,批样本量设为100时,3种模型的分类稳定性最好。(2)相比PSPNet、DeepLabv3+模型,U-Net模型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为89.32%。(3)GF-1 PMS影像结合U-Net模型可有效提升种植结构复杂区农作物分类精度,大宗作物春玉米、夏玉米的分类精度在80%以上,花生、红薯、蔬菜小宗作物分类精度在60%以上。[结论]该研究可为准确获取种植结构复杂区的农作物类型、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霆 康绍忠 粟晓玲
阐述了国内外优化灌溉制度及灌溉水资源在单一作物和多作物间优化分配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 了目前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仅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模型中指数 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在农作物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的相应研究中,应考虑多目标规划模型及生态影 响目标,并运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水资源优化,发展多作物优化组合及优化配水模型,从而为确定区域节水模式 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改良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伟 卢立新
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建设农作物秸杆物流配送中心的案例,就如何利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农作物秸杆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应用遗传算法时,构建了合适的初始群体,并通过合理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获得了优化解。结论表明,应用遗传算法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秸杆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
关键词:
物流中心选址 优化模型 求解 遗传算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丹苹 李静
为深入研究设施农作物风险条件下最优生产组合,在target-MOtaD(the MiniMizatiOn Of tOtal absOlute DeviatiOn MODel)模型基础上,打破风险状态概率等值恒定限制,对target-MOtaD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南京市六合区设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arget-MOtaD改进模型实证研究设施农业中"高设施,高风险,高收益"与"低设施,低风险,低收益"2类情境的设施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不同风险条件下最优组合种植策略。结果表明:利用伪随机数模拟风险状态发生概率的target-MOtaD改进模型研究不确定情境的设施农作物组合种植计划是正确和有效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Tim Hess Maite Aldaya John Fawell Helen Franceschini Eric Ober Ruediger Schaub Jochen Schulze-Aurich 李建萍
淡水的可利用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质量是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在农业中有着重要作用。消费者和制造商对食品和饮料加工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敏感。本文从甘蔗和甜菜生长周期到工厂加工,检查糖的生产,确定其在缺水和水质方面的潜在影响,以及在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影响最小化。本文回顾了生产阶段和处理步骤,虽然计算水的用量很复杂,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何评估则相对简单。最后,本文总结了几种种植者及加工者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这为其他作物评估提供了样板。
关键词:
足迹 影响 糖 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剑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Boosting算法的病虫害预测新模型。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造成传统的病虫害预测的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不高,根据气象因子定位可疑虫灾区域,对可疑病虫害区域提取突发病虫害的特征值,以消除气候规则变化带来的干扰。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并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学习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玲燕 王慧敏 仇蕾
旱灾风险成因复杂、损失巨大,传统的风险分散方式往往因损失测度难、信息不对称程度高造成理赔率低、交易量小等困境,以标准化、公开化的干旱指数作为标的物的干旱指数巨灾期权可较好地满足市场交易需求,对于规避农业旱灾风险、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市场金融投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基于农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指数巨灾期权内涵,考虑到农作物生长季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和因旱损失程度不同的实际,假设干旱指数巨灾期权是一种带有障碍条款的具有多个行权日的百慕大式看涨期权,构建了三叉树定价模型,并以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的干旱指数巨灾期权定价过程为例,分析了期权的性质、价格对各影响要素的敏感性。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运行干旱指数巨灾期权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