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5)
2023(12320)
2022(10395)
2021(9739)
2020(8288)
2019(18806)
2018(18506)
2017(35808)
2016(19988)
2015(22387)
2014(22522)
2013(22498)
2012(21231)
2011(19189)
2010(19649)
2009(18322)
2008(18423)
2007(16843)
2006(14609)
2005(13314)
作者
(58907)
(49915)
(49150)
(47009)
(31287)
(24065)
(22735)
(19493)
(18548)
(17717)
(17047)
(16625)
(15729)
(15593)
(15519)
(15401)
(15391)
(14530)
(14297)
(14091)
(12365)
(12288)
(12257)
(11420)
(11392)
(11281)
(11229)
(11047)
(10181)
(10082)
学科
(86002)
经济(85922)
(59240)
(47515)
管理(46818)
方法(36387)
(34908)
企业(34908)
数学(32411)
数学方法(32105)
农业(31393)
中国(23305)
业经(20247)
(20117)
地方(20093)
(18397)
(16624)
(16474)
贸易(16469)
(16161)
银行(16133)
(16054)
(15764)
金融(15762)
(15376)
理论(12505)
(11981)
(11837)
(11833)
(11649)
机构
学院(287252)
大学(283254)
(119557)
经济(116979)
管理(105807)
研究(99573)
理学(90422)
理学院(89380)
管理学(87818)
管理学院(87286)
中国(80333)
(69796)
科学(61844)
(59339)
(54879)
农业(54252)
(52160)
业大(49113)
中心(47762)
研究所(47316)
(44889)
财经(43109)
(39229)
(37220)
北京(37123)
师范(36849)
经济学(36464)
(35874)
(34369)
农业大学(33230)
基金
项目(188397)
科学(146396)
研究(138093)
基金(134644)
(118287)
国家(117227)
科学基金(98342)
社会(86580)
社会科(81595)
社会科学(81568)
(75382)
基金项目(71406)
教育(63104)
(62937)
自然(62572)
自然科(61042)
自然科学(61018)
自然科学基金(59916)
编号(57515)
资助(54908)
成果(46745)
重点(43116)
(42371)
(42238)
课题(39741)
(38869)
(37984)
(36855)
创新(36405)
科研(36216)
期刊
(135221)
经济(135221)
研究(83924)
(71445)
中国(59352)
学报(48287)
农业(48205)
科学(43004)
(41189)
大学(36259)
(35740)
金融(35740)
学学(34541)
管理(32887)
教育(29368)
业经(26573)
技术(24655)
(24107)
财经(20702)
经济研究(19518)
问题(19417)
(17635)
(16472)
世界(15015)
农村(14956)
(14956)
(14295)
农业经济(14281)
技术经济(14145)
资源(13573)
共检索到434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峰  
区域产量保险设计初衷,旨在应对以个体实际损失为理赔依据的传统型农业保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管理成本偏高、服务效率偏低等问题。目前区域产量保险在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实践,其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糖料蔗是广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传统型农业保险的缺陷在广西糖料蔗表现尤为突出,导致糖料蔗种植保险推广面临较大阻力。区域产量保险应用于广西糖料蔗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挑战,且有赖于一系列限制条件的满足,需要科学制定风险区划、制定客观的理赔依据、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译元  孟生旺  
在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研究中,农作物产量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农作物单产数据呈现出复杂的时空相依关系,产量的均值、方差、偏度受技术进步、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呈现趋势变化,不同地区产量受气候、生产聚集性等因素影响呈现非对称偏相依特征,并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农作物产量建模,需要准确刻画其趋势性、异方差性和空间相依的时变性特征。本文基于空间因子模型理论,用高斯过程刻画变量中间部分的空间相依关系;用厚尾分布对高斯过程的尾部相关性结构进行调整,得到非对称左尾强相依结构,并通过对因子分布的参数建模,使得空间左尾相依强度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此外,在对边际分布的方差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和灾害的影响,得到了非对称的异方差模型。本文所构造的模型能够反映农作物区域产量的时空相依性、时空异质性及其时变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基于一组区域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拟合农作物空间产量数据的时空相依关系时,显著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划分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分区的关键是确定区域大小及指标体系,难点是如何尽量将必要却难以量化的指标合理量化。本文以划分湖北中稻县级产量保险风险分区为例,探讨如何在综合考虑气候、农业灾害、地形地貌、水利设施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当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少数量化具有一定难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辉  杨新顺  
文章以1950~2010年乌鲁木齐小麦亩产数据为研究对象,表明非参数(有界)核密度法所得结果均是参数法的2倍以上,参数法严重低估风险而支持非参数法的应用;此外随着数据的多寡和趋势方程的选择,费率结果差异明显,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对常用的趋势方程拟合提出质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刘锐金  方伶俐  
为探讨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费率厘定问题,文章利用湖北荆州市1991~2007年县级水稻单产数据,通过建立分层贝叶斯模型,并运用WinBUGS软件进行Gibbs抽样,得出荆州各县市历年水稻单产拟合数据、2008年预测值及其20000个马尔可夫蒙特卡罗(MCMC)模拟值,然后据此厘定各县市水稻区域产量保险费率。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费率厘定结果有参考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利用湖北省82个县(市、区)1991~2007年县级中稻单产数据,逐县选择相应的ARIMA(p,d,q)模型拟合其中稻历年单产,并计算出单产减产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算出各县中稻产量保险纯费率,最后考虑到农作物产量损失的空间相依性,根据各县所面临的系统风险状况对纯费率进行调整,得到更为合理的纯费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方伶俐  
目前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相关研究中,大多是选取几个主导指标,然后使用聚类分析进行划分。若指标更全面、数量更多且类别丰富,则不适宜直接进行聚类。本文以湖北水稻为例,选取气候、灾害、地形、水利、产量等6类共12个指标,联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划分湖北中稻县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效果较好。实证结果表明,鄂西北风险较高,鄂东南和鄂西南风险中等,其他地区风险较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系统性风险是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个人优化决策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农户保险需求和保险公司保险供给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系统性风险使投保农户风险高度相关抑制了农作物保险的供给,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而政府保费补贴可以增加农户对农作物保险的需求,从而有助于纠正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失灵,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的大小而定。本文对我国农作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荣琴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作物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保险的属性。必须从不同角度揭示农作物保险的时空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做好农作物保险的季节性安排,遵循农作物保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进行费率厘定和保险区域划分,合理配置农作物保险资源。必须树立长期与动态的经营理念,克服农作物保险经营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农作物保险理赔制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农作物保险经营奠定牢固的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少群  庹国柱  
对农作物保险的经营来说,通过危险单位区划,对农作物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了风险的识别和范围划分,这就为在空间、时间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经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危险单位区划的基础上,保险人就可以按不同危险单位内的风险强度进一步划分风险区域,进而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计算不同风险区域的费率。费率分区是保险企业成功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庆  王梓凡  参木友  白海花  塔娜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沁文  
种植业生产作为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其实质是:农作物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从土壤中所吸收的养份、水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研究光、热、水、气、土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英国学者布赖克曼1905年提出“限制因子定律”。他指出,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促进作物生长,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补足,作物才能增加生长。例如,在弱光下,光合作用的速度变慢,加温、加二氧化碳不能提高其速度;但当光强达到一定程度,而二氧化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改艳  赖永波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对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作物保险通过改变农户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会引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行为的调整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对福建省稻农的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现行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增加化肥的投入数量会提高其参保意愿,增加农药投入量会降低其参保意愿;相对于未参保的农户,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增加了6.21%,而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降低了1.82%。再以农户耕地规模为分类标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比普通农户降低了3.41%;在农药投入上,规模农户比普通农户降低了4.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应针对农户"低碳型"与"高碳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和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和保障水平设计更精准化;应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发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应建立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利益诱导机制,引导农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秀萍  张思竹  张焱  
老挝北部九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由于多种原因,农业发展严重落后。在此,搜集了老挝北部9省2003年至2005年的资料,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以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老北9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状况,借此对老北9省主要农作物进行区域布局,并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