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2)
- 2023(15590)
- 2022(13322)
- 2021(12518)
- 2020(10344)
- 2019(23710)
- 2018(23570)
- 2017(45619)
- 2016(24701)
- 2015(27834)
- 2014(27934)
- 2013(27620)
- 2012(25025)
- 2011(22686)
- 2010(22712)
- 2009(21053)
- 2008(20556)
- 2007(18325)
- 2006(16348)
- 2005(14431)
- 学科
- 济(99586)
- 经济(99451)
- 业(75083)
- 管理(71044)
- 企(53441)
- 企业(53441)
- 农(49396)
- 方法(42010)
- 数学(36031)
- 数学方法(35603)
- 农业(32703)
- 财(27957)
- 业经(26785)
- 贸(25968)
- 贸易(25954)
- 中国(25840)
- 易(25249)
- 制(23382)
- 地方(20759)
- 学(18889)
- 体(16575)
- 银(15684)
- 银行(15643)
- 理论(15576)
- 技术(15538)
- 环境(15413)
- 务(15077)
- 财务(14997)
- 财务管理(14963)
- 行(14899)
- 机构
- 学院(353180)
- 大学(350314)
- 济(146301)
- 经济(143272)
- 管理(140077)
- 理学(121713)
- 理学院(120479)
- 管理学(118587)
- 管理学院(117972)
- 研究(116785)
- 中国(87467)
- 京(73390)
- 农(70388)
- 科学(70242)
- 财(66145)
- 所(57832)
- 业大(56630)
- 农业(53903)
- 中心(53303)
- 财经(52276)
- 研究所(52248)
- 江(51959)
- 经(47523)
- 北京(45739)
- 范(45229)
- 师范(44883)
- 经济学(42954)
- 院(41889)
- 州(41731)
- 经济学院(38845)
- 基金
- 项目(240228)
- 科学(188915)
- 研究(180713)
- 基金(173821)
- 家(150089)
- 国家(148777)
- 科学基金(127805)
- 社会(114266)
- 社会科(107997)
- 社会科学(107968)
- 省(94432)
- 基金项目(92300)
- 教育(81569)
- 自然(80899)
- 自然科(78939)
- 自然科学(78925)
- 划(77901)
- 自然科学基金(77502)
- 编号(75597)
- 资助(70602)
- 成果(61312)
- 部(53641)
- 重点(53102)
- 发(51873)
- 课题(51020)
- 创(49990)
- 制(48155)
- 国家社会(46752)
- 创新(46598)
- 教育部(46031)
- 期刊
- 济(165129)
- 经济(165129)
- 研究(104530)
- 农(71419)
- 中国(68062)
- 学报(54263)
- 科学(50059)
- 财(49085)
- 管理(48559)
- 农业(48371)
- 大学(42740)
- 学学(40541)
- 教育(37474)
- 融(32541)
- 金融(32541)
- 业经(31766)
- 技术(29801)
- 财经(24894)
- 经济研究(24648)
- 问题(23667)
- 业(22706)
- 经(21137)
- 贸(19108)
- 版(18124)
- 理论(17054)
- 世界(16929)
- 科技(16856)
- 技术经济(16679)
- 现代(16274)
- 图书(15817)
共检索到52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式恩
农产品贸易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调节农民收入,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机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产品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分析了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传导机制的运行层次和机理,进而依托这些机制,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化路径,以此扩大我国农业经济规模,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千方百计依靠农产品贸易调节和增加农民收入,而这也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政策和农业经济管理的本质目标,是关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农民收入 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轶群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加重了中国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技术进步角度探讨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加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初始值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引致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产品进出口均会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中介作用,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开放程度、提升人力资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区域间存在差异;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则会扩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业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在区域间较为一致,农产品贸易经由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受区域间农产品贸易规模差异的影响。本文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问泽霞 张晓辛
本文从贸易、资本及技术水平角度选取了三个变量来分析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度是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化的Granger原因,且其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化有较为显著的正的影响。本文认为这种正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实现,一是我国由劳动力优势形成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在我国农业哺育工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政策等影响下偏离了收入分配公平的轨道,二是我国区域偏向开放政策形成的不平衡的农产品出口国内区域结构和东西部农民不同的收入结构促进了东西部农民间的收入分化。
关键词:
农产品 国际贸易 农民收入 收入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宸
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农产品对外贸易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下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就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展开深入分析,总结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深入探讨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作用的机理,并就怎样促使农产品对外贸易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对外贸易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孝岩 王希龙 金亮 李蔚东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增加有正向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要远大于农产品进口;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对农业经营收入有抑制影响;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收入有负向作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和高收入农民群体有积极影响,对中等收入农民群体有负向作用。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高水平开放,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祥 臧星月 朱晶
文章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报道的回顾,分析了近期中方对自美国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对于加征关税对美国农业的影响在测算结果上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但鉴于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特殊重要性,美国国内普遍认为加税对其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和农户福利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动摇美国农民对于政府和总统选举的支持。这一方面表明美国国内对于农产品加征关税的普遍忧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方以农产品作为反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中方应当在坚持现有策略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渠道,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加紧对贸易摩擦影响的科学量化评估,力争把反制措施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蒲明 朱信凯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产品价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产品价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存在正相关性,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但对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不会引起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莎
文章基于200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方法,实证检验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由于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比重下降,以及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和投机因素的存在,农民并没有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显著获益,农产品价格上涨未能显著带动农民收入提高。而农民的打工收入,尤其是通过加工贸易出口获取非农就业机会实现的非农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显著推动力量。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农民收入 农业收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丹丹
利用1991-2011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在长期,国内的农产品物流和农民收入两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且短期农产品物流变动对农民收入存在正向的影响,但国内农民收入与农产品物流之间不构成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仅农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增长,反之则不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柳
文章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建立了一套测量贸易结构优度的方法和指标,然后选取我国2014—2018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对贸易结构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劣势大于比较优势,且近几年贸易结构出现了进一步恶化,与我国农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地位不符。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结构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斯友 庄佩芬
相较于一般贸易产品,农产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由此也突显了口岸监管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性。本文以我国加入WTO之后为时间起点,梳理了该时期以来农产品贸易特征及1998年以来农产品贸易口岸监管机制沿革,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农产品贸易口岸监管的16项机制,详细分析了该机制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口岸监管改革实践,提出紧密对接农产品贸易政策、大力提升农产品检疫能力水平、持续推进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切实严密农产品贸易综合监管、加快创新海关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口岸监管 农产品贸易 运行机制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重秀 蒋文杰
实现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在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宽的背景下,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有较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会影响农民收入并以价格信号传导。以2002—2020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农产品进出口额、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口虽然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农产品出口对中低收入农民群体的增收作用较大,进口则相反;价格变动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农民收入的中介变量。因此,建议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并适当调节农产品进口;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多渠道增收;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并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重秀 蒋文杰
实现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在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宽的背景下,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有较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会影响农民收入并以价格信号传导。以2002—2020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农产品进出口额、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口虽然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农产品出口对中低收入农民群体的增收作用较大,进口则相反;价格变动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农民收入的中介变量。因此,建议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并适当调节农产品进口;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多渠道增收;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并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敏 焦晋鹏 蒋抒博 李纯昊
农产品流通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民增收,需要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本文基于农产品流通创新包含的四个维度,即“业态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物流技术创新、流通信息化”,选取了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业态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物流技术创新和流通信息化均对农产品流通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流通信息化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远红
基于2002-2011年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说明现阶段农产品物流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从物流政策支持、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民收入 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