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5)
- 2023(11077)
- 2022(9357)
- 2021(8741)
- 2020(7296)
- 2019(16104)
- 2018(15950)
- 2017(30861)
- 2016(16391)
- 2015(18485)
- 2014(18298)
- 2013(18112)
- 2012(16444)
- 2011(14959)
- 2010(15064)
- 2009(14397)
- 2008(14409)
- 2007(13201)
- 2006(11916)
- 2005(10777)
- 学科
- 济(66238)
- 经济(66126)
- 业(61084)
- 管理(53780)
- 农(46469)
- 企(41056)
- 企业(41056)
- 农业(30663)
- 方法(24416)
- 业经(21558)
- 数学(20389)
- 数学方法(20120)
- 财(19714)
- 制(19712)
- 中国(17176)
- 贸(14306)
- 贸易(14299)
- 体(14286)
- 易(13990)
- 银(11960)
- 银行(11946)
- 技术(11587)
- 策(11529)
- 行(11403)
- 务(11397)
- 地方(11386)
- 财务(11363)
- 财务管理(11336)
- 学(10926)
- 体制(10813)
- 机构
- 学院(240310)
- 大学(235237)
- 济(102194)
- 经济(100193)
- 管理(94876)
- 理学(82269)
- 理学院(81500)
- 管理学(80227)
- 管理学院(79813)
- 研究(75748)
- 中国(61030)
- 农(55139)
- 财(48415)
- 京(47737)
- 科学(43375)
- 农业(42000)
- 业大(39089)
- 财经(37700)
- 所(37218)
- 江(36942)
- 中心(36851)
- 经(34147)
- 研究所(32987)
- 经济学(30116)
- 范(29821)
- 师范(29544)
- 北京(29148)
- 州(28938)
- 经济管理(27929)
- 财经大学(27432)
- 基金
- 项目(156639)
- 科学(125453)
- 研究(119143)
- 基金(115286)
- 家(98696)
- 国家(97708)
- 科学基金(85383)
- 社会(78376)
- 社会科(73864)
- 社会科学(73851)
- 省(62057)
- 基金项目(60936)
- 教育(54083)
- 自然(53050)
- 自然科(51888)
- 自然科学(51880)
- 自然科学基金(50974)
- 划(50053)
- 编号(49764)
- 资助(45288)
- 成果(39866)
- 制(36235)
- 部(35999)
- 重点(34311)
- 发(33516)
- 创(33457)
- 课题(32977)
- 国家社会(32435)
- 农(31654)
- 教育部(31221)
- 期刊
- 济(123972)
- 经济(123972)
- 研究(70249)
- 农(59423)
- 中国(52414)
- 农业(39984)
- 财(37882)
- 学报(34851)
- 管理(34232)
- 科学(33397)
- 大学(28602)
- 学学(27290)
- 业经(27109)
- 融(25967)
- 金融(25967)
- 教育(25006)
- 技术(20104)
- 业(19059)
- 财经(18912)
- 经济研究(17448)
- 问题(16769)
- 经(16263)
- 农村(14672)
- 村(14672)
- 农业经济(14083)
- 版(13568)
- 世界(13188)
- 技术经济(11868)
- 经济问题(11714)
- 商业(11703)
共检索到365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雪 朱成霞 朱海波
信任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农产品电商直播兴起的本质,在于突破了传统电商信息交互不足的瓶颈,从而降低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水平。本文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一般性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两类农产品电商直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案例研究方法,依据信息经济学之信任与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论框架,从中介能力视角,论证了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中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直播中介的身份特征和在线社会关系网络属性,使得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模式比传统农产品电商交易模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质量保障、加强供应链管理3个维度上具有更突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强化消费者信任。具体而言,农产品电商直播以直播中介主体为信息传导纽带,通过信息交互交换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声誉效应机制为农产品提供质量背书,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向消费者表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交易信任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雪 朱成霞 朱海波
信任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实现的核心要素,农产品电商直播兴起的本质,在于突破了传统电商信息交互不足的瓶颈,从而降低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水平。本文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一般性主体+企业+电商平台"两类农产品电商直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案例研究方法,依据信息经济学之信任与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论框架,从中介能力视角,论证了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中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直播中介的身份特征和在线社会关系网络属性,使得农产品电商直播交易模式比传统农产品电商交易模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质量保障、加强供应链管理3个维度上具有更突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强化消费者信任。具体而言,农产品电商直播以直播中介主体为信息传导纽带,通过信息交互交换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声誉效应机制为农产品提供质量背书,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向消费者表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交易信任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产品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雨婷 张仕军 朱吉庆 孙梦丹
电商直播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以线索利用理论、信任理论和S-O-R模型为基础,以根脉传播、品牌声誉、正面弹幕评价三种外部线索为自变量,以感知信息可靠性和愉悦情绪为中介变量,通过对调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部线索对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具体作用机理。检验结果表明:根脉传播、品牌声誉、正面弹幕评价均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感知信息可靠性、愉悦情绪对于外部线索对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中介作用,且感知信息可靠性与愉悦情绪在外部线索与购买意愿之间起串联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安 王江涛 王京安
直播电商是数字化时代企业营销最新发展趋势。基于507份有效问卷,以S-O-R理论为框架,构建包含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为自变量的双路径研究模型,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场景氛围和主播专业能力对消费者的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感知对消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众行为在信任感知和消费行为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会强化信任感的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通过场景氛围营造和主播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消费者信任感知,并在倡导理性消费和传递企业价值主张的同时,适当利用从众行为,以提升企业营销效果和消费者决策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浏 杨伊侬 肖纯 陈增祥 卫海英
本文基于品牌信任视角,运用AMOS20.0建模技术,探讨了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负性感知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农产品品牌负面信息发生后,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其购买意愿具有边际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品牌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牌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在消费者农产品品牌感知负性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传递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创业
直播电商契合新生代消费群体注重个体体验、强调个性特质、热衷社交分享、重视场景应用的消费取向,在消费市场角力中异军突起。立足于民众既有消费习惯与信息获取偏好,消费者电商直播接触与消费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效应,而产品卷入度亦可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SPSS软件,经由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电商直播与消费者决策存在正相关关系,消费者电商直播接触行为可显著推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第二,电商直播与产品卷入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消费者电商直播接触可显著提升产品卷入度;第三,电商直播经由提升产品卷入度推动消费者达成购买决策,产品卷入度在电商直播推动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宇泓
在社交新零售日渐盛行的当下,直播营销在创造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以往有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行业监管与公共传播等问题,但对直播电商在线服务失败的负面口碑溢出效应关注不足,并且缺乏完善的解释机制模型。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直播电商在线服务失败对消费者负面口碑评价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三个实验结果表明:直播电商道德主导型服务失败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报复性负面口碑,功能主导型服务失败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寻求支持性负面口碑;直播电商在线服务失败引发消费者负面口碑评价存在双重中介机制,即心理契约违背和角色一致性感知共同中介直播电商在线服务失败对消费者负面口碑评价的影响;直播平台类型会对心理契约违背与角色一致性感知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负面口碑评价。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直播营销和在线服务失败的理论研究框架,为直播电商服务失败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莉
直播电商未来发展无限、价值无限,但快速成长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屡屡爆发的负面事件严重损害着消费者利益。基于消费者利益视角,直播电商的成长价值体现在降低成本和提升体验两大方面,直播电商的风险点在"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中各有不同表现,直播电商的风险应对可从完善法规体系、培养专业化人才、强化平台治理、增强消费者维权等方面入手。未来直播电商应正确对待成长与风险问题,始终以消费者利益为根本追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亿武 马长江 李丽莉 郭红东
直播电商集网络直播与电子商务的优势于一体,发展十分迅猛,正日益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服务场景理论为逻辑基础,构建“场景革新一价值重构”分析框架,用以引导对直播电商型塑农产品上行的内在机理分析。相较于传统线下模式,直播电商通过营造高赋能的网络服务场景推动了农产品上行的价值重构,具体表现在直播电商模式使得农产品上行从长链价值传递转变为短链价值传递,从单一价值输出转变为多元价值输出,从单向价值独创转变为多方价值共创。为充分释放直播电商对农产品上行的价值重构红利,政府应重点围绕夯实农产品供应链基础、提升农民直播专业技能、加强农产品直播电商监管以及鼓励开展农产品直播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政策部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川 石姣
厘清网络直播中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其行为转化过程对于促进生鲜农产品直播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加入情境因素,构建消费者生鲜农产品网络直播购买行为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收集问卷并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有意愿通过直播购买生鲜农产品的被调查者中,有34.3%未将购买意愿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外部情境因素在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其中,促进行为转化作用最强的是自然人文因素,其次为制度规范因素,最弱为市场竞争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强化质量监管与人文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售后服务标准体系和创新农产品直播内容等方式优化农产品上行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文华 黄来恩 吕廷杰 胡明瑶
随着电商直播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主播直播时的话术内容已成为影响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主播的积极情绪沟通、消极情绪沟通以及认知沟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直播购买行为。本研究通过收集电商直播间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室实验做进一步验证,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沟通和认知沟通对消费者直播购买行为有正向作用,且两者存在交互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主播类型(企业主播和名人主播)和商品类型(私有消费品和公开消费品)在其中存在调节效应,情绪沟通更容易在名人主播和公开消费品上产生影响,认知沟通更容易在企业主播和私有消费品上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丰富了电商直播领域的情绪与认知研究,拓展了信息加工理论在电商直播场景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结论对主播的直播话术制定、企业的直播策略选择以及观众的理性购物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商直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参与到商品直播中。然而直播体验对于不同观众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转变,进而对消费者的冲动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电商直播体验对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影响,直播体验中的真实性体验、实时性体验以及互动性体验均正向影响着冲动消费行为,但是其机制各不相同。具体而言,消费者信任、趣味性感知以及临场感是三种不同的中间机制,即直播体验越高,观众的消费者信任越高、趣味性感知与临场感也越高,从而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消费行为。本文丰富了冲动消费与直播体验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品牌企业提升直播体验提供了指导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萍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以“刺激-路径-反射”为研究框架,从主播基本素质、促销力度和直播间活跃度等多维度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22.0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旨在研究电商网络直播驱动下消费者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愉悦情感和消费唤醒是消费者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网络直播驱动下主播的可信度、吸引力、专业性和互动性以及对商品的促销力度、直播间活跃度都能通过愉悦情感和消费唤醒引起消费者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且通过愉悦情感这一内在机制产生的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在电商网络直播情景下,可以通过提高主播的基本素质、关注消费者情感变化、提高直播间活跃度、适度提醒消费者保持一定程度的理性消费等策略,正确引导消费者做出理性消费决策。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冲动性消费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洋 李佳泽 王志红
直播电商与新一代消费群体个性体验、热衷社交分享的消费取向渐趋吻合,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根植于大众既有的消费习惯和信息获取偏好,消费者复购行为与直播电商心理契约具有重叠效应,且与产品卷入度关联甚广。本文将直播电商心理契约细分为质量契约、交易契约、情感契约三个维度,探讨直播电商心理契约、产品卷入度与消费者复购三者关系。结果表明:直播电商心理契约正向影响消费者复购与产品卷入度;分维度来看,质量契约对消费者复购和产品卷入度的影响作用最强,交易契约次之,情感契约相对较弱;产品卷入度正向促进消费者复购,且在直播电商心理契约对消费者复购的影响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升级消费者购物体验、建立销售提醒机制、发挥主播“意见领袖”作用的启示,为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直播电商日益成为互联网多元化经营的新潮流,也不断成为助农发展的新推力。本文基于直播电商视角,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基本逻辑,直播电商主要通过引流、品牌化和资源聚合三种效应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新型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下,生产端、直播端、平台端和消费端实现整合,特别是直播有机连接了生产环节和电商交易环节,并依托庞大的客户群体释放出明显的引流效应,促进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流"的畅通。与此同时,农产品供应链以及直播电商两者固有的一些短板因素也制约了供应链的有机整合。基于问题导向,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