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5)
- 2023(13874)
- 2022(12341)
- 2021(11702)
- 2020(9959)
- 2019(23192)
- 2018(23363)
- 2017(45687)
- 2016(25034)
- 2015(28635)
- 2014(29084)
- 2013(29084)
- 2012(26907)
- 2011(24326)
- 2010(24354)
- 2009(22665)
- 2008(22394)
- 2007(20116)
- 2006(17546)
- 2005(15239)
- 学科
- 济(105477)
- 经济(105372)
- 业(73919)
- 管理(66850)
- 企(52232)
- 企业(52232)
- 方法(49258)
- 农(49100)
- 数学(43437)
- 数学方法(43002)
- 农业(32422)
- 中国(25242)
- 业经(25232)
- 财(24421)
- 学(22541)
- 地方(21740)
- 制(19296)
- 贸(19024)
- 贸易(19019)
- 易(18466)
- 理论(15692)
- 和(15315)
- 技术(15281)
- 环境(15257)
- 务(15072)
- 财务(14989)
- 财务管理(14950)
- 银(14737)
- 银行(14683)
- 企业财务(14103)
- 机构
- 学院(364470)
- 大学(363141)
- 管理(144966)
- 济(144783)
- 经济(141579)
- 理学(126246)
- 理学院(124894)
- 管理学(122748)
- 管理学院(122114)
- 研究(120911)
- 中国(90207)
- 农(79159)
- 科学(78136)
- 京(77084)
- 业大(63076)
- 所(62503)
- 财(62496)
- 农业(61462)
- 研究所(57165)
- 中心(56250)
- 江(53561)
- 财经(50561)
- 北京(48285)
- 范(47664)
- 师范(47245)
- 经(45978)
- 州(43134)
- 院(42628)
- 经济学(41839)
- 经济管理(40303)
- 基金
- 项目(248851)
- 科学(193313)
- 研究(181158)
- 基金(178257)
- 家(155433)
- 国家(154082)
- 科学基金(130893)
- 社会(111315)
- 社会科(105029)
- 社会科学(104996)
- 省(99009)
- 基金项目(96162)
- 自然(85930)
- 自然科(83805)
- 自然科学(83781)
- 自然科学基金(82268)
- 划(82266)
- 教育(82176)
- 编号(76360)
- 资助(73101)
- 成果(61278)
- 重点(55280)
- 部(54751)
- 发(53724)
- 课题(51206)
- 创(51081)
- 科研(47909)
- 创新(47648)
- 大学(46044)
- 教育部(45972)
- 期刊
- 济(160202)
- 经济(160202)
- 研究(102017)
- 农(78365)
- 中国(65873)
- 学报(61825)
- 科学(55994)
- 农业(53282)
- 管理(46894)
- 大学(46352)
- 财(46146)
- 学学(43916)
- 教育(36976)
- 业经(31366)
- 融(31280)
- 金融(31280)
- 技术(31198)
- 业(25781)
- 财经(23491)
- 经济研究(23142)
- 问题(22572)
- 经(19851)
- 版(19580)
- 图书(18687)
- 技术经济(18541)
- 科技(18099)
- 理论(18056)
- 业大(16981)
- 实践(16725)
- 践(16725)
共检索到522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孝周 陈达 郭康权 张保健
【目的】阐明农作物秸秆重组材的制造工艺理论,为研究新的秸杆人造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农作物秸秆重组材的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梳解、干燥、施胶、组坯、预压、热压和后期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料的收集贮存、秸秆特性对工艺的影响、梳解设备的研制、胶黏剂的选择、板坯的铺装和表面处理。【结论】农作物秸秆是制造重组材的适用原料,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重组材 工艺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文斌 王雅鹏 徐勇
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趋势,指出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资源丰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良特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力。通过设定部分调整模型,分析农作物秸秆产量的潜力,探索了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指出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原材料,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 高林 曹全军 孙艳玲
该文阐述了无胶胶合农作物秸秆模压成型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单片机为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设计了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无胶胶合玉米秸秆在密闭容器中模压成型过程的模压工艺曲线、压力变形曲线的自动检测,表明该计算机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艺性能检测的实时性要求和精度要求,而且数据可靠、完整.同时也可进行最佳工艺方案确定,以及作为模压成型理论研究的数据处理与试验求证的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模压成型 计算机检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孙丽英 孟海波
我国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阻碍了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本文从总量、经济性、空间和时间分布等角度评价秸秆资源,建立农作物秸秆评价标准体系,将农户问卷调查与的农作物收获时直接采样测试草谷比等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通过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有利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进程。
关键词:
秸秆 资源 调查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颖昊 冯浩杰 孙仁华 胡潇方 李晓阳 徐志宇
[目的]对国内外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分析,总结秸秆肥料化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我国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Gephi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主要对秸秆肥料化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99—2019年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结果如下:(1)外文文献2006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中文文献2016年以后进入基本稳定阶段。(2)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3)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是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Agronomy Journal,其中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52.5次/篇);中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为《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其中《农业工程学报》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14.5次/篇)。(4)有关秸秆肥料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益以及利用方式之间的交叉研究是中外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外文文献偏重秸秆肥料化利用对土壤碳固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中文文献偏重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论]在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影响下,未来在秸秆肥料化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肥料化领域在利用方式、还田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有机肥还田发展方向的建议,为助力农业碳中和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庆 王梓凡 参木友 白海花 塔娜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宏华 陆建飞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农业资源,但经济发展导致农作物秸秆利用收益不高,秸秆成为废弃物或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当的秸秆处置方式严重危害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认为,农户决定是否焚烧的决定因素是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利用成本。文章从对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从农户焚烧秸秆污染的外部性出发,分析治理污染的主要政策工具及可行性,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秸秆焚烧 外部性 污染治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乐 于茗兰 陈强 柳雨汐 郑晓明 逄洪波
农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增加、耕地的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培育具备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品种已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现代农业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任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挖掘农作物优异基因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中。这种分析方法成功揭示了控制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等关键育种性状的基因。本文系统总结了GWAS在5种代表性农作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深入剖析了GWAS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未来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启荣
本文以济南市郊区609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处理秸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农户是否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是由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种植规模、饲养牲畜数量、对焚烧秸秆给环境和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认知程度、对参与政府"禁烧"秸秆活动的预期收益以及当地政府宣传"禁烧"政策和查处农民焚烧秸秆的力度、当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秸秆加工业发展程度和同伴的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伟 黄力程 李文才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鹏 杨晓琳 谢光辉 程娅丽
通过构建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利用潜力估算模型和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沼气化潜力及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计算,并分析了标准煤燃烧、秸秆直接燃烧及秸秆沼气燃烧的碳足迹,揭示了秸秆沼气化的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4年秸秆资源量(含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年均值为7.55亿t。2)秸秆沼气化潜力巨大,若将其中37.5%的农作物秸秆沼气化,平均每年可产1 188.9亿m3沼气,可替代约0.85亿t的标准煤。3)与秸秆直接燃烧碳足迹相比,秸秆沼气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沼气化 碳足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开伟 刘贞 贺良萍 林金钗
【目的】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考虑秸秆资源开发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中国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成本角度,对可新型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的生态经济总量进行评估,为生物质能产业布局、优先发展区域、优先发展技术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对研究秸秆还田量与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和农作物单产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生态保留量的概念,并归纳出不同农作物的基础土壤生态保留量;根据基准年农作物单产、种植结构和草谷比系数,考虑土壤生态保留量和秸秆用途,对区域秸秆生态总量和资源密度进行计算;对政府政策和相关项目成本进行分析,设计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诚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周珂 王莹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秸秆禁烧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已经进入"全境禁烧"管理和"重点区域禁烧"管理相并行的时期,全国年均秸秆焚烧遥感火点数量由2004—2005年年均14 509个降至2016—2017年年均9 297个,东部平原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焚烧强度明显减弱,但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秸秆焚烧的重灾区。并对我国秸秆焚烧治理提出4点政策建议,一是出台秸秆焚烧治理专项法律规定,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区违规处罚,三是秸秆非禁烧区开展限制性焚烧管理,四是加强东北三省的秸秆综合利用。
关键词:
秸秆禁烧 秸秆焚烧 政策 控制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阮建雯 蔡宗寿 余继文 郭兴昱 阮解琼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也是宝贵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秸秆体积、提升秸秆营养价值、改善秸秆燃烧性能、降低秸秆储运成本,有利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商品化运作,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国内外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国内外 农作物秸秆 固化成型 技术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新和 陈积敏 蔡细平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农作物秸秆原料供应过程的所出现的不协调(供需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对传统的农作物秸秆供给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四种适宜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企业发展的原料供给模式。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 工业原料 供给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