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5)
2023(12353)
2022(10342)
2021(9681)
2020(7721)
2019(17907)
2018(17278)
2017(33143)
2016(17711)
2015(19995)
2014(19882)
2013(20236)
2012(19321)
2011(18196)
2010(18448)
2009(17283)
2008(17170)
2007(15682)
2006(14432)
2005(13575)
作者
(51618)
(43610)
(43382)
(41014)
(27627)
(21072)
(19535)
(16913)
(16770)
(15551)
(15113)
(14546)
(14123)
(14076)
(13634)
(13331)
(12691)
(12690)
(12388)
(12164)
(11251)
(10737)
(10609)
(10210)
(9882)
(9730)
(9564)
(9417)
(8923)
(8631)
学科
(91517)
经济(91435)
(51985)
(47627)
管理(40807)
农业(31540)
方法(31044)
中国(30388)
(28139)
企业(28139)
数学(26970)
数学方法(26816)
(26138)
贸易(26115)
(25346)
地方(23515)
业经(21648)
(18065)
(16127)
金融(16126)
(16116)
银行(16104)
(15927)
(15800)
(15028)
(14973)
环境(12915)
(12573)
发展(12518)
(12473)
机构
学院(269290)
大学(267359)
(130612)
经济(128491)
研究(102817)
管理(97848)
理学(82419)
中国(82068)
理学院(81491)
管理学(80491)
管理学院(79979)
(57784)
(57522)
科学(56433)
(55734)
(52218)
研究所(46688)
中心(45587)
农业(43926)
财经(43617)
(41530)
经济学(41457)
业大(39707)
(39685)
经济学院(37284)
北京(37098)
(36985)
师范(36722)
(35466)
(32746)
基金
项目(166313)
科学(132373)
研究(127426)
基金(122305)
(105611)
国家(104644)
科学基金(88686)
社会(85394)
社会科(80807)
社会科学(80790)
基金项目(63125)
(62694)
教育(55958)
(52379)
自然(51950)
编号(51367)
自然科(50753)
自然科学(50744)
资助(49872)
自然科学基金(49836)
(42790)
成果(42287)
(39247)
重点(37412)
国家社会(36658)
发展(35939)
课题(35809)
(35372)
(34248)
中国(33968)
期刊
(157999)
经济(157999)
研究(91664)
(61567)
中国(61021)
农业(41693)
学报(39402)
(38928)
科学(38538)
管理(35462)
(34654)
金融(34654)
大学(31579)
学学(29690)
业经(29621)
教育(27951)
经济研究(24869)
财经(23431)
问题(23202)
(22131)
技术(21838)
(20530)
(20383)
国际(19770)
世界(19144)
农村(15293)
(15293)
农业经济(14906)
经济问题(14781)
技术经济(14462)
共检索到439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建青  任国良  
本文试图从农业产业链耦合视角分析农产品批发贸易的组织演进过程。批发商联合共生的集聚模式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集聚效应,这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耦合发展要素,这些集聚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以批发市场为分界点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前端(产批)和后端(批零)的合理耦合,进而促进了农产品的供需耦合。但是随着产业链前端生产集聚和后端消费发展的进一步演进,这种集聚经济会由于贸易成本的增加而演变为集聚不经济,从而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由集聚发展转向扩散甚至瓦解。本文还从分工布局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产品批发贸易的集聚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批发贸易处在集聚发展阶段,但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最后就中国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岑丽阳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模式落后,布局不合理,物流水平低。文章认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对传统的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向现代物流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邹帆  
90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农产品流通体制问题的解决。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供销一体化为中心来构造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是以小规模和分散经营为主,目前运销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同时,消费农副产品的企业和城镇居民数量庞大,需求量多,供需矛盾尖锐。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农副产品的产季、品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増俊  
农产品批发市场三十多年来发展迅猛,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问题、新一轮恶性竞争和集团化问题、电子商务问题、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加快发展第三代批发市场,使之与城市和谐发展,以保证农产品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创立品牌,管理系统化,做好废弃物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与批发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批发市场的国际贸易平台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合良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对批发市场的性质和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从发展的角度和国外的经验来看,市场深化中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可以走以信息导向为核心、以减少交易成本为基点的发展之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凌霄  周应恒  
现阶段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点是平均交易规模大,市场运行机制以现货、现金交易为主,批零兼营相对比较普遍,批发市场功能由产品集散、辅助流通向价格决定、质量监控发展,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改善和技术手段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率并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零售阶段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城市消费者数量增多,面临土地流转制度松动带来的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国际化以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需求提升的挑战,未来的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向现代化、规范化、集团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立亚  贺盛瑜  
健全的法规体系及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农协,为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日本相似,我国农业生产者规模也普遍较小,农产品物流主要仍需通过批发市场完成。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岚  曹文昊  
首先从市场集中度、平均市场规模、产品差异和进出壁垒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现状,最后得出结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结构属于分散竞争型市场,但某些大都市已形成多家市场分工垄断的局面,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进入壁垒方面,政府的行政壁垒较低,资本和差异化壁垒不高,经济、行政及技术壁垒将日益显著;退出壁垒较低;除了个别市场有自己的经营特色以外,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差异化较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浩  孙庆莉  安玉发  
本文使用2005年中国50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从投入角度测算了其技术效率,按照地理区域、经营范围和所有制形式三种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率偏低,从地区来看,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从经营范围来看,综合市场的效率高于专业市场;从所有制形式来看,集体及国有市场、股份制市场的效率高于私营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丰  原任利  
在促成我国农产品消费终端价格上涨的多重因素中,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渠道成为解决问题的良策之一。该文基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证明即使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农民直接与消费者或者是与超市直接进行交易的模式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并不会减少,批发市场以及批发商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入一  孔繁涛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阵地,批发市场的技术进步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根本动力。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厘清数字化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进步的贡献意义重大。基于201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指数测算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进步率,利用熵值法测定数字化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电商渠道发展水平,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数字化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及其阶段性,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产品电商渠道发展在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数字化发展可有效驱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进步;农产品电商渠道发展在数字化发展影响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化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这主要归因于电商发展所形成的渠道分流和渠道壁垒效应;数字化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相继跨越两个门槛值时,数字化发展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由中转强再转弱。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要顺应数字时代需求,在响应数字经济政策号召的同时发挥自身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枢纽地位优势,以柔性融合的对策应对电商的刚性落地,通过升级数字化服务功能、双渠道流通功能和冷链仓储功能,逐步形成渠道合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产品批发市场课题组  
商品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市场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不只是平等交换的抽象原则,还应有保证实现平等交换的组织形式等等。 现代商品经济同早期的商品交换相比,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商品交换的数量规模与空间规模巨大。产品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里,一般都需经过好几个买卖环节,连接这些环节的正是复杂而有秩序的交换组织体系。二是政府对商品交换的干预。政府干预的目标有两个:(1)维护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原则:(2)在供需偏差过大时,对生产者或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