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0)
2023(15716)
2022(13636)
2021(12852)
2020(10820)
2019(25009)
2018(25103)
2017(48465)
2016(26592)
2015(30257)
2014(30377)
2013(29963)
2012(27037)
2011(24570)
2010(24892)
2009(23111)
2008(22654)
2007(20174)
2006(17970)
2005(15820)
作者
(77113)
(64656)
(64094)
(60921)
(40880)
(31033)
(28844)
(25290)
(24482)
(22996)
(21950)
(21742)
(20518)
(20455)
(19953)
(19571)
(19297)
(18929)
(18459)
(18360)
(16117)
(16045)
(15709)
(14795)
(14548)
(14415)
(14311)
(14236)
(13181)
(12690)
学科
(107050)
经济(106904)
(80908)
管理(78299)
(59653)
企业(59653)
(49269)
方法(47772)
数学(41804)
数学方法(41056)
农业(32779)
(27657)
业经(27507)
中国(26976)
(24171)
(22260)
地方(20734)
理论(18096)
(17686)
贸易(17675)
(17229)
(17064)
环境(16747)
技术(16734)
(16618)
(16201)
财务(16105)
(16077)
财务管理(16069)
银行(16034)
机构
学院(380149)
大学(378014)
管理(151724)
(149702)
经济(146357)
理学(131800)
理学院(130405)
管理学(127819)
管理学院(127147)
研究(125156)
中国(94411)
(80468)
科学(79087)
(77002)
(68575)
(63470)
业大(62717)
农业(59327)
研究所(57643)
中心(57634)
(56541)
财经(54228)
北京(50484)
(49261)
(49221)
师范(48781)
(45497)
(44565)
经济学(43345)
经济管理(40855)
基金
项目(260186)
科学(204201)
研究(190565)
基金(187832)
(163759)
国家(162374)
科学基金(139457)
社会(118664)
社会科(112194)
社会科学(112158)
(103129)
基金项目(99468)
自然(91367)
自然科(89138)
自然科学(89123)
自然科学基金(87487)
教育(87320)
(85741)
编号(79526)
资助(77841)
成果(64079)
重点(57963)
(57197)
(55316)
课题(54125)
(53804)
创新(50141)
(49525)
科研(49314)
教育部(48569)
期刊
(168306)
经济(168306)
研究(108031)
中国(76580)
(76376)
学报(61828)
科学(56626)
管理(53669)
农业(51840)
(51354)
大学(47264)
学学(44606)
教育(42244)
技术(34186)
(33271)
金融(33271)
业经(31989)
财经(25721)
(25398)
经济研究(24199)
问题(22762)
(21777)
(19649)
图书(19575)
科技(18678)
技术经济(18601)
资源(18284)
理论(17876)
现代(17131)
业大(17065)
共检索到557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霆  康绍忠  粟晓玲  
阐述了国内外优化灌溉制度及灌溉水资源在单一作物和多作物间优化分配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 了目前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仅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模型中指数 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在农作物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的相应研究中,应考虑多目标规划模型及生态影 响目标,并运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水资源优化,发展多作物优化组合及优化配水模型,从而为确定区域节水模式 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改良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孟静  李岩  贾秀领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单一种植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推行多样化轮作模式的必要性。在介绍轮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样化轮作模式的产量效应、生态环境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覆盖作物效应以及轮作模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多样化轮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集成农机农艺配套综合管理技术,发展集约化轮作制度;建立多样化轮作模式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轮作综合效应;创新轮作制度研究方法,探究轮作效应内在机制。发展多样化轮作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德兰  倪文进  王文娥  赵军校  
 根据可供农田灌溉的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规律,以灌区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确定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等3种主要作物适度灌水量的优化模型,并以陕西省桃曲坡灌区为例,计算确定了现状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该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结果表明,在50%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1144.5,1577.85和850m3/hm2;在75%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607.5,1591.8和1725m3/h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巧娟  何虹  李亮  张超  蔡焕杰  
【目的】探究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寻求大豆在不同降水年型下最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用田间试验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正,并用校准后的模型模拟1961—2019年内所有3种不同降水年型14种灌溉制度下的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AquaCrop模型模拟田间产量最高处理的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6、7.15%、11.03%和0.94;模拟值与实测值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9、526.04 kg·hm~(-2)、14.45%和0.97;最终产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7、49.98kg·hm~(-2)、1.74%和0.82,各处理的冠层覆盖度和生物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2均大于0.95,说明Aqua Cro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关中地区大豆的生长发育动态与产量。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可知,大豆作物需水量平均值为398.2 mm,各个生育时期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分枝期需水量为127.8 mm,开花-结荚期需水量为212.6 mm,鼓粒期的需水量为57.7 mm。结合对3种不同降水年型进行不同灌溉制度模拟后发现,大豆开花-结荚期为需水关键期,该生育时期水分供应情况影响大豆的最终产量。在湿润年可以不灌水;平水年和干旱年仅在开花-结荚期分别灌溉45和70 mm可实现最高产量(2 699、2 486 kg·hm-2)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0.74、0.7 kg·m~(-3))。【结论】该地区大豆灌溉制度,应以不同降水年型分布情况为基础对大豆灌溉制度进行选择,可保证大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关中地区大豆灌溉制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登  任理  王英男  
优化漳卫河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灌溉制度,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南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研究以经过参数率定与模拟验证的SWAT为工具,设置了1种充分灌溉和9种非充分灌溉情形,拟合得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Jensen模型水分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不考虑氮磷胁迫的历史灌溉情景为基本情形,设置了3种优化灌溉方案。模拟结果表明:与基本情景相比,轮作体系粮食稳产,平均节约灌溉用水16.13%,水分利用率平均提高3.05%;与相应时段的年鉴统计值和模拟的历史情景下的产量相比,最优情景下全区轮作体系粮食平均增产30.76%和6.47%;与模拟的历史情景相比,优化情景下轮作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丹苹  李静  
为深入研究设施农作物风险条件下最优生产组合,在target-MOtaD(the MiniMizatiOn Of tOtal absOlute DeviatiOn MODel)模型基础上,打破风险状态概率等值恒定限制,对target-MOtaD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南京市六合区设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arget-MOtaD改进模型实证研究设施农业中"高设施,高风险,高收益"与"低设施,低风险,低收益"2类情境的设施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不同风险条件下最优组合种植策略。结果表明:利用伪随机数模拟风险状态发生概率的target-MOtaD改进模型研究不确定情境的设施农作物组合种植计划是正确和有效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伟  卢立新  
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建设农作物秸杆物流配送中心的案例,就如何利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农作物秸杆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应用遗传算法时,构建了合适的初始群体,并通过合理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获得了优化解。结论表明,应用遗传算法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秸杆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商彦蕊  李会昌  任春霞  
利用田间作物灌溉试验数据,对作物单产产量与需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模拟,并据此以县域为单元,计算了1984~2001年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获得逐年实际产量的理论总需水量、理论灌溉总需水量、实际灌溉用水量,测算了3种作物灌溉节水的空间。结果表明,1984~2001a,按照节水高效试验所得的产量需水模式,获得石家庄市3种主要作物产量的理论需水总量为23~29亿m3/a,理论灌溉需水总量为8.8~13.8亿m3/a,实际灌溉用水量平均约为17亿m3/a,农业年均超采地下水5.67亿m3/a。按照目前的种植结构和产量水平,石家庄市今后作物灌溉节水的理论上限为9亿m3/a。即使加大节水投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亚  王友贞  汤广民  
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连续5年的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这几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运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供水不足条件下的非充分灌溉制度,得到了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和大豆这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相同或相近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进行灌溉,可明显减少作物的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生产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培夫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为害使谷物减产20%~30%,仅病害使全球农业每年总产减少12%。为挽回由此造成的损失,近40年来世界范围内杀虫剂的用量增加了10倍,但虫害所造成的作物减产损失反而增加了1倍。据环保部门调查,真正作用于农业害虫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胡立勇  
概述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物理、化学、生物农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及丸粒化等)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将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李正国  陈仲新  周清波  唐华俊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经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该文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机理机制和模拟模型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基于遥感信息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机理研究主要围绕不同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农作物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开展,剖析农作物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外部原因。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从早期非空间模型发展到空间模型,而且越来较多模型对微观农户的作物选择或决策行为及其对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爽  张锦水  
将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提取,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播种面积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变化检测方法特点出发,从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和软检测方法 (SCD)等2个方面入手,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重要成果为基础,首先,总述了各自的应用领域;接着分别对HCD和SCD各自的方法分类,方法特点、方法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认为: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侧重于硬变化区域的信息提取,其排他性的二值结果 (0,1)对于中、低分辨率影像,尤其是在作物破碎种植区的识别结果误差较大;而软变化检测方法 (SC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