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4)
2023(18675)
2022(15697)
2021(14493)
2020(12194)
2019(27690)
2018(27542)
2017(53381)
2016(29161)
2015(32425)
2014(32295)
2013(31595)
2012(28697)
2011(25738)
2010(25551)
2009(23238)
2008(22460)
2007(19865)
2006(17337)
2005(14784)
作者
(85267)
(71464)
(70587)
(67284)
(44759)
(34439)
(31936)
(28146)
(27084)
(25099)
(24078)
(23961)
(22486)
(22223)
(21880)
(21808)
(21663)
(21176)
(20456)
(20274)
(17842)
(17418)
(17360)
(16341)
(16082)
(15835)
(15827)
(15578)
(14418)
(14168)
学科
(115469)
经济(115342)
(84136)
管理(79579)
(62163)
企业(62163)
方法(52200)
(50013)
数学(45904)
数学方法(45321)
农业(33036)
中国(30262)
业经(29389)
(28219)
(25576)
地方(23291)
(22113)
贸易(22103)
(22012)
(21520)
技术(18417)
(17734)
财务(17656)
财务管理(17620)
理论(17429)
环境(17348)
(17149)
银行(17070)
企业财务(16717)
(16594)
机构
学院(409362)
大学(407367)
(161608)
管理(160860)
经济(158320)
理学(140926)
理学院(139381)
管理学(136656)
研究(136204)
管理学院(135940)
中国(101248)
(88755)
科学(88726)
(85660)
业大(71749)
(69595)
农业(69027)
(68938)
研究所(63547)
中心(63311)
(59220)
财经(57072)
北京(52869)
(52643)
(52288)
师范(51995)
(49016)
经济学(48102)
(47747)
农业大学(44205)
基金
项目(291868)
科学(228050)
基金(211687)
研究(207043)
(187434)
国家(185865)
科学基金(158564)
社会(130425)
社会科(123364)
社会科学(123330)
(115143)
基金项目(112825)
自然(105459)
自然科(103031)
自然科学(102999)
自然科学基金(101155)
(96664)
教育(94391)
资助(86578)
编号(83805)
成果(65816)
重点(65569)
(63382)
(62607)
(60444)
课题(56961)
创新(56512)
科研(56469)
计划(54550)
国家社会(53845)
期刊
(172681)
经济(172681)
研究(111419)
(86570)
学报(74511)
中国(72863)
科学(65113)
农业(58518)
大学(56202)
管理(54706)
学学(53605)
(50945)
教育(39575)
(35241)
金融(35241)
业经(34203)
技术(34143)
(28840)
财经(26668)
经济研究(26333)
问题(24376)
(22797)
(22319)
科技(21180)
业大(21102)
图书(19344)
技术经济(19022)
理论(18457)
资源(18224)
商业(17930)
共检索到57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钟太洋  陈志刚  
通过沪苏皖3省16个村的分层抽样农户调查发现,因经济发展阶段差异,以沪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比安徽传统农区更高一些,但是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的意识还不强。根据定量分析和Tobit模型检验表明,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户种植结构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无论以蔬菜表征的经济作物还是稻麦表征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销售行为对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不同地区的要素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销售价格对安徽农区、销售率和销售渠道对沪苏地区的农户种植结构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另外,耕地资源、生产区位、农户特征等要素对农产品种植结构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这与作物特性及地区适宜性是一致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宋金田  祁春节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利用对湖北省宜昌市柑橘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本文重点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农户柑橘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产品销售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中,反映信息成本的是否了解柑橘市场行情变量、反映谈判成本的农户对中间商报价公平程度的看法变量对农户选择自行销售方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信息成本的是否通过中间商了解柑橘价格变量、反映谈判成本的自行销售同等级柑橘相比于通过中间商销售的销售价格差异变量、反映执行成本的农户到最近农产品市场的距离变量对农户选择自行销售方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是否有成员从事非农产业这两个反映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富桥  丁士军  姜爱芹  
本文以对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例,考察了不同产销对接方式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特征、生产规模及地区差异情况下,通过产地批发市场销售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以批发市场为对照组,通过合作社或自产自销方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给龙头企业的方式没有表现出增收效应,交给坐地中间商对农户产品销售收入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而交售给上门收购商贩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通过产销对接提高农户收入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水平  
[目的]商品化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其效率高低与设备使用率紧密相关,究竟我国农产品商品化设备使用率如何,下一步应如何调整和应对,这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亟需厘清的问题。[方法]以7种重要果蔬产品为对象,对全国6大农产品产区10个县级经济区域开展典型调查,采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定量测算商品化设备使用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全国6大产区果蔬商品化设备使用率平均为21.78%。其中,水果类产品商品化设备使用率处于10%至45%之间,蔬菜类产品不足10%;干燥环节和分级环节设备使用率分别为31.40%、38.98%,预冷环节和包装环节分别为8.30%、6.59%。[结论]农产品商品化设备使用率低,显著影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效率,也是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损耗大的重要原因所在,提高农产品商品化设备使用率的重点在于加强组织协作、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完善设备供给体系、加强宣传和培训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田逸飘  
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是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作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重庆市13个蔬菜重点生产区县214个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种植年收入、市场价格预期、相关支持政策的认知度和技术培训对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强烈的正向影响,但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组织动员力度、实际参与动力均不足。据此,文中提出了激励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曙东  乔辉  
利用2011—2014年608户微观农户面板数据,分析了花生价格对不同规模农户花生种植面积的影响差异,并从商品化率和花生种植面积占比两个方面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表明:花生价格对农户花生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与农户花生经营规模有关,并且表现为倒"U"型关系,即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花生价格对农户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小规模农户花生种植面积受价格影响程度小主要由于花生商品化水平低,而大规模农户花生种植面积受价格影响程度小主要由于花生种植面积占比高导致的调整成本较大以及调整空间较小,只有中等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农村市场化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关系越发紧密。为揭示农村市场化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围绕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两方面,运用农户调查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耕地流转费用和农产品销售价值的高低决定着农户土地预期及农业效益的实现程度,对耕地流转概率和流转面积产生了显著影响。同一要素对流入和流出的推拉作用往往是相反的。农户特征、耕地资源和地区差异等要素对耕地流转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流转动因相一致。由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尚不健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规模经营,规范土地流转,有助于改善农户福利,优化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青   乔立娟   王建忠  
依据山东省和河北省836份果品和药材种植户样本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验证了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影响农户从事短视频运营的因素主要有受访者年龄、教育年限、是否专业种植、种植规模、是否参加合作组织、作物品种、村里是否接通有线网络和是否会使用视频剪辑软件等。(2)短视频运营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的作用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粉丝数达到5万以上对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才能发挥促进作用,随着粉丝数的增加促进作用更加强烈。(3)短视频运营主要通过增加特色农产品销售数量和提升特色农产品销售价格,进而增加农户种植收入。因此应鼓励特色农产品种植户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农村电商模式,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芳文  杨国强  郭锦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经营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将土地围绕外部利润进行博弈,选择更加有利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文章利用江西省834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农贸市场距离、农产品销售比例等变量上。另外,农业劳动时间比、土地细碎化与户主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务农年限及5年内担任村干部亲属的人数、参加农村合作社等因素均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该文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立润  
电子商务对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参与行为模型,探究农产品电商农户参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的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风险承担感知四项要素,对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行为意愿对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农户的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风险承担感知以行为意愿为中介变量对参与行为产生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涂军平  黄贤金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土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关系,并依据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率与农产品商品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土地流转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土地流出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下降1.992个百分点,而土地流入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增加1.329个百分点。最后,本文对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土地流转对农产品商品化的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建国  杨钢桥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农户种植结构选择行为的决策逻辑,提出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1)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差异,可将农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农作物如水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农作物如棉花;(2)农户心理劳动报酬是在要素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农户对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为: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边际产出与其心理劳动报酬接近的作物。研究结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好,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作物;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差,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作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琴  王钊  
文章以重庆市6个区县25个行政村的479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参加各种新型农民培训经历、农户信息获取途径是影响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乡镇规模种植或为特色农产品对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数、村里是否有农民合作社、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社对农户选择不同类型的销售渠道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琴  王钊  
文章以重庆市6个区县25个行政村的479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参加各种新型农民培训经历、农户信息获取途径是影响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乡镇规模种植或为特色农产品对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数、村里是否有农民合作社、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社对农户选择不同类型的销售渠道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芳  李欣  王浩  
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本文利用对广东省4个市7个县32个村57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油茶种植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食品质量监管机制、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感以及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农民的年龄、油茶种植的技术障碍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负向影响。因此,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鼓励油茶企业把分散的农户和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健全油茶种植技术支持体系,有利于油茶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