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9)
2023(11686)
2022(10356)
2021(9810)
2020(8253)
2019(19144)
2018(19344)
2017(37501)
2016(20564)
2015(23452)
2014(23656)
2013(23586)
2012(21458)
2011(19434)
2010(19401)
2009(17876)
2008(17341)
2007(15438)
2006(13736)
2005(11719)
作者
(60890)
(50977)
(50207)
(47877)
(31931)
(24753)
(22790)
(20357)
(19380)
(18030)
(17539)
(17071)
(16051)
(15814)
(15547)
(15450)
(15363)
(14828)
(14568)
(14308)
(12804)
(12554)
(12330)
(11788)
(11589)
(11442)
(11291)
(11119)
(10390)
(10183)
学科
(84821)
经济(84732)
(63001)
管理(55623)
(47796)
(41936)
企业(41936)
方法(38212)
数学(33319)
数学方法(32811)
农业(31831)
业经(22029)
中国(20311)
(18403)
地方(18075)
(17674)
(15010)
(13689)
环境(13557)
技术(13235)
理论(13184)
(13098)
(13083)
贸易(13076)
(12704)
(12625)
(11283)
教育(11139)
农业经济(10920)
(10817)
机构
学院(294921)
大学(293355)
管理(122048)
(114130)
经济(111542)
理学(106534)
理学院(105434)
管理学(103508)
管理学院(103001)
研究(97225)
中国(72947)
(67615)
科学(63649)
(62911)
业大(52941)
农业(51962)
(49469)
(47508)
中心(45810)
研究所(45393)
(43204)
(39316)
北京(39266)
师范(39027)
财经(38742)
(35301)
(35205)
(34419)
经济管理(33969)
农业大学(32745)
基金
项目(207880)
科学(162381)
研究(152606)
基金(149043)
(129855)
国家(128689)
科学基金(110214)
社会(93959)
社会科(88578)
社会科学(88550)
(82924)
基金项目(80053)
自然(72470)
自然科(70610)
自然科学(70594)
自然科学基金(69281)
(68591)
教育(68376)
编号(64843)
资助(61416)
成果(51471)
重点(45744)
(45587)
(44788)
课题(42929)
(42348)
科研(39633)
创新(39428)
教育部(37993)
大学(37828)
期刊
(127496)
经济(127496)
研究(80659)
(68802)
中国(56852)
学报(49315)
农业(47198)
科学(45319)
管理(38875)
大学(37153)
学学(34944)
(32705)
教育(31213)
业经(26703)
技术(25819)
(23989)
金融(23989)
(22087)
图书(17971)
问题(17799)
财经(16853)
经济研究(16595)
资源(16552)
(15724)
科技(15326)
技术经济(15225)
理论(14479)
农业经济(14376)
业大(14303)
(14134)
共检索到42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孙丽英  孟海波  
我国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阻碍了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本文从总量、经济性、空间和时间分布等角度评价秸秆资源,建立农作物秸秆评价标准体系,将农户问卷调查与的农作物收获时直接采样测试草谷比等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通过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有利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进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俊峰  易平贵  金一粟  
研究了以稻草和麦秆为原料 ,用复合添加法制取糠醛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用 2 0 %硫酸 (液固比为 2 5∶1 ) ,加入复合添加剂 (Ⅰ ) (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磷酸、重钙等 )或 (Ⅱ ) (主要成分为磷酸、重钙等 )添加比例为 1 5%~ 30 % (占原料重量 % ) ,常压 1 0 0℃蒸馏 2h ,出醛率达理论出醛率的 70 %~ 80 % ,废渣全部变为中性复合肥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德明  梅旭荣  陆建飞  蔡典雄  杜建中  
系统分析了晋东丘陵旱农地区(寿阳)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粪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培肥土壤的定位试验;及其旱地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获得秸秆过腹还田、农田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物生育期秸秆覆盖和直接还田等4种利用途径的有关参数。以秸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北方旱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体琼  何春霞  凌秀军  金诚谦  吴崇友  袁文胜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秸秆资源总量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短缺、过剩问题的根源,论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雪靖  杨永健  周诗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育峰  丰成学  李友权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生物质资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本文在论述秸秆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介绍了秸秆作为农业肥料、畜牧业饲料、工业材料和能源原料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开发现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诚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周珂  王莹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秸秆禁烧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已经进入"全境禁烧"管理和"重点区域禁烧"管理相并行的时期,全国年均秸秆焚烧遥感火点数量由2004—2005年年均14 509个降至2016—2017年年均9 297个,东部平原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焚烧强度明显减弱,但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秸秆焚烧的重灾区。并对我国秸秆焚烧治理提出4点政策建议,一是出台秸秆焚烧治理专项法律规定,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区违规处罚,三是秸秆非禁烧区开展限制性焚烧管理,四是加强东北三省的秸秆综合利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阮建雯  蔡宗寿  余继文  郭兴昱  阮解琼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也是宝贵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秸秆体积、提升秸秆营养价值、改善秸秆燃烧性能、降低秸秆储运成本,有利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商品化运作,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国内外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发展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新和  陈积敏  蔡细平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农作物秸秆原料供应过程的所出现的不协调(供需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对传统的农作物秸秆供给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四种适宜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企业发展的原料供给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孝周  陈达  郭康权  张保健  
【目的】阐明农作物秸秆重组材的制造工艺理论,为研究新的秸杆人造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农作物秸秆重组材的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梳解、干燥、施胶、组坯、预压、热压和后期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料的收集贮存、秸秆特性对工艺的影响、梳解设备的研制、胶黏剂的选择、板坯的铺装和表面处理。【结论】农作物秸秆是制造重组材的适用原料,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辉  谢祖琪  姚金霞  易文裕  程方平  庞启成  应婧  
本文研究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5种农作物收获后,在田间对稻秸和麦秸采用机械收集打捆,对玉米秸、油菜秸和棉花秸采用人工捡拾打捆,并将这5种秸秆捆储存在遮雨通风的自然环境中,同时跟踪测试秸秆燃料性能基本参数——含水率、热值、温度和体积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四川省2009年至2011年的正常年份下,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这4种秸秆捆在遮雨通风的自然环境中均可安全储存并作燃料,唯有水稻秸秆捆储存期间发生霉变,不适合作燃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昌国  谢祖琪  易文裕  徐润琪  姚金霞  
本文研究了稻秸、麦秸、玉米秸、油菜秸、棉花秸等5种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基本性能,测试了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田间失水规律及热值。结果表明: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规律为:最高的是稻秸,其次为玉米秸和麦秸,最低的是油菜秸和棉花秸。5种秸秆热值的高低排位:棉花秸>油菜秸>玉米秸>麦秸>稻秸。按能源材料指标衡量,棉花秸是最理想的能源材料,稻秸是最差的能源材料。油菜秸、玉米秸和麦秸是热值比较接近的能源材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启荣  
本文以济南市郊区609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处理秸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农户是否具有焚烧秸秆的意愿是由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种植规模、饲养牲畜数量、对焚烧秸秆给环境和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认知程度、对参与政府"禁烧"秸秆活动的预期收益以及当地政府宣传"禁烧"政策和查处农民焚烧秸秆的力度、当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秸秆加工业发展程度和同伴的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于艳春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价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环境特性,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定性评价,并与木质人造板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可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和林地资源,有利于固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线的建设、管理和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能够更适应人造板工业的发展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