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2)
- 2023(6461)
- 2022(5297)
- 2021(5169)
- 2020(4277)
- 2019(9321)
- 2018(9283)
- 2017(17978)
- 2016(9841)
- 2015(11007)
- 2014(11132)
- 2013(11061)
- 2012(10078)
- 2011(9219)
- 2010(9551)
- 2009(9065)
- 2008(8923)
- 2007(8201)
- 2006(7495)
- 2005(6746)
- 学科
- 农(44492)
- 济(41549)
- 经济(41518)
- 业(39241)
- 农业(29622)
- 管理(22245)
- 方法(15492)
- 企(15099)
- 企业(15099)
- 数学(14180)
- 数学方法(13984)
- 业经(13572)
- 中国(12769)
- 制(11173)
- 险(11005)
- 保险(10912)
- 农业经济(9840)
- 村(8953)
- 农村(8945)
- 银(8939)
- 银行(8931)
- 发(8618)
- 财(8553)
- 行(8490)
- 策(8097)
- 地方(8001)
- 土地(7475)
- 体(7261)
- 融(7139)
- 金融(7139)
- 机构
- 学院(142772)
- 大学(137433)
- 济(60802)
- 经济(59436)
- 管理(55579)
- 研究(47841)
- 理学(47281)
- 理学院(46875)
- 农(46832)
- 管理学(45858)
- 管理学院(45641)
- 中国(43461)
- 农业(35627)
- 业大(29521)
- 京(29382)
- 科学(28781)
- 财(26847)
- 中心(24621)
- 所(24165)
- 江(22781)
- 农业大学(21741)
- 研究所(21618)
- 财经(20728)
- 经(18909)
- 经济管理(18634)
- 北京(18343)
- 州(17829)
- 业(17457)
- 省(17416)
- 经济学(17219)
- 基金
- 项目(93674)
- 科学(73397)
- 研究(69533)
- 基金(67962)
- 家(59458)
- 国家(58861)
- 科学基金(50198)
- 社会(44230)
- 社会科(41440)
- 社会科学(41432)
- 省(37585)
- 基金项目(35568)
- 自然(32101)
- 自然科(31311)
- 自然科学(31304)
- 划(30773)
- 自然科学基金(30711)
- 教育(29806)
- 编号(29417)
- 资助(28176)
- 农(27755)
- 成果(22345)
- 部(20895)
- 发(20888)
- 重点(20472)
- 课题(19257)
- 创(18900)
- 国家社会(18552)
- 业(18380)
- 制(18188)
共检索到222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正阳 张峭 王克
针对农作物生产风险的分析、评估、区划、保险费率厘定和赔付估算的研究及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COM组件技术和MATLAB、ArcGIS Server应用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NET平台开发出农作物风险评估与区划系统,实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灾种、不同作物生产风险的分析、评估和区划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以上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专业领域的研究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春雷 张超 张文宗 康西言
该文介绍了利用GIS平台的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所建立的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特点和功能,系统通过分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和地形条件对农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建立评价和区划指标,提高了农作物引种栽培气候适宜性评估和农业气候区划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
农作物 适宜性评估 系统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克 张峭
【目的】解决农作物生产风险传统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更准确客观地评估农作物生产风险。【方法】利用TRIZ创新理论"九屏幕法"对传统评估方法缺陷进行分析,提出综合利用作物单产和作物灾情信息的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新方法,并以东北三省玉米、小麦、花生、稻谷和大豆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风险评估为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基于单产数据作物风险评估的传统方法低估了作物真实风险水平,低估程度受地理位置、作物种植生产区域布局及作物品种的影响。基于数据融合的生产风险评估方法既可以准确评估出作物生产风险水平、又可以对具体灾害引致的作物生产风险进行评估。【结论】基于数据融合的生产风险评估新方法切实可行,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划分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分区的关键是确定区域大小及指标体系,难点是如何尽量将必要却难以量化的指标合理量化。本文以划分湖北中稻县级产量保险风险分区为例,探讨如何在综合考虑气候、农业灾害、地形地貌、水利设施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当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少数量化具有一定难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方伶俐
目前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相关研究中,大多是选取几个主导指标,然后使用聚类分析进行划分。若指标更全面、数量更多且类别丰富,则不适宜直接进行聚类。本文以湖北水稻为例,选取气候、灾害、地形、水利、产量等6类共12个指标,联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划分湖北中稻县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效果较好。实证结果表明,鄂西北风险较高,鄂东南和鄂西南风险中等,其他地区风险较低。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区域产量保险 风险区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小静 王国军
系统性风险削弱了传统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能力,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大部分县级区域的农作物系统性风险处于高和较高的等级水平内,四种主要农作物的系统性风险大小依次为棉花>小麦>花生>玉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在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的同时,政府的财政补贴、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也应根据省域内作物种类、风险水平的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以有效应对农作物系统性风险给农业保险经营带来的潜在问题。
关键词:
小波多分辨分析 聚类分析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占纪文 郑思宁 徐学荣
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是对农业风险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实践,风险区划与费率厘定是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理论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风险区划与费率厘定的机理与方法。根据福建省县域的中晚稻生产情况,选取稻谷历年平均减产率等6个指标为风险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晚稻产量保险进行风险区划,得到低、中、高三个风险大区。选择直线滑动平均法去趋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单产分布密度函数,然后利用纯费率公式分别计算出66个风险单位中晚稻的纯费率。最后提供了"同一风险分区,统一的保险费率"和"一县,一费率"两种方案供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尽管2007年以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并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农业保险实践却相对粗糙,尤其在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方面,差距仍十分遥远。依据区域内农作物风险水平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保险费率,能够有效化解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本文运用1990~2013年河南省各市、县小麦单产、面积、农业保险赔付率、水利设施、灾情数据,在河南省市级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县域小麦生产风险区划,同时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完成了河南省市、县级区域小麦保险纯费率的厘定,为未来以小麦保险差别化费率为基础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精算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秦腾
文章基于干旱指标SPEI指数对农作物干旱单产和趋势单产进行拟合,以此为基础结合曲靖市实例对农作物旱灾保险费率进行动态估计,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内农作物保险费率的数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农作物保险费率的数值在区间[3%,4%]呈现"W"型变化趋势,且与农作物灾损率的变化情况较为相似;农作物保险费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灾害发生概率的影响,灾害发生概率大,农作物保险费率的数值偏高,而灾害发生概率小,农作保险费率的数值偏低;未来农作物保险费率的增长幅度不大,增长较为平缓。
关键词:
农作物 旱灾 保险费率 灰色预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庹国柱 丁少群
我国多渠道多部门进行农作物保险的试验已有近十年了,目前各有关方面都正在研究和探讨全面推行农作物保险的途径。在这些研究和探讨中,人们在农作物保险的组织制度方面、保险经营的财务方面涉及较多,而对某些技术和方法问题涉及不多。事实上农作物风险和费率分区是成功地开展农作物保险必不可少的先期准备工作和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文就农作物区域划分及费率厘订问题做一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占纪文 郑思宁 徐学荣
对农作物巨灾风险进行科学度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分层管理,对于理论深化与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农作物巨灾风险度量的步骤和方法,利用农作物灾情数据,计算得到农作物灾害损失率数据;对数据进行厚尾性检验,选择最优的分布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获得新样本空间。综合采用超额均值图、Hill图、峰度法确定阈值,运用超阈值模型(POT),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DP)拟合新损失率数据,根据灾害重现期,测算VaR、TVaR,最后选择福建省农作物洪涝灾害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超
本文使用随机概率逆映射模型生成随机数,进而运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干旱风险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作物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解决了传统农业风险量化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信息丢失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延吉地区的玉米干旱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作物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干旱风险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反映出某一地区农作物对降雨量的依赖程度,综合地反映出特定地区农作物的干旱风险水平。
关键词:
条件概率 逆映射 随机数 干旱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系统性风险是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个人优化决策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农户保险需求和保险公司保险供给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系统性风险使投保农户风险高度相关抑制了农作物保险的供给,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而政府保费补贴可以增加农户对农作物保险的需求,从而有助于纠正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失灵,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的大小而定。本文对我国农作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荣 闫啸
针对农地抵押贷款中农作物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厘清市场法、成本法与收益法的理论来源、公式应用以及适用的农作物类型,利用果树抵押案例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使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民获得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农作物价值评估对确定农地抵押贷款额度,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金政 李士森
精准估计农作物灾害性损失风险是农业保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比较现有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参数局部线性加权估计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现有方法受模型设定或参数选择的影响较大且估计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真实数据,改进方法则克服了模型设定和参数选择问题且估计误差低于现有方法。基于1950~2014年粮食单产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改进方法而言现有方法低估了农作物灾害性风险。该研究对丰富农作物灾害损失风险估计方法,加快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