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4)
- 2023(8165)
- 2022(7115)
- 2021(6584)
- 2020(5879)
- 2019(13656)
- 2018(13618)
- 2017(27430)
- 2016(14937)
- 2015(16977)
- 2014(17251)
- 2013(17633)
- 2012(16501)
- 2011(15024)
- 2010(15220)
- 2009(14360)
- 2008(14526)
- 2007(13415)
- 2006(11776)
- 2005(10357)
- 学科
- 济(69903)
- 经济(69840)
- 业(48914)
- 农(46486)
- 管理(38797)
- 方法(30905)
- 农业(30398)
- 数学(27978)
- 数学方法(27789)
- 企(27785)
- 企业(27785)
- 财(19053)
- 业经(17885)
- 中国(16506)
- 地方(14103)
- 制(13894)
- 贸(13871)
- 贸易(13869)
- 易(13336)
- 学(12716)
- 收入(11977)
- 发(10545)
- 农业经济(10163)
- 策(9688)
- 银(9656)
- 银行(9631)
- 体(9574)
- 技术(9409)
- 村(9184)
- 农村(9176)
- 机构
- 学院(223525)
- 大学(219281)
- 济(97044)
- 经济(95138)
- 管理(87128)
- 理学(75738)
- 理学院(74939)
- 研究(74037)
- 管理学(73756)
- 管理学院(73353)
- 农(59114)
- 中国(57425)
- 科学(45760)
- 农业(45521)
- 京(45092)
- 财(42378)
- 业大(40352)
- 所(38804)
- 中心(35444)
- 研究所(35134)
- 江(34272)
- 财经(33377)
- 经(30258)
- 经济学(29362)
- 范(28159)
- 农业大学(28000)
- 师范(27921)
- 北京(27873)
- 州(26828)
- 经济管理(26827)
- 基金
- 项目(145780)
- 科学(114113)
- 研究(107592)
- 基金(105392)
- 家(91300)
- 国家(90453)
- 科学基金(76672)
- 社会(68953)
- 社会科(64891)
- 社会科学(64869)
- 省(58317)
- 基金项目(56479)
- 自然(48132)
- 教育(47720)
- 划(47584)
- 自然科(46983)
- 自然科学(46969)
- 自然科学基金(46137)
- 编号(45670)
- 资助(42472)
- 成果(36387)
- 农(33701)
- 部(33162)
- 发(32584)
- 重点(32177)
- 创(30017)
- 课题(29715)
- 国家社会(28188)
- 创新(28049)
- 科研(28012)
- 期刊
- 济(111918)
- 经济(111918)
- 农(62453)
- 研究(62439)
- 中国(42358)
- 农业(42084)
- 学报(36096)
- 科学(33197)
- 财(31985)
- 大学(27491)
- 学学(26362)
- 业经(25887)
- 管理(25177)
- 融(21774)
- 金融(21774)
- 业(20121)
- 技术(17832)
- 教育(17328)
- 经济研究(16907)
- 问题(16575)
- 财经(16082)
- 农村(14276)
- 村(14276)
- 农业经济(13968)
- 经(13743)
- 版(13130)
- 世界(12833)
- 商业(12323)
- 技术经济(12054)
- 经济问题(11788)
共检索到32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思霖
本文基于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农民收入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理论假说,得出结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同时,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民收入 面板 数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慈宇
本文梳理了国内农产品流通创新研究的理论文献,测算了2002-2012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创新指数,应用Tobit模型对农产品流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创新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慈宇
本文梳理了国内农产品流通创新研究的理论文献,测算了2002-2012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创新指数,应用Tobit模型对农产品流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创新 农民增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巧云
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其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趋势良好,东部地区增速显著,中部地区追赶效应突出,西部地区增速平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农民收入、消费水平以及收入消费双提升均存在正向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收入增长、消费提升、收入消费双提升;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对相邻地区的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存在明显改善,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空间溢出不显著。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现代化 农民收入与消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慧敏 谢珊珊
本文选取我国26个省市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SBM-DEA模型测度了省际农产品流通效率,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农产品流通效率来影响的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水平偏低;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效应为正;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但城镇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进而导致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效应也具有滞后性;另外,间接效应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正向冲击强度大于直接效应。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耀森
实证分析表明,在1978~2010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因此,在出台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选择上,应持谨慎的态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微弱的负向影响。切实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应是政府的长期政策取向。而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的农业综合补贴支持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失为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远红
基于2002-2011年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说明现阶段农产品物流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从物流政策支持、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民收入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 谢兵兵
本文采用我国1981-2003年农产品进口和农民收入变化的数据,对农产品进口和农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短期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民收入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敏 焦晋鹏 蒋抒博 李纯昊
农产品流通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民增收,需要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本文基于农产品流通创新包含的四个维度,即“业态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物流技术创新、流通信息化”,选取了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业态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物流技术创新和流通信息化均对农产品流通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流通信息化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春玉 徐健 薛建强
本文以SCP理论框架为分析工具,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农产品市场结构如何影响农民收入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应用基于工业品的SCP框架分析农产品流通市场结构时,必须考虑农产品市场的区隔性特征;农产品收购商的市场行为受到乡村人际关系、双边依赖和政府介入的制约;在当前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环境下,最重要的政策导向是实现收购商的规模扩张,增强农产品外销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收入风险的农产品流通政策建议。
关键词:
SCP框架 农民收入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文兼武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人口数量多,素质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在农村,提高人口素质的重点也在农村。人口素质是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要。人口的文化素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如文化程度(即受教育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等。其中,文化程度是最基本的,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掌握科学技术、生产技能的多少、快慢和熟练程度,还决定了生产经验的积累是否具有创造性。本文根据全国670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从总体上判断农民的文化程度,并分析它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殿昆
农民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源头的最佳蓄水池和流动加速器。目前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生产和货源供给的规模经济水平,增强农民(合作社)在流通渠道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保护其收入正常增长,使他们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持续动力;建立符合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规范化农业生产制度,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扩大销路,助推农民增收;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畅通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通道;继续实施市场建设工程,增强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营销服务功能,建立和实行中央批发市场拍卖制度,发展直卖店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民合作社 流通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冬平 刘旗
农产品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变化。由于农民的收入结构不同 ,所以各种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的市场波动弹性分析 ,预计当主要农产品市场发生价格变化或供需关系改变时 ,每种产品对不同农民群体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 ,其收入的产品市场波动弹性是强弹性的 ,而高收入农民的收入是缺乏弹性的。
关键词:
农产品 市场波动 农民收入 弹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宇
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是改变农产品作为同一产品的属性,通过制造产品差别来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制造产品差别的方式既有通过农业科技投入而制造的客观差别,又有采用现代营销模式制造的主观差别,这两种方式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关键词:
产品差别 农民 收入 科技投入 营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