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1)
2023(17318)
2022(14464)
2021(13500)
2020(11442)
2019(26192)
2018(26014)
2017(49972)
2016(27160)
2015(30831)
2014(30785)
2013(30221)
2012(27593)
2011(24759)
2010(25003)
2009(23274)
2008(23289)
2007(21069)
2006(18343)
2005(16290)
作者
(77633)
(65427)
(65037)
(62015)
(41145)
(31359)
(29631)
(25525)
(24576)
(23199)
(22014)
(21976)
(20616)
(20521)
(20200)
(20116)
(19774)
(19186)
(18782)
(18742)
(16091)
(16039)
(16020)
(14988)
(14692)
(14690)
(14534)
(14459)
(13196)
(12956)
学科
(112087)
经济(111938)
(87366)
管理(85439)
(66488)
企业(66488)
方法(52303)
(49808)
数学(46321)
数学方法(45596)
农业(32655)
(32158)
业经(28770)
中国(27461)
(26696)
(20252)
贸易(20240)
(20238)
财务(20162)
财务管理(20110)
地方(19941)
(19892)
(19770)
企业财务(19101)
(18550)
(17813)
银行(17778)
技术(17692)
理论(17458)
(16838)
机构
学院(391224)
大学(386996)
(159853)
经济(156509)
管理(155949)
理学(135493)
理学院(134173)
管理学(131671)
管理学院(130973)
研究(123400)
中国(95918)
(79961)
(77109)
(75107)
科学(75080)
业大(61620)
(61400)
中心(59910)
农业(59591)
财经(59248)
(59234)
研究所(55383)
(53796)
北京(49223)
(48074)
经济学(47898)
师范(47568)
(46361)
(44032)
财经大学(43670)
基金
项目(262987)
科学(208260)
研究(192188)
基金(191997)
(166778)
国家(165369)
科学基金(143285)
社会(122840)
社会科(116269)
社会科学(116235)
(104150)
基金项目(101252)
自然(93044)
自然科(90926)
自然科学(90904)
教育(89676)
自然科学基金(89297)
(86406)
编号(79100)
资助(78434)
成果(63293)
(58962)
重点(58934)
(55654)
(55261)
课题(53766)
创新(51648)
(51518)
教育部(50726)
国家社会(50696)
期刊
(175860)
经济(175860)
研究(107450)
中国(76727)
(76192)
(60638)
学报(59134)
管理(55784)
科学(55424)
农业(51564)
大学(46354)
学学(44121)
教育(39217)
(36592)
金融(36592)
技术(36198)
业经(33941)
财经(29059)
(26393)
经济研究(26173)
(24784)
问题(24066)
(20617)
统计(20087)
技术经济(19706)
(18647)
理论(17748)
世界(17746)
科技(17428)
财会(17208)
共检索到56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岩  李娟  
政府规制的介入对于纠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失灵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安丘模式"奥秘,本文构建并假设了政府规制重塑农户生产行为的逻辑框架。基于框架的分析发现,安丘以源头控制为着力点,对农户实施了规范性、激励性、服务性多重规制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通过嵌入到市场环境和农户收益中间接发挥了推拉力的驱动作用,促发了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提升了治理绩效,验证了本文假设。因此,政府主导的政府作为—社会支持—公共价值"的协同治理和"强力规制—行为重塑—自觉行为"的行为逻辑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指导理念和有效途径;政府强大的规制力度和源头控制的着力点是"安丘模式"成功的关键,亦是其经验价值所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善信  李丽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相对比较落后,应该加快发展,但是如果发展得过快也会出现问题。本文从市场均衡的角度分析认为,提高的标准必须要得到一定的市场均衡的支撑,同时农户需要一个生产调整的过程,这两方面决定了标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当标准提高的幅度较小时,它能激励农户生产更安全的农产品,随着标准提高幅度的增加,标准的效应开始变弱,超过一定幅度后,标准就会失效,甚至会激励农户选择以次充好的行为。因此,标准体系的建设应该分级别、分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不宜过快。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明  陈勇  
"农超对接"模式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为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六个方面,对"农超对接"模式下如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趣对接"模式的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雅蓉  王一罡  于金莹  吴思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针对农产品市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多主体仿真实验,研究市场参与主体(农户、批发商和监管机构)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农产品市场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市场交易层面,批发商与农产品合作社形成契约型供应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基于契约关系约束合作社以引导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将零散的农户整合成集体,有效减少监管成本;市场监管层面,监管机构的监管强度对农户和批发商存在异质性,监管机构对农户监管的效果优于对批发商的监管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淼  王家铭  
随着政府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家户分散经营模式下,经营者为了稳定家庭收入、获得更多利益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增加和成本节约,而不关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户的这种经营策略选择,直接导致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滥用,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也被非法使用,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要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建构基于农业家户经营格局的治理体制,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以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逐步消除化学品的滥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存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发重视。由于治理手段的欠缺,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日肖湘雄教授所著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共治机制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发展阶段、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国内外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现有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农户+企业"模式所面临的制度难题,进而提出组建"农协+企业"的供应组织模式,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农产品协会对政府监管行为和农产品供给者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协会能够提高政府对产品质量的监管能力,并促使农产品供给者遵循行业标准,既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促进了农产品供给者利益最大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晓丽  傅杰勇  陈鲲玲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角度,对农产品电商参与主体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参与主体及其动态系统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梳理影响参与主体合作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初始意愿对系统演化具有显著影响,参与主体在策略选择之间相互影响并且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序贯理性特征,在不同的参数约束条件下,各主体策略的演化趋势也各不相同;提升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加大政府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投诉维权意识,能够促使管控系统采取提供优质农产品、销售优质农产品、不维权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揭示出经济利益是影响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若要遏制不安全技术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晓明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机制和质量鉴别机制的组合运用来影响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种植户(农户)的行为选择,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胜军  刘英杰  
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国等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政府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结构完善、机制合理、运行有序、成效显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农产品市场实施有效调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产者利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杰贤  郑少锋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周至猕猴桃"和"眉县猕猴桃"种植户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基于质量安全的政府规制研究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显著影响农户农资投入行为,降低农户农资成本,有利于农户接受和执行政府规制政策;(2)政府规制促进了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对综合防治技术和果园生草技术采用概率更高,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持续提高和改善;(3)政府规制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无显著影响,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也没有显著降低膨大剂类生物激素的使用概率,该类激素的使用对猕猴桃质量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茜  黄晓英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已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农产品属性决定了买卖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对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在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农产品供给者与监管者、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良纲  
当前我国多种农产品流通模式并存,既有"农户+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的传统模式,也有"合作社+零售商+消费者""家庭农场+超市+消费者"的现代模式,还出现了"农业公司+会员(消费者)""农场+消费者"的定制模式。农产品流通模式不同,流通环节多少与流通渠道长短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