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6)
- 2023(11985)
- 2022(10186)
- 2021(9264)
- 2020(7937)
- 2019(18231)
- 2018(17932)
- 2017(34631)
- 2016(19016)
- 2015(21729)
- 2014(21997)
- 2013(22246)
- 2012(20943)
- 2011(19190)
- 2010(19676)
- 2009(18773)
- 2008(18864)
- 2007(17661)
- 2006(16087)
- 2005(14625)
- 学科
- 济(101403)
- 经济(101333)
- 业(63088)
- 管理(61305)
- 农(46743)
- 企(42736)
- 企业(42736)
- 方法(36653)
- 数学(31799)
- 数学方法(31565)
- 农业(30789)
- 业经(23675)
- 财(23558)
- 地方(23101)
- 中国(21986)
- 制(18392)
- 学(18234)
- 贸(15255)
- 贸易(15246)
- 务(15017)
- 财务(14977)
- 财务管理(14935)
- 易(14776)
- 企业财务(14184)
- 银(13934)
- 银行(13908)
- 策(13773)
- 发(13396)
- 地方经济(13287)
- 行(13138)
- 机构
- 学院(286578)
- 大学(283725)
- 济(127938)
- 经济(125298)
- 管理(112865)
- 研究(97631)
- 理学(94507)
- 理学院(93546)
- 管理学(92268)
- 管理学院(91712)
- 中国(78500)
- 农(64645)
- 京(59662)
- 科学(58153)
- 财(57649)
- 所(50773)
- 农业(49782)
- 中心(47203)
- 业大(46437)
- 江(46265)
- 研究所(45492)
- 财经(44417)
- 经(40000)
- 经济学(38694)
- 北京(37373)
- 州(36248)
- 范(35543)
- 师范(35234)
- 经济学院(34638)
- 省(33597)
- 基金
- 项目(177580)
- 科学(138203)
- 研究(132006)
- 基金(126994)
- 家(109766)
- 国家(108798)
- 科学基金(92411)
- 社会(84142)
- 社会科(79366)
- 社会科学(79337)
- 省(70771)
- 基金项目(67204)
- 教育(58626)
- 划(57539)
- 自然(57424)
- 自然科(55998)
- 编号(55996)
- 自然科学(55982)
- 自然科学基金(54989)
- 资助(51822)
- 成果(46065)
- 发(40090)
- 部(39521)
- 重点(39395)
- 课题(36908)
- 创(35838)
- 农(35103)
- 国家社会(34605)
- 创新(33605)
- 科研(33460)
- 期刊
- 济(156317)
- 经济(156317)
- 研究(84709)
- 农(65946)
- 中国(60428)
- 财(47297)
- 农业(44154)
- 学报(43832)
- 管理(40076)
- 科学(40027)
- 大学(33165)
- 学学(31306)
- 融(30707)
- 金融(30707)
- 业经(28286)
- 技术(25788)
- 教育(24127)
- 业(23749)
- 经济研究(23006)
- 财经(22686)
- 问题(21071)
- 经(19587)
- 技术经济(16805)
- 世界(16595)
- 图书(15774)
- 农村(15195)
- 村(15195)
- 版(15098)
- 经济问题(14606)
- 理论(14420)
共检索到451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霞
农产品质量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新领域。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根据信号传递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信用管理模型和利益诱导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庆龙 王爱民
本文运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指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农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仅仅是一定制度安排下的溯源形式,因而政府在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同时,必须考虑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溯源机制 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卓 于冷
农产品质量分级因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开始在中国得到重视。而国内关于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研究相关文献很少,并且主要是介绍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国际经验以及讨论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借鉴意义。由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发展历史较长,国际农经学界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这些研究大多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对消费者、生产者及市场中介的福利影响,进而探讨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国外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微观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介绍并评价了该领域内的关键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然后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分级 微观经济学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月红
只有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才有利于向社会、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质量安全农产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毅华 杨仁斌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污染严重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益博
文章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信号传递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在无信息披露,用价格作为信号传递农产品质量时,造成的价格扭曲;分析了信息披露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时,农产品生产者会如何选择其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披露成本对生产者利润的影响,并分析了低的披露成本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信号传递 信息披露 博弈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柏园
徐柏园同志关于农产品质量管理一文,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既包括人不能因缺食而饿死,也包括不能因食物质量问题被毒害甚或致死。这都是天之大事。食物(包括农产品及加工食品和烟、酒、药、饮用水等)质量直接关系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我国已经发生多起由食品质量引起的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事件,但均以个案方式处理,并未因此举一反三,建立健全起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监管制度和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从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危机四伏,极易引发事件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希望对此问题继续深入研究,提出建设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和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出口农产品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及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粗放式生产导致农残留严重超标,使得传统农产品日趋失去市场,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条码技术的特点、国外条码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例以及陕西农业应用条码技术的优势等方面,论述了条码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管理 条码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任爱胜 冯忠泽 李庆江
本文采用Optimal Scaling模型对54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生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及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图案的了解情况。分析表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了解非常清楚的农户分别占3.0%和6.3%;有68.5%的农户认为市场上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不合格化肥多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户目前最急需的是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占71.2%)。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引导生产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通过与生产技术培训相结合,强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示范效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倾力打造诚信体系。
关键词:
农户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认知 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永忠 王芳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利益主体角度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 成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揭示出经济利益是影响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若要遏制不安全技术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汉君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的策略,必须强化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主体地位;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完善农产品认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风险分析等应急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