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3)
2023(16345)
2022(13234)
2021(12307)
2020(10042)
2019(22559)
2018(21968)
2017(42405)
2016(22748)
2015(25371)
2014(24834)
2013(24465)
2012(22646)
2011(20483)
2010(20763)
2009(19468)
2008(18735)
2007(16867)
2006(15351)
2005(13982)
作者
(64704)
(54332)
(53821)
(51175)
(34113)
(25931)
(24189)
(21047)
(20845)
(19185)
(18608)
(17768)
(17339)
(17145)
(16969)
(16602)
(15956)
(15797)
(15562)
(15392)
(13401)
(13379)
(13159)
(12473)
(12351)
(12170)
(11909)
(11802)
(10980)
(10788)
学科
(96812)
经济(96712)
(71086)
管理(61859)
(49246)
(48178)
企业(48178)
方法(36019)
中国(35022)
数学(32339)
农业(32258)
数学方法(32086)
(28218)
金融(28218)
(27468)
银行(27432)
(26555)
业经(25469)
(24425)
(23122)
(22448)
贸易(22431)
(22043)
地方(20792)
(17407)
(15900)
(15659)
(15298)
技术(14377)
(14158)
机构
学院(321987)
大学(317718)
(147649)
经济(145052)
管理(122506)
研究(116010)
理学(105406)
理学院(104335)
管理学(102872)
管理学院(102289)
中国(97111)
(70861)
科学(66537)
(66238)
(65394)
(58224)
中心(54781)
农业(54724)
研究所(52780)
财经(51714)
业大(51353)
(47952)
(47456)
经济学(46111)
北京(41797)
经济学院(41755)
(40561)
(39307)
师范(38879)
财经大学(38319)
基金
项目(212228)
科学(168046)
基金(156825)
研究(155825)
(137726)
国家(136523)
科学基金(116153)
社会(103628)
社会科(98243)
社会科学(98219)
基金项目(81773)
(81103)
自然(72404)
自然科(70821)
自然科学(70800)
自然科学基金(69611)
教育(68915)
(68190)
资助(63642)
编号(61851)
成果(49666)
(48242)
(48142)
重点(47833)
(44764)
国家社会(44280)
课题(42589)
创新(41916)
教育部(41245)
科研(40186)
期刊
(164923)
经济(164923)
研究(97815)
(71969)
中国(66261)
学报(50357)
(49096)
金融(49096)
农业(48132)
科学(47725)
(47088)
管理(43303)
大学(39025)
学学(37362)
业经(30778)
教育(27121)
经济研究(26746)
财经(25692)
(24538)
技术(24397)
问题(22870)
(22132)
世界(19348)
(19190)
国际(17931)
理论(16341)
(16073)
农村(16003)
(16003)
技术经济(15880)
共检索到49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秀丽  
科学技术进步、货币流动性增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农产品资本化等,导致农产品金融化趋势加剧。美元汇率、货币供给、原油、投机因素、期货金融衍生工具等有利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贸易条件、形成农产品品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扭曲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等挑战。在农产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措施,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雪玲  徐雪高  谭智心  张照新  
农产品金融化是近年来描述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时的新提法。本文从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及农业金融衍生品开发、国内外市场高度融合格局的形成、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货币流动性过剩等是推动农产品金融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金融化特征明显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发现,农产品金融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波动周期缩短,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在这种状况下,调控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不仅要关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还要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强化对期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璐  张帮正  
本文以大豆、玉米、稻谷、小麦和棉花为例,基于非线性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化作用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由金融化引致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动对其国内价格具有重要影响,且该影响在不同品种间、市场高涨和低迷状态下及不同时期内差异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品种进口依存度越高,其国内价格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越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强化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政策干预对国际市场金融化冲击的阻隔作用有限,且在托底型政策转变为补贴型政策之后,国内市场更易受国际价格异动的影响;国内投机情绪、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价格异动的传导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亮  夏雪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主要通过横向辐射和纵向延伸两种方式传导到中国国内市场,进而对中国农产品价格造成冲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间接地影响着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就业等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效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成为中国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秀利  张明  
农产品正逐渐成为投资资本追逐和投机炒作的新目标,农产品金融化进程加速。中国的农产品金融化形成本质上与长期宽松政策背景下的流动性过剩有关,也与"以农补工"政策造成的农产品价格压低、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不规范以及农产品对外开放进程密切关联。在农产品金融化冲击下,由于现货囤炒、期货投机以及国际传输等因素,农产品价格出现金融化、虚拟化、信息化、国际化,导致产品定价与生产成本脱钩、农产品价格信号功能弱化、农产品调控政策利益导向出现偏差,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普通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仍会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而金融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已经与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俐  
2010年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扬,并于2010年11月底达到了5.1%,其中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构成了推动CPI指数走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农产品价格走势,探究了影响其走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应蓉  
近年来金融化因素在农产品市场中不断深化并形成新的特点,大量流向农产品市场的资金通过衍生市场进行非传统投机,尤其是将指数基金作为主要手段。供求状况难以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而期货价格与指数基金的投机大大推动了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应针对农产品金融化特性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廖杉杉  
2009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金融方面的原因仍然是不可以忽视的。在分析金融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现实表现基础上,研究了金融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多方面原因,并从重构农村信贷体系、强化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和重视农业保险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近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先后在2006年和2010年急剧上涨,特别是大豆、小麦、大米、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如图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食品价格指数在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130%,而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上升56%。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转折性下跌,2010年又急剧上涨,到2011年3月,食品类价格指数一度超过2008年6月的最高点。全球大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本文使用月度数据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是否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以及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本文证实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对相同产品国际价格的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的国际价格弹性介于0.20到0.36之间,小麦的国际价格弹性为0.05左右,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间高度的整合关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建立的。中国在未来为保持粮价稳定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合理地对农产品贸易进行管制,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因国际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施童  叶明华  
通过对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供求平衡的分析发现,国内供求的巨大缺口以及较低的关税水平是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通过敏感度测算发现,大豆进口量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且受到国内库存和全球大豆种植状况的影响,我国大豆进口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根据大豆贸易的定价公式,分析认为CBOT期货合约价格、离岸升贴水以及海运运费是造成大豆进口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应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主要策略在于提高整体议价能力、充分参与国内外期货市场、积极推进国内相关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光  
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有效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保持农产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阐述影响农产品价格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产品价格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就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兵  张蓓佳  
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的联动,农产品的金融属性日益明显。基于2000~201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的月度数据,从农产品金融化视角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波动情况,选择货币供给量、货币价格和投机情况三方面可量化因素分析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和投机资本对农产品期货价格有推动作用,而美元指数对价格有抑制作用,金融化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防范过度投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爱雪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更加复杂,除受供求基本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非市场典型性因素也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高度相关性,如货币供给量、美元指数、能源价格、心理预期及投机活动、自然灾害、国际间的贸易保护政策等。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国内产业,扰动了国内的市场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分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防范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欣祺   滕佳敏   付莲莲  
为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产品价格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2003-2021年相关数据,首先构建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度流通效率,并建立VAR模型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相对有效水平;纯技术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规模效率均值仅为0.859且规模报酬递增;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大豆、活鸡和大白菜价格有反向抑制作用;农产品价格受其自身影响最大,除此之外,规模效率对大豆、活鸡和大白菜价格的贡献率较高,纯技术效率对苹果价格的作用较强。最后,本文提出提高组织化水平等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