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8)
- 2023(16809)
- 2022(14260)
- 2021(13132)
- 2020(11186)
- 2019(25711)
- 2018(25392)
- 2017(49110)
- 2016(26372)
- 2015(29818)
- 2014(30021)
- 2013(29753)
- 2012(27808)
- 2011(25249)
- 2010(25305)
- 2009(23498)
- 2008(23335)
- 2007(21006)
- 2006(18400)
- 2005(16508)
- 学科
- 济(118688)
- 经济(118578)
- 业(80679)
- 管理(74860)
- 企(57648)
- 企业(57648)
- 方法(51662)
- 农(49750)
- 数学(45767)
- 数学方法(45263)
- 农业(33004)
- 中国(32111)
- 财(28814)
- 业经(28081)
- 地方(27808)
- 贸(22105)
- 贸易(22092)
- 学(21711)
- 制(21616)
- 易(21399)
- 银(18255)
- 银行(18218)
- 务(18197)
- 财务(18132)
- 财务管理(18082)
- 技术(17682)
- 融(17661)
- 金融(17658)
- 行(17423)
- 企业财务(17259)
- 机构
- 学院(383432)
- 大学(380090)
- 济(159563)
- 经济(156332)
- 管理(150491)
- 理学(129527)
- 理学院(128164)
- 研究(127666)
- 管理学(125997)
- 管理学院(125279)
- 中国(98319)
- 京(79427)
- 科学(77748)
- 农(77192)
- 财(71967)
- 所(64417)
- 中心(61624)
- 业大(60398)
- 农业(59669)
- 江(58731)
- 研究所(58117)
- 财经(57195)
- 经(51984)
- 范(50217)
- 师范(49717)
- 北京(49547)
- 经济学(48051)
- 州(46967)
- 院(45229)
- 经济学院(43488)
- 基金
- 项目(254943)
- 科学(201014)
- 研究(186712)
- 基金(184627)
- 家(160548)
- 国家(159166)
- 科学基金(137072)
- 社会(119035)
- 社会科(112692)
- 社会科学(112662)
- 省(101198)
- 基金项目(97540)
- 自然(88139)
- 自然科(86108)
- 自然科学(86086)
- 教育(85740)
- 自然科学基金(84548)
- 划(84224)
- 编号(77353)
- 资助(75842)
- 成果(62446)
- 发(58628)
- 重点(57185)
- 部(56687)
- 创(52815)
- 课题(52326)
- 创新(49384)
- 国家社会(49204)
- 科研(48945)
- 教育部(48381)
- 期刊
- 济(178257)
- 经济(178257)
- 研究(108133)
- 中国(76324)
- 农(76194)
- 学报(59246)
- 财(55574)
- 科学(54591)
- 农业(51667)
- 管理(51630)
- 大学(45226)
- 学学(42634)
- 教育(39146)
- 融(38709)
- 金融(38709)
- 业经(34729)
- 技术(34403)
- 财经(27822)
- 经济研究(27099)
- 业(26210)
- 问题(24732)
- 经(23805)
- 图书(20274)
- 技术经济(19346)
- 统计(19291)
- 版(19252)
- 世界(18419)
- 理论(18286)
- 商业(17848)
- 策(17611)
共检索到572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莉 王怀明
尽管许多企业已获得质量安全认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依然不断,由此使得政府部门、学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认证有效性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农产品生产企业与认证机构的博弈模型存在纳什均衡,虚假认证行为与政府抽查概率、惩罚力度、消费者反应程度、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因素有关。为提高农产品质量认证有效性,应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加大政府对认证机构监管频率与违规处罚力度、健全农产品安全事件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等。
关键词:
农产品 认证机构 质量认证 信息传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益博
文章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信号传递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在无信息披露,用价格作为信号传递农产品质量时,造成的价格扭曲;分析了信息披露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时,农产品生产者会如何选择其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披露成本对生产者利润的影响,并分析了低的披露成本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信号传递 信息披露 博弈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少军 樊红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全球性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文章运用现代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以及解决的途径,并探讨了农产品认证作为解决市场中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措施的优势。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认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晓明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机制和质量鉴别机制的组合运用来影响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种植户(农户)的行为选择,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博弈 行为选择 机制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揭示出经济利益是影响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若要遏制不安全技术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汇才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农产品安全市场上,市场失灵问题大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所在。以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拟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阐述其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缓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茜 黄晓英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已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农产品属性决定了买卖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对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在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农产品供给者与监管者、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
农产品 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 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远强 韩文秀
农产品质量认证被誉为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 ,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目的是将生产者的信息如实反映出来 ,并传达给消费者 ,认证时须遵循客观性、独立性、权威性、标准化和公开性原则。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在认证标准体系、质量标准认证、质量认证标志、质量标准体系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亟待解决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质量认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霞
农产品质量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新领域。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根据信号传递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信用管理模型和利益诱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玉娟
随着我国对外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发挥农产品质量信誉对出口价值的影响和功能,提升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与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企业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作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的代理指标,研究发现:农产品质量信誉对企业出口价值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优质优价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相较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更加依赖于农产品质量信誉的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塑造品牌影响力、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实施差异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景帅 韩青 杨汭华
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进程中,推动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有助于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和践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本文基于中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3175户规模农户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KHB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组织模式对规模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对规模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别使规模农户参与质量认证的概率提高7.1%和8.8%;横向合作和纵向协作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类别的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横向合作模式对有机食品认证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推动安全生产和拓宽销售渠道影响规模农户的质量认证行为,其中推动安全生产发挥的作用最大。从农户禀赋来看,对于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土地经营面积为75亩以下的规模农户,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规模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完善契约治理、增进认证效益等方面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的质量安全效应,支持产业组织根据成员状况开展差异化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张子馨 刘天军
作为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使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电商参与对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KHB方法剖析电商参与促进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概率,同时增加了多重质量认证的可能;参与电商通过提高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意愿、增加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三个途径影响农产品质量认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商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推广等对策,以此促进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琦 石岿然
探索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点问题。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中心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已经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本文以农业合作组织为研究主体,运用博弈方法从是否存在农民专业组织两个层面构建静态博弈模型,探讨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信息平台和监管中心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