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1)
- 2023(12985)
- 2022(10987)
- 2021(10310)
- 2020(8626)
- 2019(20393)
- 2018(19527)
- 2017(37430)
- 2016(19937)
- 2015(22712)
- 2014(22500)
- 2013(22636)
- 2012(21374)
- 2011(19445)
- 2010(19801)
- 2009(18605)
- 2008(18775)
- 2007(16913)
- 2006(15002)
- 2005(13597)
- 学科
- 济(93194)
- 经济(93093)
- 业(57453)
- 管理(48570)
- 农(47774)
- 方法(38566)
- 企(35197)
- 企业(35197)
- 数学(34226)
- 数学方法(33934)
- 农业(31305)
- 中国(27215)
- 贸(26553)
- 贸易(26533)
- 易(25843)
- 业经(21158)
- 财(19766)
- 地方(18606)
- 制(17949)
- 学(16649)
- 银(14146)
- 银行(14119)
- 发(13692)
- 行(13621)
- 融(13434)
- 金融(13432)
- 体(12546)
- 环境(12365)
- 策(12226)
- 关系(12013)
- 机构
- 大学(293395)
- 学院(293320)
- 济(135999)
- 经济(133675)
- 管理(109545)
- 研究(108150)
- 理学(94105)
- 理学院(93058)
- 管理学(91603)
- 管理学院(91057)
- 中国(83748)
- 农(65432)
- 科学(62337)
- 京(62296)
- 财(58075)
- 所(55219)
- 农业(50485)
- 研究所(49992)
- 中心(49158)
- 业大(46529)
- 财经(46181)
- 江(44093)
- 经济学(42818)
- 经(42164)
- 北京(39668)
- 经济学院(38819)
- 范(38278)
- 师范(37966)
- 院(37750)
- 州(34094)
- 基金
- 项目(190856)
- 科学(150163)
- 研究(141866)
- 基金(140273)
- 家(122805)
- 国家(121488)
- 科学基金(102293)
- 社会(92476)
- 社会科(87442)
- 社会科学(87416)
- 基金项目(73127)
- 省(72312)
- 教育(63582)
- 自然(62972)
- 自然科(61495)
- 自然科学(61475)
- 划(60665)
- 自然科学基金(60403)
- 资助(57569)
- 编号(57136)
- 成果(46885)
- 部(44462)
- 重点(43338)
- 发(43132)
- 国家社会(39573)
- 创(39198)
- 课题(39144)
- 教育部(37818)
- 中国(36906)
- 创新(36743)
- 期刊
- 济(153100)
- 经济(153100)
- 研究(90442)
- 农(67154)
- 中国(60771)
- 学报(46497)
- 农业(45643)
- 科学(42970)
- 财(42676)
- 管理(36555)
- 大学(35944)
- 学学(33835)
- 融(30025)
- 金融(30025)
- 业经(28635)
- 教育(28157)
- 经济研究(24810)
- 技术(23838)
- 业(23693)
- 财经(22581)
- 问题(22481)
- 贸(22262)
- 经(19545)
- 国际(19414)
- 世界(19333)
- 版(15694)
- 技术经济(15256)
- 农村(14868)
- 村(14868)
- 农业经济(14346)
共检索到453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水灵 肖扬
增进消费者福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进口增长的福利评估和来源渠道的挖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国HS6位数农产品进口数据,通过构建经质量变化的精确和价格指数,考察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增长中,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对增进消费者福利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忽略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引致价格指数向上偏误,数量变动、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使消费者获得的福利分别为2019年农业GDP的0.096 8%、0.113 2%和6.886 7%。质量提高带来的贸易福利最大,种类增长导致的贸易福利次之,数量变化促进的贸易福利较少。因此,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中,不仅要实施种类多样化和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要促进农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的政策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莉
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构成的农产品贸易网络的网络关系、各国网络位置、权利等级、核心和边缘程度等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农产品的贸易格局及其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沿线各国间的农产品贸易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化,同时也为沿线各国发展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和机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社会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莉
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构成的农产品贸易网络的网络关系、各国网络位置、权利等级、核心和边缘程度等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农产品的贸易格局及其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沿线各国间的农产品贸易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化,同时也为沿线各国发展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和机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社会网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丽娟 薛伟敏 杜为公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和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标准对中国七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强制性特有标准、推荐性一致标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总贸易额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推荐性标准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推荐性一致标准的贸易效应大于推荐性特有标准。与农产品进口相比,国家标准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的促进效应更大且更加显著。
关键词:
国家标准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宏曼 王梦醒
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产品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自1995年以来不断提升,平均贸易效率为46%;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的贸易效率较高,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老挝等国的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较多的阻力;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较大的主要是属于东盟和南亚的国家,潜力较小的国家主要是中亚五国以及不丹和尼泊尔等。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提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怡 郭志超 左思明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块模型分析该网络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网络的密度越来越高,国家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越来越显示出核心地位及中介作用;整个农产品贸易网络被分为四个板块,主溢出板块和双向贸易板块在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上都具有溢出效应;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各国加强贸易联系,使该农产品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国家制度的差异则对此网络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宏曼 王梦醒
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产品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自1995年以来不断提升,平均贸易效率为46%;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的贸易效率较高,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老挝等国的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较多的阻力;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较大的主要是属于东盟和南亚的国家,潜力较小的国家主要是中亚五国以及不丹和尼泊尔等。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昕 张辉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贸易特征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高,中国在这一空间关联网络内处于中心位置; 2007~2016年,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但进出口贸易差额逐步趋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渐紧密,双方贸易间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互补性强度大于竞争性强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居于不同的战略位势,与中国形成了差异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为此,中国应采取强化区域间战略对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区域合作网络等农产品贸易合作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胡明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木质林产品的重要进口市场。从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选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原木、锯材、木浆、纸和纸板的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锯材、原木、纸和纸板贸易潜力较大;纸和纸板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木浆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等,锯材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原木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不同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总体上来看,产品互补性、是否属于亚太经合组织、是否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实现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较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浩学 李盛辉
通过HM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依赖程度,发现两者农产品贸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讨了2005年~2014年中国与30个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总量、人均GDP都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正向相关,而地理距离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负向相关;自贸协定、航运条件及运输设备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关税程度、结关时间和投资开放度则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郭昌明 冯等田
本文考察了1996—2018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显著影响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且存在门限效应,人民币升值能增加进口,贬值则抑制进口;实际汇率变动幅度低于门限值时对进口的影响明显超过高于门限值时产生的影响;中国自沿线国家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表现出集聚性,在选择邻接矩阵、地理距离逆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作为权重矩阵以及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时间滞后效应后结论依然稳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应充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和区域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洁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丰富的农产品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不应多度囤积降低其价值。而"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利用度以及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囤积等各方面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概况,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与结构,并展望了贸易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农业合作 发展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原帼力 帕丽哈扎提·阿不拉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相互竞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日益增加,同时贸易逆差趋势也在加大。从贸易结构来看,畜禽和水产品类、蔬果类和加工类农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向,而谷物籽油类农产品则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从竞合关系来看,一方面双边贸易的竞争关系一直较强,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也较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方慧 赵甜
文章从文化差异视角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发现文化差异通过作用于对农产品的需求偏好和交易成本带来了外来者优势和外来者劣势,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深刻影响。之后从统计角度分析44个沿线样本国农产品贸易在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使用遗传距离测算并量化了文化差异程度。实证检验发现传统研究强调的地理距离和经济差异是农产品贸易开展的阻力因素,制度质量、汇率水平、经济自由度和移民网络则是促进因素。本研究关注的文化差异会抑制农产品贸易的开展,但对与欧洲样本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最为显著。"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需同时关注传统因素和文化差异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文末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农产品贸易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莲燕 朱再清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文化距离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为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农业经贸合作前景
“一带一路”境外农业合作区设立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与潜力预测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测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距离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