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3)
2023(11626)
2022(9665)
2021(9051)
2020(7558)
2019(17007)
2018(16531)
2017(32428)
2016(17215)
2015(18899)
2014(18606)
2013(18199)
2012(16499)
2011(14563)
2010(14411)
2009(13131)
2008(12498)
2007(10899)
2006(9266)
2005(7890)
作者
(46035)
(39007)
(38312)
(36607)
(24151)
(18518)
(17579)
(15263)
(14741)
(13437)
(13102)
(13059)
(11952)
(11860)
(11737)
(11667)
(11396)
(11381)
(11097)
(10881)
(9420)
(9317)
(9310)
(9065)
(8823)
(8818)
(8323)
(8318)
(7757)
(7583)
学科
(71603)
经济(71533)
(58992)
管理(47671)
(46461)
(35677)
企业(35677)
方法(33060)
农业(30677)
数学(30119)
数学方法(29741)
业经(20004)
中国(19622)
(17937)
(15384)
(13626)
贸易(13616)
(13374)
(12876)
银行(12862)
地方(12832)
(12189)
(11341)
财务(11306)
财务管理(11279)
(11096)
金融(11095)
(11078)
(11002)
保险(10985)
机构
学院(234820)
大学(229862)
(101960)
经济(100186)
管理(97760)
理学(85172)
理学院(84478)
管理学(83126)
管理学院(82699)
研究(71451)
中国(60213)
(55260)
(45766)
(45466)
农业(42237)
科学(41425)
业大(40068)
中心(37004)
财经(36940)
(34314)
(33956)
(33309)
经济学(30831)
研究所(30114)
经济管理(29052)
经济学院(28076)
财经大学(27486)
北京(27147)
(26717)
(26673)
基金
项目(165647)
科学(132090)
基金(123023)
研究(122567)
(106437)
国家(105496)
科学基金(92340)
社会(80914)
社会科(76543)
社会科学(76522)
基金项目(65317)
(65087)
自然(58887)
自然科(57578)
自然科学(57565)
自然科学基金(56530)
教育(55133)
(53261)
编号(49761)
资助(49292)
(37854)
成果(37564)
重点(36471)
(35959)
(35134)
国家社会(34337)
创新(32848)
(32640)
教育部(32629)
人文(32449)
期刊
(108211)
经济(108211)
研究(64413)
(58679)
中国(43611)
农业(39882)
(34545)
学报(33650)
科学(32343)
管理(31908)
(27985)
金融(27985)
大学(27598)
学学(26681)
业经(24414)
技术(21160)
(19260)
教育(17835)
财经(17546)
问题(15860)
(14889)
经济研究(14662)
农村(14259)
(14259)
农业经济(13838)
(12704)
世界(12228)
技术经济(11869)
经济问题(11538)
理论(11454)
共检索到337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莫鸣  钟敏达  
本文以网络媒体报道的72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样本,运用SC-RC矩阵模型方法对农产品质量风险的关键点进行定位与判断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生的主要环节是销售与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本质原因主要是化学性污染,表现在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粗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受化学性污染因素影响最大的农产品是蔬菜和蔬菜制品、水果和水果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和水产品制品、粮食、茶叶、烹调佐料等。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议重点监管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重点检测农产品的化学性污染问题,重点监管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主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耀群  商雅茹  
在供应链的视角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从生产环节、加工环节、物流环节、销售环节这四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求出客观权重,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主观权重,进行组合权重,既可以有效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臆断,还能结合数据间的内部关系,再应用TOPSIS法来计算比较不同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情况并且进行排序,最后以实际案例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华  才奇  长青  
本文从初级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销售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和农产品滞销的主观、客观和不确定三大类九小类实质原因两个维度,建立了农产品滞销因素的供应链—实质原因(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寻找农产品滞销关键点及问题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中国从2007年至2011年发生的32个农产品滞销事件,判别了中国农产品滞销产生的供应链环节与实质原因,定位了农产品滞销的四个关键控制点,即销售环节的渠道不畅、销售环节的市场饱和、生产环节的盲目生产和生产环节的亩产量增加,针对这些关键控制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淼  王家铭  
随着政府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家户分散经营模式下,经营者为了稳定家庭收入、获得更多利益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增加和成本节约,而不关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户的这种经营策略选择,直接导致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滥用,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也被非法使用,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要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建构基于农业家户经营格局的治理体制,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以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逐步消除化学品的滥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三元  
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包括源头风险、加工风险、物流风险、销售风险和使用风险,将影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5个供应链节点作为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并进一步把每个一级指标细分为3个二级指标,根据调查所得的结果建立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中,加工风险的影响最大,源头风险次之,物流风险贯穿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销售风险可使农产品供应链前期风险规避的努力功亏一篑,使用风险亦不能忽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霖  冯俊文  
首先对国内外将博弈理论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指出大多研究都采用经典博弈理论的缺陷,尝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深入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策略空间以及演化趋势。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得出农产品供应链市场的演化相图以及在每一个平衡点的演化稳定特性,很好地揭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演化进程,为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揭示出经济利益是影响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若要遏制不安全技术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晓明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机制和质量鉴别机制的组合运用来影响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种植户(农户)的行为选择,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彬  
近年,虽然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但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事件的频发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分工细化与横向低组织化、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未能真正形成、以及较低的违法成本引发的不正当"卖相"竞争等存在很大关联。为遏制事件频发的势头,除进一步发挥法律的威慑力之外,还应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下游主体的逆向监管责任,进一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接与合作。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潘守慧  王开义  王志彬  韩焱云  赵向宇  
[目的/意义]互联网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呈现出信息规模庞大、分散、无序等特点,需要将这些孤立、零散分布的海量信息汇集起来,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聚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自动跟踪模型,给出了基于Single-Pass的增量聚类算法框架,并通过引入时间距离来改进聚类间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都有明显降低。本模型可有效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动态关联追踪,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冬梅  张忠潮  
农产品经验品和信用品的质量特性使市场调节失灵,政府监管成为必要。在小规模分散经营占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政府利用自身资源获取执法信息成本太高,群众举报是政府低成本获取执法信息的重要途径。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举报制度,但该项制度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对举报人缺乏激励,举报处理程序太笼统,对举报人法律保护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规范举报案件处理程序和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月红  
只有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才有利于向社会、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质量安全农产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艳波  董鸿鹏  
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对农户安全技术的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视角探讨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的认知程度、资源禀赋和农户禀赋等方面对农户安全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且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明  陈勇  
"农超对接"模式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为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六个方面,对"农超对接"模式下如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趣对接"模式的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