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4)
- 2023(12808)
- 2022(9943)
- 2021(9091)
- 2020(7332)
- 2019(16137)
- 2018(15796)
- 2017(30637)
- 2016(16393)
- 2015(17847)
- 2014(17603)
- 2013(17194)
- 2012(15409)
- 2011(13826)
- 2010(14025)
- 2009(13367)
- 2008(12314)
- 2007(11118)
- 2006(10034)
- 2005(9108)
- 学科
- 济(67779)
- 经济(67707)
- 业(54407)
- 农(47173)
- 管理(42239)
- 企(33085)
- 企业(33085)
- 农业(30843)
- 融(26251)
- 金融(26251)
- 中国(25481)
- 银(24395)
- 银行(24359)
- 方法(24320)
- 行(23597)
- 数学(21656)
- 数学方法(21529)
- 业经(21377)
- 制(17041)
- 财(16955)
- 地方(15854)
- 贸(14802)
- 贸易(14791)
- 易(14517)
- 发(12171)
- 体(11975)
- 学(11626)
- 中国金融(11201)
- 农业经济(10655)
- 务(10600)
- 机构
- 学院(229612)
- 大学(223924)
- 济(100219)
- 经济(98399)
- 管理(87077)
- 研究(77643)
- 理学(76004)
- 理学院(75282)
- 管理学(74067)
- 管理学院(73706)
- 中国(66909)
- 农(63056)
- 农业(48779)
- 科学(47190)
- 京(45132)
- 业大(43300)
- 财(42911)
- 所(39363)
- 中心(38955)
- 研究所(35926)
- 财经(34611)
- 江(34554)
- 经(31753)
- 经济学(30890)
- 农业大学(30498)
- 经济学院(28195)
- 州(27447)
- 北京(27416)
- 范(27195)
- 经济管理(27147)
- 基金
- 项目(157503)
- 科学(124033)
- 基金(115584)
- 研究(113265)
- 家(102261)
- 国家(101308)
- 科学基金(86434)
- 社会(75276)
- 社会科(71232)
- 社会科学(71212)
- 省(63157)
- 基金项目(61770)
- 自然(54800)
- 自然科(53592)
- 自然科学(53576)
- 自然科学基金(52655)
- 划(51622)
- 教育(49286)
- 编号(45678)
- 资助(45052)
- 发(35878)
- 农(35398)
- 重点(35276)
- 成果(34844)
- 部(34420)
- 创(33806)
- 国家社会(32017)
- 创新(31576)
- 业(31338)
- 课题(30354)
- 期刊
- 济(110465)
- 经济(110465)
- 农(66407)
- 研究(62450)
- 中国(45838)
- 农业(44249)
- 学报(40420)
- 融(38978)
- 金融(38978)
- 科学(35925)
- 大学(31046)
- 财(30464)
- 学学(30069)
- 管理(27047)
- 业经(24986)
- 业(21366)
- 教育(16776)
- 财经(16594)
- 技术(16413)
- 经济研究(16377)
- 问题(16316)
- 农村(14729)
- 村(14729)
- 经(14168)
- 农业经济(13915)
- 版(13427)
- 世界(12956)
- 理论(12771)
- 业大(12152)
- 实践(11718)
共检索到34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雪玲 徐雪高 谭智心 张照新
农产品金融化是近年来描述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时的新提法。本文从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及农业金融衍生品开发、国内外市场高度融合格局的形成、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货币流动性过剩等是推动农产品金融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金融化特征明显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发现,农产品金融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波动周期缩短,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在这种状况下,调控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不仅要关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还要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强化对期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
关键词:
农产品金融化 农产品价格 价格波动周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秀丽
科学技术进步、货币流动性增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农产品资本化等,导致农产品金融化趋势加剧。美元汇率、货币供给、原油、投机因素、期货金融衍生工具等有利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贸易条件、形成农产品品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扭曲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等挑战。在农产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措施,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金融化 影响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璐 张帮正
本文以大豆、玉米、稻谷、小麦和棉花为例,基于非线性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化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由金融化引致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其国内价格具有重要影响,且该影响在不同品种间、市场高涨和低迷状态下及不同时期内差异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品种进口依存度越高,其国内价格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越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强化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政策干预对国际市场金融化冲击的阻隔作用有限,且在托底型政策转变为补贴型政策之后,国内市场更易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国内投机情绪、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秀利 张明
农产品正逐渐成为投资资本追逐和投机炒作的新目标,农产品金融化进程加速。中国的农产品金融化形成本质上与长期宽松政策背景下的流动性过剩有关,也与"以农补工"政策造成的农产品价格压低、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不规范以及农产品对外开放进程密切关联。在农产品金融化冲击下,由于现货囤炒、期货投机以及国际传输等因素,农产品价格出现金融化、虚拟化、信息化、国际化,导致产品定价与生产成本脱钩、农产品价格信号功能弱化、农产品调控政策利益导向出现偏差,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普通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仍会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而金融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已经与农...
关键词:
农产品金融化 农产品价格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应蓉
近年来金融化因素在农产品市场中不断深化并形成新的特点,大量流向农产品市场的资金通过衍生市场进行非传统投机,尤其是将指数基金作为主要手段。供求状况难以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而期货价格与指数基金的投机大大推动了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应针对农产品金融化特性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近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先后在2006年和2010年急剧上涨,特别是大豆、小麦、大米、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如图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食品价格指数在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130%,而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56%。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转折性下跌,2010年又急剧上涨,到2011年3月,食品类价格指数一度超过2008年6月的最高点。全球大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委托课题组 宋洪远
本文利用X-11季节调整方法和H-P滤波法分析21世纪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趋势及特点,并从需求、供给、技术、气候、产业组织形式、市场状况等方面分析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因素变化,建立计量模型定量模拟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价格的调控体系和思路。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价格形成 市场调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兵 张蓓佳
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的联动,农产品的金融属性日益明显。基于2000~201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的月度数据,从农产品金融化视角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波动情况,选择货币供给量、货币价格和投机情况三方面可量化因素分析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和投机资本对农产品期货价格有推动作用,而美元指数对价格有抑制作用,金融化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防范过度投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欣祺 滕佳敏 付莲莲
为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产品价格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2003-2021年相关数据,首先构建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度流通效率,并建立VAR模型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相对有效水平;纯技术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规模效率均值仅为0.859且规模报酬递增;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大豆、活鸡和大白菜价格有反向抑制作用;农产品价格受其自身影响最大,除此之外,规模效率对大豆、活鸡和大白菜价格的贡献率较高,纯技术效率对苹果价格的作用较强。最后,本文提出提高组织化水平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崇光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金山 王景
近期农产品价格的新变化从传统的供需与成本等视角难以找出合理的解释,却与金融因素密切相关,于是从金融化的新视角分析。经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分析与GED-ARCH族模型实证,发现农产品价格走向了金融化。而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农产品价格金融化会带来负面影响。为应对农产品价格金融化,分析了农产品价格金融化发生的原因与金融资本在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情况,并在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颜林蔚
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从历史来看,中美两国利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利率的变动主要是管理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手段。但是,它对于一些刚性需求的产品作用是不明显的。因此,利率的调整难以对农产品价格水平有实质影响。我们认为,农产品价格走势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主要受其本身的供求关系决定。因此,要稳定农产品价格还应该采取扩大农产品供应的手段,如增加农民种植补贴,限制农业用地划转为工业用地,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等。
关键词:
利率 农产品价格 CPI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兴有
Shibor作为市场化利率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金融机构资金充裕程度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由于农产品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加,利率、资本的流动性和充裕程度也成了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选取Shibor作为利率的代表性指标,利用2017年~2018年Shibor利率来研究其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联。聚焦代表不同农产品的多个价格指标,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肉菜价格和果菜价格数据并结合Shibor利率,基于VAR模型研究利率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Shibor 农产品价格 VAR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基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以棉花、玉米、大豆、小麦为代表)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向国内价格传导的过程中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群 任媛 关慧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阈值协整效应。本文通过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阈值效应,得出主要结论:一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阈值协整关系的重要原因;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始终为正向,但正向影响的强弱依赖于阈值效应的变化,且我国农产品价格受此影响体现了暴涨缓跌的特征;三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随阈值变量不断变化。当国际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农产品需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向影响将被显著弱化。本文在以上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阈值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