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0)
2023(6325)
2022(5366)
2021(5208)
2020(4364)
2019(9770)
2018(9975)
2017(18675)
2016(10719)
2015(12168)
2014(12546)
2013(12310)
2012(11622)
2011(10661)
2010(11109)
2009(10415)
2008(10722)
2007(10277)
2006(9290)
2005(8442)
作者
(31831)
(26834)
(26525)
(25264)
(16660)
(13254)
(12068)
(10414)
(10224)
(9852)
(9130)
(9074)
(8582)
(8445)
(8392)
(8280)
(7907)
(7817)
(7599)
(7594)
(6855)
(6701)
(6613)
(6397)
(6304)
(6142)
(6002)
(5884)
(5629)
(5524)
学科
(44964)
(42686)
经济(42633)
(37408)
农业(29689)
管理(25342)
(17395)
企业(17395)
业经(14885)
方法(12732)
中国(11591)
(11310)
数学(10144)
农业经济(9980)
数学方法(9932)
(9616)
贸易(9609)
(9414)
地方(9228)
(9030)
(9020)
农村(9010)
(8784)
(8703)
(8369)
(8048)
发展(7595)
理论(7584)
(7581)
(7526)
机构
学院(155896)
大学(148248)
(61269)
经济(59780)
管理(55914)
研究(53690)
(49376)
理学(47054)
理学院(46559)
管理学(45586)
管理学院(45329)
中国(44516)
农业(37591)
科学(33545)
(32291)
业大(30908)
(29083)
(27251)
中心(26514)
(26510)
研究所(25664)
农业大学(22938)
(21552)
(21181)
(21137)
师范(20932)
北京(20082)
财经(19823)
(18783)
经济管理(18243)
基金
项目(92789)
研究(71846)
科学(70947)
基金(63615)
(55277)
国家(54613)
科学基金(45572)
社会(42504)
社会科(39517)
社会科学(39507)
(39041)
基金项目(33475)
编号(33363)
教育(32232)
(30579)
自然(28417)
(28221)
自然科(27708)
自然科学(27705)
成果(27400)
自然科学基金(27207)
资助(26002)
课题(22088)
(21172)
重点(20569)
(20030)
(19247)
(18857)
(18410)
(18375)
期刊
(83727)
经济(83727)
(55587)
研究(45097)
中国(40107)
农业(37472)
学报(26330)
科学(23851)
教育(21396)
大学(20765)
业经(20557)
(20471)
学学(19525)
(18361)
金融(18361)
管理(18163)
(17611)
技术(15033)
农村(13813)
(13813)
农业经济(13657)
问题(12000)
(11062)
世界(10350)
经济研究(9395)
财经(9217)
经济问题(9180)
农村经济(8999)
业大(8553)
图书(8349)
共检索到25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治君  
农产品与非农产品价格沿着不同的方向演变,农产品在与非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被称为剪刀差或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外国,包括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农产品与非农产品之间价格关系的扭曲改变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妨碍着农民收入的合理增长,各国政府干预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采取价格支持或收入支持的措施,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里的关键问题显然不是政府干预问题,而是农产品何以沿着与非农产品价格不同方向演变、农产品在与非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为什么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决定价格的因素只有一个,这就是形成价格的基础——价值;但是,决定或影响价格水平的因素却有很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简兆权  占孙福  
大批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劣势国有企业的退出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为降低退出成本,提高退出效果,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劣势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控制机制。根据系统工程和控制论的相关原理,可建立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三阶段过程控制模型。通过准备阶段的调查、风险分析、制定完善的方案,实施阶段的运营平台建立、内部财务的健全、外部审计的加强等规范化运作和总结阶段的检查与测评,以及整个决策阶段的持续有效的沟通,将有助于加快实现劣势国有企业的退出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伟华  
从组织、管理和政府政策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诸如"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伟  吴昊  
确定双方均可接受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安排,是建立中韩FTA过程中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中韩两国农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看,实现中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于中国具有更大的利益,既是中国推动中韩FTA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竞争能力及解决双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重要措施。但是,韩国政府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始终持谨慎态度,主要是担心农产品自由贸易可能对其农业产业造成冲击、危及其粮食安全,并带来较大的政治风险。为此,双方应在建立FTA过程中就农产品贸易问题进行积极磋商与谈判,确立起合理的农产品贸易安排,具体内容包括确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合理范围和时间步骤安排、设置合理保障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建立"最惠国待遇"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云涛  贺盛瑜  杨晗  
农业合作组织是面向农民开展的一项以存储、加工和销售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服务于农民的新型组织形式。在进行上述业务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必然要与外部企业发生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外部企业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对等关系,及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积极作用与部分可能会发生的消极影响,并探讨了目前合作组织在特色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实施农产品可追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体制为适应农副产品购销体制和财政金融体制的变化几经调整,但是,由于这种调整从根本上说没有跳出旧体制的框架,是在旧的政策性与经营性贷款不分的专业银行体制和中央银行陈旧的宏观调控手段未作原则性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白条"作为各种矛盾相互碰撞的产物,终于在去年开始总爆发。最近数月以来,许多读者来稿,从体制上深入剖析了"白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现以专题笔谈的形式编辑成文,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刘茁  李俏  
本文基于中国5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的986组调查数据,运用贝叶斯分类推理方法探析了农产品安全风险治理中政府行为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对政府在农产品安全风险治理中的职能及其行为效果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政府组织施药培训、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合理宣传施药、处罚违规施药行为、对生物农药施用给予补贴以及禁止使用高毒农药、构建农药施用标准、出台农药施用政策等,对于农户是否施用农药、是否考虑施药安全间隔期以及是否重视农药残留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控制农户过量施药行为上作用较为有限。对此,实现农产品安全风险的社会多元共治是弥补政府行为有限性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政策法规自身的适用性和执行过程的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民收入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志荣  
我国工农产品交换比价现状韩志荣一、和1994年比较:1995年工农产品比价缩小,农民收支比价扩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5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比上年提高19.9%,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14.7%,工农产品交换比价比上年缩小了4.3%。这就是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燕华  
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电商发展为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下沉乡村及运用到农业特色产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技能重组及其带来的产业影响。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安溪茶叶产销呈现出农商一体和家业一体的格局,并广泛依赖亲属和乡缘网络维持生产及交易秩序。在电商模式下,茶区发生了农商分离、代际分化、人货分离等一系列基于技能重组的产业转型。电商化带来的一系列技能重组,是技术红利由小农户向大户和企业倾斜、老一辈向年轻一代转移的重要中介机制。在推动数字下乡及发展电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数字技术与既有技能组合及社会结构的互动,以推动乡村产业朝着更加有序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朋华  王维  
本文运用DEMATEL方法甄选出影响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的主要要素并利用2003—2007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集群实际数据,结合协同度模型,验证了农产品加工集群主要影响要素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集群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协同有序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龙头企业带动力、农业技术人员比例、政府产业政策、农业投资市场化程度六个原因要素是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农业应用技术项目、农产品转化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产品加工利税六个结果要素是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能力的集中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燕华  
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电商发展为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下沉乡村及运用到农业特色产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技能重组及其带来的产业影响。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安溪茶叶产销呈现出农商一体和家业一体的格局,并广泛依赖亲属和乡缘网络维持生产及交易秩序。在电商模式下,茶区发生了农商分离、代际分化、人货分离等一系列基于技能重组的产业转型。电商化带来的一系列技能重组,是技术红利由小农户向大户和企业倾斜、老一辈向年轻一代转移的重要中介机制。在推动数字下乡及发展电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数字技术与既有技能组合及社会结构的互动,以推动乡村产业朝着更加有序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玮卉  吴利霞  
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必须充分发挥物流主体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却面临着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人才缺乏、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技术较为落后三个方面的困境。基于此,必须有意识地破除农产品物流主体培育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不断地改造和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才能使其充分地发挥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为正  
至1995年底,经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证实,我国的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已达21722万kW,年发电量10069亿kWh,分别占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尤其是“八五”以来,发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增长9.5%,发电量平均每年增长10.1%,这种速度在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成绩不可谓不大。 但从供需平衡上看,困扰我国长达20余年的缺电问题至今仍未很好解决,1995年电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